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 二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 下册

如题所述

教学过程:一、猜想——激发观察兴趣 师:这是老师从一个物体的一个面拍的照片,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 学生回答后,说说看到的面是所猜物体的哪个面。

克与千克单元备课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克与千克》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螺洋小学 郑萍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浙江省编教材的编排是在二(上)年级学习“千克”的基础上,二(下)学习“克的认识”。人教版实验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是在二(下)年级将二个

二、三、四的乘法口诀参考教案三
二、三、四的乘法口决的参考教案 二、三、四的乘法口决,

人教版小学上册教案2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教学内容:课本P67例1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 教学重点 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教具学具准备

统计表参考教案
统计表参考教案 统计表,参考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应用题的对比
课题:应用题的对比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

二年数学下:《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设计
第六课时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课本第76页例7及练习十六第4、5、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2、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3、

认识线段二年级数学教案
《长度单位——认识线段》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评析,

小学《找规律》教案4二年级数学教案
找规律(图形)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教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内容教科

解决问题2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 单元要点分析 教材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通过图文应用题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主要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的再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在教学中可以从一步应用题出发,再慢慢的使它转变成一道两步计

有余数除法
课题:有余数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余数概念及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
教学要求: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逐步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2、 使学生认识简单估算的方法,逐步培养起估算的意识和习惯。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二、练习口算方法。1、 口算下列各题。48+31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课 题 有 余 数 的 除 法课型:新授课修改本 课 题 教 时 数: 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摆放学具,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理解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二年级数学教案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李宇韬【教学内容】课本第72~73页例题,试一试,第73页想想做做第1~2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2.使学生学会9的乘法口诀,并能初步背诵,学会用

平移和旋转一
关于平移和旋转的教案 平移,旋转,

数学教案-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

第三册估算
教学内容:教学第31页例4,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六中习题。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估算也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 2、学会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教学重难点: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

九的乘法口诀一
九的乘法口诀的电子教案 九的乘法口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18
一、除法:分苹果、租船、练习一.
二、混合运算:小熊购物、练习二、过河、练习三。
三、方向与路线:辨认方向、认识路线、练习四。
四、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数一数、拨一拨、比一比、比一比、练习五。
五、测量:铅笔有多长、1千米有多长、练习六。整理与复习(一)、整理与复习(一)。走进乡村。
六、加与减(一):买电器、回收废电池、回收废电池、小小图书馆、练习七。
七、认识图形:认识角、练习八、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欣赏与设计。八、加与减(二):捐书活动、运白菜、运白菜、买洗衣机、练习九。
整理与复习(二)。美丽的植物园。九、统计:读统计图表。
总复习。
一、 除 法
1. 分苹果
教学内容:P 2-3
教学目的: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有余数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