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包括什么

如题所述

四大生命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都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匹大生命体征的变化或恶化。因此,如何判断它们的正常和异常,已成为每个人的必备知识和技术。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逐渐正常也代表着疾病的好转,表示由危转安。如心跳骤停时,出现意识丧失、无血压等症状,表示由安转危;经抢救后,心跳逐渐恢复正常,表示由危转安。总之,急救人员对四大生命体征进行认真观察,做出正确判断,有利于发现疾病的安危和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措施。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证实,心跳由各种伤病因素引起骤停后,呼吸也即终止,脑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心跳停止3秒钟即发生头晕;10—20秒钟即发生昏厥,血压下降;40秒钟出现抽搐,摸不到脉搏;呼吸骤停60秒钟后,大小便失禁,体温下降,甚者生命终止等。可见呼吸、脉搏、体温、血压这四大生命体征,在正常情况下,互相协调,互相配合,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维持生命;而在人体异常情况下,它们也会互相影响,继之发生危险症候群,甚者危及生命。所以说,呼吸、体温、脉搏、血压是生命的支柱,是生命的基础。
生理情况下,体温有一定的波动。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在24小时内的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略高;老年人体温略低;月经期前或妊娠期妇女体温略高。

  (3)体温测量的注意事项

  ①测量前应将体温计的汞柱甩到36℃以下,否则测量结果高于实际体温。

  ②采用腋测法时,须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否则测量结果低于实际体温。

  ③检查是否局部存在冷热物品或刺激,如用温水漱口、局部放置冰袋或热水袋等,这些因素将影响测量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2
生命体征,是一个医学上的术语,又叫做生命迹象,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人活着的一种客观反映,也可以衡量人体的健康状况。体温,包括人体内部的核心温度和皮肤的体表温度,核心温度要高于体表温度。医学上说的体温指的是核心温度,通常用腋窝温度来代表。腋窝温度测量时,用体温计在腋窝处测量10分钟,正常值36°C-37°C。脉搏,通常检查手腕部桡动脉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脉搏不是心率,心率是用听诊器在胸部听诊时听到的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正常人心率和脉搏是一致的,成人通常是60-100次/分,有一些病人心率和脉搏可以不一致。呼吸是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一吸一呼算是一次,成人通常是每分钟12-20次。血压,是把袖带绑在胳膊肘部以上,测量肘部肱动脉压力来表示。正常成人高压是90-139mmHg,低压是60-89mmHg。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代表人体生命的基本状况,知道生命体征,医生初步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状况,比如测得血压在80/50mmHg以下,就说明已经处于休克状态,必须马上抢救。 全面的体格检查是医生对人体的基本检查、各器官系统的检查方法,比如这四项生命体征有些轻微变化,医生就可以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发现是身体哪个器官或系统出了问题,进行诊断和治疗。 生命体征检查是必须做的基本检查,一般来诊后都要查的。 意见建议: 可以参考一下
第2个回答  2020-11-12
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疼痛、血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一般为70—80次/分)。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颤动、频发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时,脉搏会少于心率,称为短绌脉。

生命体征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医学办称为四大体征。
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由此,医生可依据“危急值”报告,向其家属“发病危通知”。

体温
人正常体温是比较衡定的,但因种种因素它会有变化,但变化有一定规律。

脉搏
心脏舒缩时,动脉管壁有节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脉搏。检查脉搏通常用两侧桡动脉。正常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一致,节律均匀,间隔相等。白天由于进行各种活动,血液循环加快,因此脉搏快些,夜间活动少,脉搏慢些。婴幼儿130~15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120~140次/分。

呼吸
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动。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一刻也不能停止,也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过程。正常人的呼吸节律均匀,深浅适宜。

血压
(指肱动脉压)是衡量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正常值下限(90/60毫米汞柱)时,应考虑可能为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心机梗塞、心脏衰竭、急性心包填塞等。当高血压脑病或颅内压增高时,血压常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

瞳孔
正常瞳孔在一般光线下直径为2—4毫米,两侧等大同圆。吗啡、有机磷和水合氯醛等中毒时,瞳孔缩小;麻黄素、阿托品等中毒时,瞳孔散大;脑肿瘤或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内疾病,两个瞳孔大小不等。而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是病危濒死的征象。瞳孔反射有光反射、调节反射和瞳孔—皮肤反射。在病理情况下,大脑功能障碍可使调节反射迟钝或消失。中脑病损时,光反射障碍而调节反射正常。

角膜反射
角膜反射是指角膜受刺激,引起眨眼的一种反射,主要反映桥脑的功能状态。病人垂危时,角膜反射减弱,病变已侵犯桥脑,即将侵犯延髓,为生命临终的预兆。

医护人员不但要全面了解生命体征的意义,还要及时地掌握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 以便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

(通俗定义:非专业医学术语定义)

生命体征是标志生命活动存在与质量的重要征象,是评估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它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和意识,这些项目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都有正常范围。
第3个回答  2020-11-12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医学办称为四大体征。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因此,如何判断它们的正常和异常,已成为每个人的必备知识和技术。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逐渐正常也代表3着疾病的好转,表示由危转安。如心跳骤停时,出现意识丧失、无血压等症状,表示由安转危,经抢救后,逐渐恢复正常,总之,院外急救人员对生命四大体征认真观察,做出正确判断,有利于发现疾病的安危和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措施。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证实,心跳由各种伤病因素骤停后,呼吸也即终止,脑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心跳停止3秒钟即发生头晕;10~20秒钟即发生错厥,血压下降;40秒钟出现抽搐,摸不到脉搏;呼吸骤停60秒钟后,大小便失禁,体温下降,甚者生命终止等。可见呼吸、脉搏、体温、血压这四大生命体征,在正常情况下,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为作用,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维持生命;而在人体异常情况下,它们也会互相影响,互相抵毁,继之发生危险症候群,甚者危及生命。所以说,呼吸、体温、脉搏、血压是生命的支柱,是生命的基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12
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疼痛、血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一般为70—80次/分)。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颤动、频发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时,脉搏会少于心率,称为短绌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