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轮胎规则

今年的F1比赛好像一站比赛必须要使用两种规格的轮胎,看了昨晚的F1加拿大大奖赛,好像是用到软胎和超软胎,为什么要用这么软的胎呢?以前的中性胎,硬胎呢?还有就是一站比赛中要用几套几套轮胎是什么意思呢?

  轮胎分类及其学问(含相关技术规则)

  1,干地胎

  a:尺寸

  米其林的干燥赛道一级方程式赛车轮胎的直径为660毫米,宽度为380毫米(前轮355毫米)。按照规则的要求,轮胎胎面上需要有四条纵向的凹槽。这四条凹槽的深度最少为2.5毫米,对称分布在胎面上,凹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0毫米。

  b:性能

  带有凹槽的干地胎性能关键在于其尺寸、配方、构造、赛道情况以及底盘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整个赛季中的19场比赛中,这些因素不断地发生变化。 每个车队可以在星期五的自由练习中使用两套不同配方的轮胎。然后,车手要在这两套轮胎中选择一套在排位赛和正式比赛中使用。修订后的2005赛季比赛规则要求车手在排位赛和正式比赛中使用相同的四条轮胎。因此,对一套F1赛车轮胎的里程寿命的要求是超过300公里(大约185英里)。

  c:配方

  根据每一个赛道的特点,轮胎的配方可能会比较软或者比较硬。每场比赛所使用的轮胎成分差别很大。而随着赛季的推进,轮胎的制造工艺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轮胎的外框是尼龙和聚酯纤维的复杂编织物。它必须能够提供极大的硬度,才能经受住巨大的空气动力学负荷(在250km/h时超过一吨的下压力)、极大的纵向(5g)和横向(4g)拉力,以及时常发生的赛道边缘的撞击。

  d:温度

  一条一级方程式赛车轮胎在接近100摄氏度使用温度的时候能达到最佳性能。在理论上,热度应该平均地分布在胎肩、中央和胎面里。而且,分布在底盘前后左右的温度也应该是平均的。如果后部过热,赛车就有可能会对方向盘的动作反映过度。如果前轮过热,赛车对方向盘的动作反应将变得迟缓。

  e:规则

  在每个比赛周末中,车手只能使用16条轮胎,即四套类型相同的轮胎。

  2,雨胎 — 劈开路面的积水

  对于米其林来说,跟上湿地胎的发展趋势是很重要的。有时候,车手们不得不依靠一些人工手段—例如使用带有排水管的车辆等方法—才能测试最新开发出来的技术。

  a:定义

  雨天赛车轮胎必须要能够排开进入到轮胎的接地面和赛道之间的积水。如果雨水太多,轮胎则可能因完全失去抓地力而打滑。在2005赛季中,规则允许车队在每站比赛中使用一种湿地胎和一种“最大湿度”的超湿地胎。只有当赛事总监宣布赛道比赛条件为湿地时,车手们才能够使用湿地胎。只有当赛事总监宣布天气条件明显恶化时,才能够使用“最大湿度”的超湿地胎。

  b:规则

  在每站比赛之前,车队必须向一级方程式赛事的主管机构国际汽联(FIA)的技术总监提交将要使用的赛车轮胎的全部技术图纸。每位车手在每个比赛周末中只能使用28条雨胎——16条湿地胎和12条“最大湿度”的湿地胎。

  c:排水系统

  一条雨胎在每秒能排出数十升的积水。因为在潮湿的路面上比赛时,赛道的表面温度较低,所以雨胎的使用温度必须低于在干燥赛道比赛所使用的轮胎—通常是30摄氏度到50摄氏度。为了增加赛车底盘的离地距离,它比干地胎的直径稍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22
  基本规则较去年没有任何改变,每辆赛车每个比赛周末会有11套全新光头胎供选择,即六套配方较硬的轮胎和五套配方较软的轮胎。
  每场比赛中,倍耐力将事先从四款干胎中选出两款作为指定用胎,包括一款配方较软和一款配方较硬的轮胎。
  在第二次自由练习开始前,车队必须归还一套配方较硬的轮胎;而在第三次自由练习之前,必须归还配方较硬和较软的轮胎各一套。在剩余的干胎中,必须在排位赛开始之前归还指定的两款轮胎各一套。这让车队在排位赛和正赛期间还留有三套轮胎可用,如何使用这最为关键的六套轮胎为周末轮胎策略的制定打下了基础。
  正赛起跑时,排在前十位的车手必须使用做出排位成绩的那套轮胎发车--这条规则仅适用于排位和起跑都用干胎完成的情况。前十名中如果有车手因为任何原因没有拿到排位成绩,则可以选择任何轮胎起跑。
  在比赛中,车手必须使用至少两款配方轮胎各一次(若在雨天,这条规则将不适用)。如果车手违反规则,将被驱逐出场。如果干地条件下的比赛出于任何原因被终止,而车手还未使用过两款轮胎,其比赛总用时将加上30秒。
  在周五的自由练习中,如果是一条全新或高度磨损的赛道,倍耐力可能会为车队的每辆赛车提供一套额外的轮胎,配方软硬皆可。此外也可能出于研发原因,倍耐力给车队的每辆赛车额外提供两套样品轮胎。在该情况下,这些轮胎必须在第三次练习赛开始之前予以归还。
  雨胎
  如果比赛中的任何时刻有降雨,每支车队的每辆赛车都会在该比赛周末使用四套湿地胎和三套雨胎。如果在周五的自由练习期间有降雨,每辆赛车还将得到一套额外的湿地胎,这套轮胎必须在第三次练习赛之前归还。
  如果正赛在安全车的带领下开始,那么所有车队必须全部使用雨胎起步。
  如果降雨发生在正赛过程中,车队则不必非得使用两种光头胎,只要他们觉得条件适当就可以更换湿地胎或者雨胎。
  雨胎和湿地胎在F1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每一站都会予以提供,在周五练习赛开始之前交给车队。
第2个回答  2007-06-11
F1赛车的轮胎

在1998年Good Year退出F1之后,一度所有的F1赛车都使用Bridgestone轮胎,但Michelin在2001年已加入F1轮胎供货商的行列。1998年,FIA规定以有沟纹的轮胎取代原有的光头胎,以降低比赛的平均车速,1999年开始前轮的沟纹数目更由原有的三条增加到四条。虽然车手不断地抱抓地性能大打折扣、危险性大增,但众车队还是不断地研发出应变之策

关于F1轮胎的12个问题

1.制造一条轮胎需要多少种成分?

制造流程中涉及150多种不同物质,包括树脂、石油、硫磺和纺织纤维。

2.制造一条F1轮胎需要多长时间?

这一结构紧密的科技奇迹在1小时内即可成型。

3.制造一条轮胎需要多少人?

轮胎制造需要大量员工。生产线非常长:从基础原料的混合物(如橡胶和加固物质)到轮胎被烘烤出来之后的质量控制都是生产线的组成部分。

4.一条F1轮胎的成本是多少?

很难确定一个准确的价格,但如果把竞赛部的工作也计入在内,则每套完整的轮胎需要大约3430欧元。

5.测试米其林F1轮胎需要行驶多少公里?测试完毕需要10万公里,大约500天。

6.干地轮胎和湿地轮胎在胎面沟槽上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的构造、复合材料当然还有胎面花纹都是完全不同的。每种轮胎都是为了满足不同需求而设计出来的。并且,湿地轮胎胎面必须覆盖多于30%的表面区域。

7.何时必须换用湿地轮胎?

车手可以等到最后一刻再作出决定。他们也可以在比赛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停下然后换胎。

8.轮胎的理想工作温度是多少?

干地轮胎在90°C到110°C表现最出色。一条好轮胎应该任何时候都不会过热,然而这种情况是会发生的,例如,当一条湿地轮胎在逐渐变干的路上可能很快老化。

9.相比较无花纹的传统比赛用胎,胎面有四条沟槽的轮胎能够减少多少摩擦?

这一点很重要。一方面,四条沟槽的轮胎接触路面的橡胶更少,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使用更硬的橡胶复合材料。

10.F1轮胎是专门设计用来转向一个方向的吗?

是的。对湿地轮胎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它的胎面就是设计用来单向运动的。

11.一般前胎比后胎更容易磨损吗?

使用期限依赖于场地特性、路面情况以及车的装备方式。你必须平衡好下压力、速度和耐久力之间的关系。

12.一条F1轮胎的理想尺寸是多少?

类似于在现行规则出现以前就在使用的那些轮胎。你必须在空气力学、轮胎表现以及驾驶者对拐弯速度的要求之间找到一个有效的折衷点。
F1比赛中的维修站

决赛过程中必须视轮胎的磨耗及油耗的状态进入维修站(Pit Lane)换胎及加油,称为Pit Stop。一次的Pit Stop需要21个人来共同完成,通常花6到12秒来为赛车加油及换胎。以现今F1车队的水准来说,透过团队的合作可在7秒内完成换胎并加满六十公升的汽油。

F1轮胎规则变革简史:

1971年-1998年:F1正式引入光头胎,即使在雨战条件下也不启用坑纹轮胎。

1998年:F1正式启用坑纹轮胎,即使是干地胎也必须带有坑纹。后胎必须有4条坑纹,而前胎则限定为3条。

1999年-至今:包括前胎、后胎都必须有4条坑纹。这一规则的改变导致了固特异(Goodyear)退出F1。

一开始引入带坑纹的轮胎引起了许多车手的反对,包括1996年F1世界冠军达蒙-希尔和1997年F1世界雅克-维伦纽夫。他们认为,坑纹轮胎的启用会导致赛车速度难以控制,更容易引发侧滑,降低F1比赛的安全性。维伦纽夫的“抗议”惹恼了FIA,国际汽联后来要求为他“不恰当的行为”作为合理的解释并致歉。(
第3个回答  2007-06-11
不用米奇抡了,没站比赛用两种轮胎,必须用到,
一场大奖赛期间,一位车手最多只能使用七套干胎,四套湿胎以及三套雨胎。一套轮胎由两条前轮和两条后轮组成,他们的规格必须相同.
在排位赛开始之后,每位车手只能使用一种规格的干胎.
你多看电视就知道了.
第4个回答  2007-06-17
比赛时必须使用一套软胎和一套超软胎,但使用的时间不受限制,这大概也是也是竞争冠军的一个条件吧,要计算好轮胎用的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