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听力下降

如题所述

耳朵除了掌管听觉外,还具有保持身体平衡的功能。若是耳朵的任何一部分受损,结果可能很严重。所以要重视保护耳朵,我们平时的一些用耳习惯,都影响着我们的听力,有些甚至会导致我们的听力下降,甚至听力组织受损。

去除坏习惯可改善听力
人一旦进入老年,听力会慢慢退化,有些人甚至会出现完全失聪的情况,虽说衰退是人类生长发育的规律,但是人与人的差异那么大,肯定与他年轻时候的习惯是有关系的。

专家表示,平日护耳可在饮食上下些功夫,如需多吃新鲜绿叶蔬菜和黑芝麻、核桃、花生等。这些食物含维生素C、E较多,能改善末梢血流量,从而保护内耳。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则可多吃黑木耳和韭菜。此外,中医专家推荐几款保护耳朵的膳食:木耳瘦肉汤:取黑木耳30克、瘦猪肉100克、生姜3片,加水适量,文火炖煮30分钟。莲肉红枣扁豆粥:取莲子肉10克、红枣10枚、白扁豆15克、粳米100克,加水常法煮粥。

1、过度喝酒

长期无节制饮酒会产生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听力器官衰退,可能发展成为神经性耳聋。

2、长期吸烟

吸烟会造成动脉硬化。但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的,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黏度增加,供应内耳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甚至会直接造成耳聋。

3、 摄取过咖啡因

过度摄取咖啡因,容易导致耳鸣、耳痛等症状,长期如此会增加听力下降的几率。

4、长期使用戴耳机

长期用耳机听音乐,特别是在睡觉前忘了取耳机,或是在噪音大的环境戴耳机听音乐,这些坏习惯会导致听的时间加长、听的音量增大,时间长了会引起听力减退,甚至是噪音性耳聋。

5、不做防噪措施

长期生活再噪音比较大的环境里,对听力有很大的损害,甚至导致失聪。如果是职业需要,那就更需要每天都做好防噪的准备,不能因为麻烦而有所疏忽。

6、经常掏耳垢

很多人都为了舒服掏耳朵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道。耳垢就好像是耳朵里的湿润剂,具有抗菌功能,同时将灰尘、虫子等挡在外面。常用棉签或者指甲掏耳垢,会把细菌和耳垢推向更深处,对耳朵听力不利。

7、不注意用耳卫生

时刻保持耳朵清洁,可以避免各种耳部炎症,例如中耳炎、耳道炎等。平时游泳后注意擦干耳朵,掏耳时候注意不要使耳朵破损,这样都可以有效地避免耳炎发生。

健康专家提醒,影响青少年听力的,往往是一些时下流行的、不经意的日常坏习惯,例如经常戴耳机听歌、在迪厅里闹腾一宿、烟不离手等坏习惯。他说,目前在青少年中噪音性听力损伤正呈逐渐上升趋向,而常戴耳机就是非常突出的一种噪音来源。建议,听MP3,音量尽量不要超出MP3最高音量的6成,也不要连续听超过60分钟。
请注意科学用耳,保护好我们的听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