家长与孩子交流一刻钟怎么写

如题所述

(1)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能够影响儿童智力和人格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对1000名儿童进行过追踪研究,结论是如果把一个人17岁时达到的智力看做100%,那么大约有50%左右是在4岁前完成的,30%左右是在4~8岁时完成的,20%左右是在8~17岁时完成的。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人的智力发展主要是在儿童期完成的;二是儿童期智力发展的主要环境是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亲子之间的交流状况是家庭精神环境的一个重要侧面。
  研究表明,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交流具有聚合性特点,也就是说,与学校中师生之间发散型交流不同,在家庭中,多个家庭成员共同地和一个孩子交流。父母与子女有更多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无论是交流的内容还是交流的时间都要多于学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一特点决定了家庭对儿童早期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社会学家伯恩斯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的研究表明,在不同阶层的家庭,由于父母所用的语言内容和质量的不同,直接影响儿童个性品质的发展。在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中,由于父母使用语言的不准确、词汇贫乏,甚至经常用一些粗鲁的语言,往往使儿童智力发展迟缓,形成多种不良的个性品质。
  (2)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父母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培养孩子。孩子渴望与父母交流,他们常常会在与父母的闲谈中道出自己在学校中的各种经历。如果父母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诉说,就会对孩子的个性、交友和处事有个清晰的了解,在教育和辅导孩子时就比较容易,而且也有效得多了。
  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就有这方面的感受。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曾做过笨学生,那是在小学6年级的时候。我的算术不好,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老师给我们讲鸡兔分笼和童子分桃等问题时,我是怎样的听不懂。而且老师越是单独给我讲,我越是听不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听不懂……我很感谢我的父亲,当我拿着算术48分成绩单回来见他的时候,他说:‘你理解力不行,但记忆力很好,现在不要忙,等你长大一点,理解力会慢慢成熟的。’后来,事实证明,到了高中,我的几何代数就都不成问题了。”
  正是由于父亲与女儿在交流中多了一份理解和肯定,帮助罗兰摆脱了学业失败的困扰,使罗兰度过了一个幸福的童年。
  (3)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加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促进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如果儿童在生命之初,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相亲相爱,体验到家庭生活的温馨,他就会产生一种与人交往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种早期的生活体验对他一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30
1.可以侧重“家长和孩子”这种亲子关系,如亲如朋友、面面相觑等
2.侧重点在“交流”上,如倾听与被倾听、平等、话题代沟
3.也可以写“一刻钟”的感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