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

一课时

  孔乙己
  教材简析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生动形象描写,深刻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从而在更深广的意义上暴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小说巧妙地通过多重对比和以笑衬悲来达到揭示这一主题目的,充分反映了鲁迅作为文学大师对社会的洞察力和小说笔法高超的表现技巧。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动作、外貌、语言描写的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能通过对小说其他人物及社会环境的分析与小说主要人物结合起来,领悟小说主旨。
  ○3能分析小说运用多重对比及以笑衬悲的写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要的性格特征,把握小说的主旨,小说对比手法及以笑衬悲手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介绍,小说情节分析及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概括。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33篇小说,他自己说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呀,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现实唾弃的苦人儿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下面我们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检查预习
  ○1组织学生介绍作者及作品写作时代背景。
  明确: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孔孟之道进行猛烈的抨击。(先请学生介绍,老师引导学生评价并且补充。)
  ○2介绍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院试由县、府、省主持,及格者称秀才。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主考由朝廷委派,参加者须是秀才。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二月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生。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中者称进土,第一名为状元。科举实际上是由下而上的层层考试。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允许越轨半步,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从科举取士人员的情况来看,康有为曾经指出,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昏沉、麻木状态。少数的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③读准下列加点字音。
  颓唐(tuí) 附和(hè) 分辩(biàn) 惋惜(wǎn) 阔绰(chuò) 荤菜(hūn) 羼水(chàn) 舀水(yǎo) 门槛(kǎn) 绽出(zhàn) 打折(shé) 间或(jiàn)哄笑(hōng) 涨红(zhàng) 着了慌(zháo) 不屑置辩(xiè) 咸亨酒店(hēng) 拭(shì) 蘸(zhàn) 砚(yàn)
  ④补充下列词语解释。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
  颓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分辩:辩白,辩解。
  格局:布置的格式。
  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助词,常用来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4 孔乙己 (方案B)
  任务分析
  学习这篇小说,学生最终要能够掌握小说的主旨,明白小说的社会意义,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能够通过对写作手法的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等的分析,而这一切又需要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等的描写来达到对人物性格特征的解剖分析。因此,本文的起点就是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分析各色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能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能通过小说运用以笑衬悲和对比的方式领悟小说的主旨、社会意义。
  ○3能通过模拟表演,领悟作者语言的精妙。
  ④能写出现在生活中的新孔乙己。
  教学重点
  分析孔乙己的形象,揭示小说的深刻社会含义。揣摩小说写作方法的作用。
  课前学习
  扫除字词障碍,了解小说故事情节。查找作家的有关资料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概括小说故事情节,理解其思想意蕴。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阅读小说的独到感受。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通过回忆学过的鲁迅作品、鲁迅自己对《孔乙己》的评价或者我们曾经介绍过的古代一些科举落榜者,如蒲松龄、张继、吴敬梓等人的故事导入。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认识名家
  请学生简介作家、作品创作背景及别人对作品的评价。
  明确: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孔孟之道进行猛烈的抨击。
  名人眼中的孔乙己:
  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我讲孔乙己
  要求:
  1、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 分小标题讲述孔乙己的有关事件,小标题要简洁,内容在不脱离原作的基础上可创造性讲述。
  3、 语言流畅,清晰。
  细读文本,合作探究——我析孔乙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4
孔乙己
  教材简析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生动形象描写,深刻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从而在更深广的意义上暴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小说巧妙地通过多重对比和以笑衬悲来达到揭示这一主题目的,充分反映了鲁迅作为文学大师对社会的洞察力和小说笔法高超的表现技巧。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动作、外貌、语言描写的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能通过对小说其他人物及社会环境的分析与小说主要人物结合起来,领悟小说主旨。
  ○3能分析小说运用多重对比及以笑衬悲的写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要的性格特征,把握小说的主旨,小说对比手法及以笑衬悲手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介绍,小说情节分析及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概括。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33篇小说,他自己说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呀,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现实唾弃的苦人儿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下面我们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检查预习
  ○1组织学生介绍作者及作品写作时代背景。
  明确: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孔孟之道进行猛烈的抨击。(先请学生介绍,老师引导学生评价并且补充。)
  ○2介绍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院试由县、府、省主持,及格者称秀才。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主考由朝廷委派,参加者须是秀才。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二月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生。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中者称进土,第一名为状元。科举实际上是由下而上的层层考试。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允许越轨半步,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从科举取士人员的情况来看,康有为曾经指出,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昏沉、麻木状态。少数的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③读准下列加点字音。
  颓唐(tuí) 附和(hè) 分辩(biàn) 惋惜(wǎn) 阔绰(chuò) 荤菜(hūn) 羼水(chàn) 舀水(yǎo) 门槛(kǎn) 绽出(zhàn) 打折(shé) 间或(jiàn)哄笑(hōng) 涨红(zhàng) 着了慌(zháo) 不屑置辩(xiè) 咸亨酒店(hēng) 拭(shì) 蘸(zhàn) 砚(yàn)
  ④补充下列词语解释。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
  颓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分辩:辩白,辩解。
  格局:布置的格式。
  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助词,常用来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4 孔乙己 (方案B)
  任务分析
  学习这篇小说,学生最终要能够掌握小说的主旨,明白小说的社会意义,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能够通过对写作手法的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等的分析,而这一切又需要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等的描写来达到对人物性格特征的解剖分析。因此,本文的起点就是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分析各色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能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能通过小说运用以笑衬悲和对比的方式领悟小说的主旨、社会意义。
  ○3能通过模拟表演,领悟作者语言的精妙。
  ④能写出现在生活中的新孔乙己。
  教学重点
  分析孔乙己的形象,揭示小说的深刻社会含义。揣摩小说写作方法的作用。
  课前学习
  扫除字词障碍,了解小说故事情节。查找作家的有关资料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概括小说故事情节,理解其思想意蕴。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阅读小说的独到感受。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通过回忆学过的鲁迅作品、鲁迅自己对《孔乙己》的评价或者我们曾经介绍过的古代一些科举落榜者,如蒲松龄、张继、吴敬梓等人的故事导入。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认识名家
  请学生简介作家、作品创作背景及别人对作品的评价。
  明确: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孔孟之道进行猛烈的抨击。
  名人眼中的孔乙己:
  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我讲孔乙己
  要求:
  1、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 分小标题讲述孔乙己的有关事件,小标题要简洁,内容在不脱离原作的基础上可创造性讲述。
  3、 语言流畅,清晰。
  细读文本,合作探究——我析孔乙己
第2个回答  2011-01-21
<<孔乙己>>赏析<<孔乙己>>赏析最佳答案 这是一篇小说,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最佳答案 这是一篇小说,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第二部分(4—6):写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在嘲笑声中得到鲜

明的表现。

第三部分(7—8):写孔乙己和孩子,表明掌柜此时的取笑已经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作者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采用的是白描手法。一出场,写他“青白脸色”,是吃不饱,营养不良的特征;“皱纹间的伤痕”是虽已年老却经常受人凌辱的记号;“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是岁月虚度的记录;又脏又破的长衫是不劳动、贫穷的证明。当他蘸着酒在柜台上教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时,我们还可看到他的长指甲,说明他四体不勤,不从事劳动。总之,孔乙己既不是养尊处优的阔人,也不是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从外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好逸恶劳、穷困潦倒、饱受凌辱摧残的悲剧人物形象。最后一次出场,先前的“青白脸色”现在变得“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先前身材高大,跟孩子们说话要弯下腰去,现在盘着两腿,坐在蒲包上,不能站立,跟别人讲话须要“仰面”。先前人家嘲笑他,他经常脸红脖子粗地为自己辩解,现在却“不十分争辩”,只是用“跌断”来遮掩,不过说话声音极低,而且断断续续。此时的孔乙己肉体上、精神上都已彻底坍塌,预示着悲剧结局即将来临。这令人触目惊心的惨景,鲜明而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摧残弱小者的罪行。
第一次:“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掌拒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里既说“又”就不止一次;既说“新伤疤”必有旧伤疤。说明他经常被人殴打。然而孔乙己并不理睬,而是以“排出九文大钱”要酒要菜来表示他的不可轻侮的“尊严”,是对挑逗者无声的回击。“排”字写的是动作,表现的却不止是动作,还有动作的神态。当他把九文大钱放在手心,用拇指一个一个的将钱用力推出,摁在柜台上时,可以想见他心里、脸上是十分得意的。写出了孔乙己的虚荣和穷酸气。

这时的孔乙己也算得“阔绰”,但好景不长,果然他最后一次去买酒,境遇大不如前。文中写道:“一天下午……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又说道,‘温一碗酒。’……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真是一幅多么凄惨的图画啊!作者不仅从他的衣着(该穿棉袄的时令,

而他只能穿件破夹袄)来表现他经济地位的跌落,而且更为传神的是,用“排出九文大钱”的一个“排”字带着自赏自傲;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字则显得沮丧悲苦,穷愁潦倒。而且在数目上,前次是“九文”,这次只是“四文”,还是乞求酒店给温一碗酒。这两个动作围绕着一个“钱”字,不仅写出孔乙己经济地位每况日下,而且突出了他的穷酸迂腐,好逸恶劳,麻木不仁的个性特征。

作者写孔乙己的语言是很富于个性特点的,许多话只能出孔乙己之口。当酒客们看他居然“排出”大钱来买酒而不理睬众人时,就加强攻势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先前说“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只是含沙射影,现在是单刀直入,而且故意高声叫嚷。这回孔乙己不能再以无声战有声了,于是睁大眼睛说:“你怎么污人清白?”不说冤枉好人,而说“污人清白”,这是孔乙己独有的语言,可惜的是由于他并不“清白”,所以语言虽雅,却缺乏力量。当对手拿出真凭实据:“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死要面子的孔乙己在真凭实据面前,还要争辩,说什么“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窃”与“偷”本是同义词,只是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可孔乙己宁可认“窃”,决不承认“偷”。在他看来“窃”与“偷”似乎高一等,何况他'窃'的是与读书人关系密切的书,这就更高一等了。这种强词夺理、自我解嘲式的语言也是孔乙己所独有的。揭示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可笑、自欺欺人的性格。此外,象“君子固穷”,“多乎哉?不多也”,这些陈腐的语言都表现出他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腐可笑与穷酸十足。
鲁迅小说对人物的神态描写极简炼,却意蕴深刻,能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入木三分,触及人的灵魂。《孔乙己》一文中的神态描写就是这种“勾灵魂”的艺术手法的典型。�

①“睁大眼睛”到“涨红了脸”�

孔乙己是封建末世科举制度殉葬品的典型。他穷困潦倒而又保持着读书人的矜持;他好吃懒做,偷人家的东西常被挨打,弄得斯文扫地,脸上的伤疤就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人们笑他偷窃挨打时,他先是故作镇静,置之不理,继而“睁大眼睛”。被人证实时,还要“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盘条条绽出”为自己辩解,充分表现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特征和被人嘲弄时企图掩饰自己偷窃劣行的困窘心理。�

②“不屑置辩”到“笼上了灰色”

孔乙己早年读过书,没有进学,他以读书人为荣耀,受封建文化的毒害,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别人戏弄他:“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他“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表现他因自己读过书而得意非凡,大有“有眼不识泰山”的自命清高神气。孔乙己是自尊的,可是别人故意去刺痛他:“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热衷于功名科举,这是封建社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没有进学,就成了他们最大的隐痛。这浮现在孔乙己脸上的“颓唐不安”和“灰色”形象地表现了孔乙己灵魂深处的这块疮疤被戳痛时的痛苦。�

③“极高兴的样子”到“极惋惜的样子”�

孔乙己在生活中只配做大家解闷的工具,他便“只好向孩子说话”,热心教小伙计识字。“很恳切地说”这显示了迂腐个性中包含着诚恳、善良。教小伙计写“茴”字四样写法时显出“极高兴的样子”,活画出了孔乙己落魄时不忘炫耀的情态。见我毫不热心,他便叹了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小伙计对他

表示看不起的态度,不仅没有使他意识到自己地位卑下,反而“叹”气,为小伙计感到“惋惜”。这说明他对自己卑下的地位和知识的陈腐毫无认识,麻木至极,迂腐可笑。�

④“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封建文化毒害了孔乙己的灵魂,摧残了他的肉体。孔乙己饱受折磨,常遭欺凌,最终落到了被打折腿的惨境。但是他宁愿说是跌断的,那“低声”的“恳求”之状,形象地表现了他在穷途末路时仍然不能正视现实,死爱面子,自欺欺人。他对自己的悲惨遭遇没有痛恨,只有掩饰。他麻木不仁,至死不明白是谁戕害了

自己,这是他性格中最可悲的。�

鲁迅对孔乙己的神态描写,透视了孔乙己的灵魂。孔乙己的迂腐,无能、清高、虚荣、热衷功名、麻木不仁的内在性格,通过外在表情被鲁迅冷峻深刻地剖析出来了。孔乙己的这些性格应该受到批判,那么产生这一性格的封建社会更应该受到抨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