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讲各章围绕的是一个因为淘气而在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小豆豆到了一所全新学校——“巴学园”后发生的有趣故事。
第一章——在电车里上课的巴学园
第二章——平等尊重
第三章——小班教育
第四章——开放教学
第五章——形式丰富
第六章——注重实践
第七章——因材施教
【简介】
黑柳彻子的自传体小说《窗边的小豆豆》,发表于1981年,讲述二战前一年级小学生彻子因调皮被退学,转学到巴学园小学的故事。在巴学园所接受的教育,奠定了彻子辉煌一生的基础。该书累积发行量超过750万本,书中的教育理念诞生于近百年前,仍适用于现代教育。
注:“窗边”指被排除在外。“小豆豆”是黑柳彻子的小名。
【概括】
一、在电车里上课的巴学园
小豆豆是个天性烂漫、精力充沛、毫无纪律、不受拘束的孩子。她被普通学校视为问题学生,却在巴学园长成一个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知书达理、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好孩子。或许她本性如此,巴学园只是很好地维护、引导她本性的发展。
这所由教育家小林宗作一手创办的小学,老师中有他的大儿子巴、学生中有小女儿美作,他自己任校长。小林先生富有热情、满怀信念地创办了这所小学,虽然它的存在非常短暂(1937年-1945年),虽然全校学生只有五十来人,但他潜心研究教育之道、悉心培育每一个学生,细心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长处,这种对教育的赤子之心,呵护巴学园学子快乐成长、成才:
小豆豆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小豆豆的同学有的成为世界卓越的物理学家、有的成为国内顶尖的植物鉴定专家、有的成为大学老师、有的成为医生、有的创立美术设计公司、有的成为资深发型师。总之,巴学园的学子长成了对社会有用之人,包括曾经的问题儿童。
这无疑是成功的教育基地。这也使巴学园成为如今许多人梦想中的学校。可惜巴学园已不复存在。可幸综合全书,仍可对巴学园当年优秀的办学理念略窥一二:
二、平等尊重
小豆豆第一天去面试,校长小林宗作陪她聊天四个小时。“在那以前及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听小豆豆讲话。”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就是认真听她说话,哪怕她说得毫无条理,大人听得一头雾水,也是最有效的交流——孩子的表达欲得到满足、大人获得了解孩子的机会。而且这份尊重,使孩子深刻体会到自己值得被尊重,是自信的基石。
三、小班教育。巴学园全部学生才五十来人,按年龄从年级一至五分成五班。每个班十个学生左右,配备一个老师,分别在废弃的电车里上课。老师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性。
四、开放教学。巴学园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天早上,由学生自己决定先从哪个科目开始。于是同一个电车课室里,有的写假片名、有的做物理实验,互不干扰——大家都心无旁骛地做着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这锻炼了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控力,即使在嘈杂的人群,也能静下心来专注自己的事。
五、形式丰富。如果学生们都完成了功课,老师就会带他们到野外散步,实地认识花草树木、历史古迹、村庄人烟。无意中,孩子们学习历史、生物、理科等知识。此外,还会不时举办露营、温泉之旅、找妖怪、茶话会等活动。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
六、注重实践。小林先生请来真正的农民旱田,教孩子们庄稼知识,并让孩子们亲自到田里去摸索、实践如何种庄稼。教材结合实践的形式,使孩子的认知更全面。
七、因材施教。巴学园有个不能站立走路的孩子高桥君,运动会上小林先生针对他的条件专门设计比赛项目,让他不知不觉中获得冠军,帮助高桥君建立自信心,后来高桥君在工作中负责人际关系协调工作。
参考资料
黑柳彻子.小时候就在想的事.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10
《窗边的小豆豆》,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