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赛车用的轮胎是多大的?是什么规格的?

如题所述

一,轮胎简介

轮胎是负责将引擎动力作用到路面的直接介质,因此如果赛车缺乏性能优越的轮胎,动力再强也无法转化为速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轮胎与底盘、空气动力学和引擎并称为决定赛车性能的四大因素。轮胎的发展早在F1诞生之前,但是在陆地上,没有任何车辆对轮胎性能的要求像F1这样苛刻,F1轮胎科学也因此变得高深莫测。

二,轮胎分类及其学问(含相关技术规则)

1,干地胎

a:尺寸

米其林的干燥赛道一级方程式赛车轮胎的直径为660毫米,宽度为380毫米(前轮355毫米)。按照规则的要求,轮胎胎面上需要有四条纵向的凹槽。这四条凹槽的深度最少为2.5毫米,对称分布在胎面上,凹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0毫米。

b:性能

带有凹槽的干地胎性能关键在于其尺寸、配方、构造、赛道情况以及底盘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整个赛季中的19场比赛中,这些因素不断地发生变化。 每个车队可以在星期五的自由练习中使用两套不同配方的轮胎。然后,车手要在这两套轮胎中选择一套在排位赛和正式比赛中使用。修订后的2005赛季比赛规则要求车手在排位赛和正式比赛中使用相同的四条轮胎。因此,对一套F1赛车轮胎的里程寿命的要求是超过300公里(大约185英里)。

c:配方

根据每一个赛道的特点,轮胎的配方可能会比较软或者比较硬。每场比赛所使用的轮胎成分差别很大。而随着赛季的推进,轮胎的制造工艺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轮胎的外框是尼龙和聚酯纤维的复杂编织物。它必须能够提供极大的硬度,才能经受住巨大的空气动力学负荷(在250km/h时超过一吨的下压力)、极大的纵向(5g)和横向(4g)拉力,以及时常发生的赛道边缘的撞击。

d:温度

一条一级方程式赛车轮胎在接近100摄氏度使用温度的时候能达到最佳性能。在理论上,热度应该平均地分布在胎肩、中央和胎面里。而且,分布在底盘前后左右的温度也应该是平均的。如果后部过热,赛车就有可能会对方向盘的动作反映过度。如果前轮过热,赛车对方向盘的动作反应将变得迟缓。

e:规则

在每个比赛周末中,车手只能使用16条轮胎,即四套类型相同的轮胎。

2,雨胎 — 劈开路面的积水

对于米其林来说,跟上湿地胎的发展趋势是很重要的。有时候,车手们不得不依靠一些人工手段—例如使用带有排水管的车辆等方法—才能测试最新开发出来的技术。

a:定义

雨天赛车轮胎必须要能够排开进入到轮胎的接地面和赛道之间的积水。如果雨水太多,轮胎则可能因完全失去抓地力而打滑。在2005赛季中,规则允许车队在每站比赛中使用一种湿地胎和一种“最大湿度”的超湿地胎。只有当赛事总监宣布赛道比赛条件为湿地时,车手们才能够使用湿地胎。只有当赛事总监宣布天气条件明显恶化时,才能够使用“最大湿度”的超湿地胎。

b:规则

在每站比赛之前,车队必须向一级方程式赛事的主管机构国际汽联(FIA)的技术总监提交将要使用的赛车轮胎的全部技术图纸。每位车手在每个比赛周末中只能使用28条雨胎——16条湿地胎和12条“最大湿度”的湿地胎。

c:排水系统

一条雨胎在每秒能排出数十升的积水。因为在潮湿的路面上比赛时,赛道的表面温度较低,所以雨胎的使用温度必须低于在干燥赛道比赛所使用的轮胎—通常是30摄氏度到50摄氏度。为了增加赛车底盘的离地距离,它比干地胎的直径稍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7
干胎:在一场比赛中,每一位车手被限制使用10套轮胎,而其中3套用于星期五自由练习的痔ピ虿荒茉俦皇褂?胎压:约为1.1bar 轮胎寿命:约为80~200公里视轮胎胎质而定 理想工作温度:约为80~100℃

  雨胎:在一场比赛中,每一位车手被限制使用7套轮胎 胎压:约为1.1bar 轮胎寿命:情况允许的话可跑完整场比赛 理想工作温度:约为30~50℃

  半雨胎:在一场比赛中,每一位车手被限制使用7套轮胎

  胎压:约为1.1bar

  轮胎寿命:根据天气状况而定

  理想工作温度:在湿地约为30℃,在干地约为100℃
在1998年轮胎规则修改前,F1赛车一直使用了光胎进行比赛。新的轮胎规则出台后,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必须使F1赛车减速。之后F1赛车开始使用开槽(带花纹)的轮胎。根据规则要求。所有轮胎必须带有4条连续的花纹,至少深2.5言之毫米,间隔为50毫米。规则的修改使轮胎制造商面临了新的挑战,为了保证胎纹的完整性,开始选用更软质的橡胶材料。

轮胎橡胶是选“硬”还是选“软”在每条赛道都会发生变化,根据赛道特性,轮胎制造商会做配方的调整。比赛时,轮胎制造商会向车队提供两套不同配方的轮胎,车队可以自行选择偏硬还是偏软的轮胎,选定后不能更改。轮胎的柔软度会根据选用的化合物配方不同而发生变化,最主要的三种成分包括碳、硫磺和油。通俗地说,轮胎中多用一些油,轮胎就会偏软。

中性胎(半雨胎)和全雨胎的花纹格式有所不同,这些轮胎表面的花纹格式有利于排除湿滑赛道上的积水。对于车手而言,没有什么情况比赛车“滑水游戏”更糟的了,这是赛车几乎处于完全的漂浮状态。显然这时赛车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抓地力,现代F1轮胎的花纹格式设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最多的水,从而确保轮胎表面同赛道的最大接触面积。

F1轮胎内填充的是含氮气体混合物,这样可以在同样温度下尽可能地减小胎压,同时也可以比普通的空气更久地维持胎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F1轮胎的尺寸规格:轮胎直径上限为670毫米、胎面总宽小于380毫米、轮胎的海陆比(胎面沟槽和胎面花纹的比例)不得小于30%。
F1赛车轮胎的设计必须能最大限度地排出轮胎胎面与赛道之间触点;根据专业资料显示:一条F1雨胎可以在一秒钟内排出数十升积水。如此高的排水效率能使轮胎更好地获得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防止由于雨水隔膜可能带来的轮胎打滑,让赛车获得上佳的抓地性,这样赛车即使在湿透的赛道上也能保证尽可能高的行驶速度,以求在比赛中获胜。同时,因为路面飞溅的积水可能影响到赛车的空气动力效应,特别是下压力,所以F1雨胎在直径的允许尺寸上比干胎大。

  另外,国际汽联出台了新的雨胎使用规则:每个车队在一个比赛周末只能使用一种类型的雨胎。一般来讲这种雨胎都是适合中度降雨的轮胎,车队只有在赛事总监正式宣布比赛的天气状况为雨天时,他们才能使用排水量最大的全雨胎。

2003赛季F1轮胎的主要参数规格
轮胎种类最大直径轮胎总宽度
最小最大
前轮后轮前轮后轮

干地轮胎660毫米305毫米365毫米355毫米380毫米
湿地轮胎670毫米305毫米365毫米355毫米380毫米
注:前胎的胎面接地宽度不得超过270毫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