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恶搞现象的看法

举多个有特点的例子来说明,越详细越好~~~~说出好与坏的两方面~~

灵魂残废的恶搞现象2006-09-11 19:47材料一:去年12月18日,电影《无极》上映的第四天,31岁的自由音乐人胡戈用5天的时间精心构思了一个绝妙的剧本,然后又花费4天的时间,在自己的电脑上,用一套名为“Vegas”的视频软件,完成了被无数网友奉为经典PV的《馒头血案》。

材料二:小胖的恶搞让多少人记住了哪个小孩,如果要是一个名人被这样恶搞的话,还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风波呢,可怜的一个小胖最终也没有听说过什么诉诸于法律的传闻。而一个“后舍男生”也是继芙蓉姐姐菊花姐姐之后的一个网络传奇,当然如今的“章鱼村”以及“吉祥三宝”都被人恶搞起来了,只要背后有故事有搞头自然就会有人仗剑而出。

材料三:前不久,长沙广厦新村小区旁的一家大饭锅饭店竟然以油画《开国大典》做宣传,画中加上了一句广告语“同志们大饭锅成立了”……而饭店二楼的横梁上也贴满了毛泽东等领导人工作、生活的图片作为装饰。

近两年来,“恶搞”似乎已成为社会上一种流行现象。诚然,互联网于悄无声息之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当电视娱乐和纸介娱乐越来越同质化而毫无创新的时候,人们开始渴望一种新鲜的、更刺激的娱乐方式来打破日常生活的乏味和平静。于是,“网络恶搞”应运而生,并带给人们无限快感,“网络恶搞”也很快由网络媒体走向其他媒体,由媒体走入现实生活,但同时也滑向了道德和论理的反面。如果说“恶搞”做为娱乐,带给人会心一笑愉悦心情的演绎,那还是可以令人接受的,本来就是娱而乐之,通过滑天下之大稽以逗民众开心一笑,本无可厚非,但无厘头到拿国家和民族感情当玩笑,的确是触犯了价值观、道德观的底线。

笔者昨晚看到央视的一档节目,请来了董存瑞生前战友做嘉宾,其用意居然是应对业已成风、时下流行得正欢的“恶搞现象”,针对董存瑞到底是不是英雄一事现身说法,该嘉宾几乎是老泪纵横,的确令人痛心,英灵何安呢?!这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一大悲哀。

有人说,这是人们用自娱自乐来屏蔽那些他们不喜欢的娱乐,用解构的方式对权威、严肃、正面的东西进行嘲讽,用无厘头来缓解自己的郁闷,这样说的确也不无道理,或许这也正是“恶搞”的初衷。比如由央视三套制作的叫什么心灵的节目,人们经常看到“明明”、“孙大圣”等熟悉的面孔牵头“恶搞”,掌声和笑声都是事先设计好的,电视完全不顾你的感受而制造出一些可以代替你感受的效果,那么网络也自然可以对人们日益退化的神经肆意蹂躏。

而现实是“恶搞”走向了现有主流文化的背叛和颠覆,将正常的道德、伦理,甚至人性践踏于脚下。如一些喜欢恶搞的网友所言,“这是纯粹来自民间的娱乐。我们最擅长的就是用不规则的,电视上、纸媒体上看不到的话语方式,用逗笑的方式让大家高兴。”如一些所谓的“80后作家”拿“道德良知当玩笑”,这些来自草根的夸张的“搞笑”和“恶作剧”,“不肯遵循任何幽默的规律,随心所欲地挑战着人们日渐萎缩的想像力和笑神经”,也突破了人之为人的精神藩篱,确实过了头了。

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不健康、不文明、不道德和不真实的信息传递使网络露出了“魔鬼的狰狞面目”,“恶搞”成风便是最为直接的表白,但网络只不过是死的媒体,真正露出狰狞面目的是背后操作的那些人、是一股从国外刮来的歪风邪气。这股歪风邪气一到国土便迫不及待地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主流”的表现形式,是广泛存在于不良思维中有悖正常社会伦理和媒体伦理的“失范现象”,而这种“二十年未曾目睹之怪现状”很快流窜于现实生活,的确是到了正义可忍耐之边缘,必须加以遏制。

无疑,“恶搞”具有强烈的眼球效应,当然,也有一些个商业利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信息优势诱导更大的需求,利益主导是其背后无可替代的“元凶”,在某些商家眼里,利益从来都是凌驾于道德和人性之上的,而传统媒体参与“恶搞”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在“恶搞”这一“崭新的拥有无限支持的文化形态”面前,传统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不分是非曲直、污染民众精神空间的“始作俑者”,它看似满足了人们追逐娱乐、享受自我的权利,其实这些只不过是媒体商业利益下虚幻的衍生品和相关垄断者制作思维的枯竭信号而已,而一些主流传媒的“随波逐流”也暴露出某些资源的占有者对基本是非判断能力和判断意识的集体缺失。

如今,社会进入了多元化时代,文化的多样性、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原有的正统文化逐渐失去了主流的统治地位,而新的娱乐元素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份额。影视作品形式多变,娱乐节目花样翻新,网络文化更是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娱乐对象从普通人到明星、名人,各种版本的改编、剪辑、“恶搞”层出不穷,通过颠覆传统带来快感,通过受人追捧带来满足感和自我实现带来成就感,都使“恶搞文化”得已滋长蔓延。不得不承认,“恶搞”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络娱乐形式之一。但这所有的一切都不应该成为可以强奸伦理和人性的借口。

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亿人,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当前极为广泛而渗透性极强的传媒平台。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对媒体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在媒体越来越市场化、网络等传播手段越来越现代化、生活环境越来越时尚化的同时,“恶搞”正给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制造了不可回避的污染,产生了严重的误导,这既暴露出当前某些引导舆论的媒体和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透射出在追逐市场利益中值得警惕的道德滑坡现象,这种现象若任其泛滥成灾,将遗患无穷。

那种试图借助传媒颠覆几代人心中的英雄形象的行为的确是恶性的、丧失人性的、发人深省的“灵魂残废”。如果说把雷锋与一位女同志的正常书信交往硬往“姐弟恋”上贴的做法无聊可笑的话,那么,把英勇抗日的铁道游击队员丑化为脏话满口的参赛歌手,就是对民族英雄和先烈们的大不敬,是对民族精髓的反叛。

它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社会秩序和良知,同小泉拜鬼为军国主义招魂一样值得高度警惕!

希望所有有着正常良知的国人利用一切可利用之途径对这类“极其恶性”之事件形成人人喊打之态势,决不予其以任何可成长和喘息之空间,以最威猛之手段将其消灭于萌芽之中,还民众精神生活以洁净环境,让乌烟瘴气不再随风飘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2

灵魂残废的恶搞现象2006-09-11 19:47材料一:去年12月18日,电影《无极》上映的第四天,31岁的自由音乐人胡戈用5天的时间精心构思了一个绝妙的剧本,然后又花费4天的时间,在自己的电脑上,用一套名为“Vegas”的视频软件,完成了被无数网友奉为经典PV的《馒头血案》。

材料二:小胖的恶搞让多少人记住了哪个小孩,如果要是一个名人被这样恶搞的话,还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风波呢,可怜的一个小胖最终也没有听说过什么诉诸于法律的传闻。而一个“后舍男生”也是继芙蓉姐姐菊花姐姐之后的一个网络传奇,当然如今的“章鱼村”以及“吉祥三宝”都被人恶搞起来了,只要背后有故事有搞头自然就会有人仗剑而出。

材料三:前不久,长沙广厦新村小区旁的一家大饭锅饭店竟然以油画《开国大典》做宣传,画中加上了一句广告语“同志们大饭锅成立了”……而饭店二楼的横梁上也贴满了毛泽东等领导人工作、生活的图片作为装饰。

近两年来,“恶搞”似乎已成为社会上一种流行现象。诚然,互联网于悄无声息之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当电视娱乐和纸介娱乐越来越同质化而毫无创新的时候,人们开始渴望一种新鲜的、更刺激的娱乐方式来打破日常生活的乏味和平静。于是,“网络恶搞”应运而生,并带给人们无限快感,“网络恶搞”也很快由网络媒体走向其他媒体,由媒体走入现实生活,但同时也滑向了道德和论理的反面。如果说“恶搞”做为娱乐,带给人会心一笑愉悦心情的演绎,那还是可以令人接受的,本来就是娱而乐之,通过滑天下之大稽以逗民众开心一笑,本无可厚非,但无厘头到拿国家和民族感情当玩笑,的确是触犯了价值观、道德观的底线。

笔者昨晚看到央视的一档节目,请来了董存瑞生前战友做嘉宾,其用意居然是应对业已成风、时下流行得正欢的“恶搞现象”,针对董存瑞到底是不是英雄一事现身说法,该嘉宾几乎是老泪纵横,的确令人痛心,英灵何安呢?!这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一大悲哀。

有人说,这是人们用自娱自乐来屏蔽那些他们不喜欢的娱乐,用解构的方式对权威、严肃、正面的东西进行嘲讽,用无厘头来缓解自己的郁闷,这样说的确也不无道理,或许这也正是“恶搞”的初衷。比如由央视三套制作的叫什么心灵的节目,人们经常看到“明明”、“孙大圣”等熟悉的面孔牵头“恶搞”,掌声和笑声都是事先设计好的,电视完全不顾你的感受而制造出一些可以代替你感受的效果,那么网络也自然可以对人们日益退化的神经肆意蹂躏。

而现实是“恶搞”走向了现有主流文化的背叛和颠覆,将正常的道德、伦理,甚至人性践踏于脚下。如一些喜欢恶搞的网友所言,“这是纯粹来自民间的娱乐。我们最擅长的就是用不规则的,电视上、纸媒体上看不到的话语方式,用逗笑的方式让大家高兴。”如一些所谓的“80后作家”拿“道德良知当玩笑”,这些来自草根的夸张的“搞笑”和“恶作剧”,“不肯遵循任何幽默的规律,随心所欲地挑战着人们日渐萎缩的想像力和笑神经”,也突破了人之为人的精神藩篱,确实过了头了。

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不健康、不文明、不道德和不真实的信息传递使网络露出了“魔鬼的狰狞面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234303130目”,“恶搞”成风便是最为直接的表白,但网络只不过是死的媒体,真正露出狰狞面目的是背后操作的那些人、是一股从国外刮来的歪风邪气。这股歪风邪气一到国土便迫不及待地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主流”的表现形式,是广泛存在于不良思维中有悖正常社会伦理和媒体伦理的“失范现象”,而这种“二十年未曾目睹之怪现状”很快流窜于现实生活,的确是到了正义可忍耐之边缘,必须加以遏制。

无疑,“恶搞”具有强烈的眼球效应,当然,也有一些个商业利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信息优势诱导更大的需求,利益主导是其背后无可替代的“元凶”,在某些商家眼里,利益从来都是凌驾于道德和人性之上的,而传统媒体参与“恶搞”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在“恶搞”这一“崭新的拥有无限支持的文化形态”面前,传统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不分是非曲直、污染民众精神空间的“始作俑者”,它看似满足了人们追逐娱乐、享受自我的权利,其实这些只不过是媒体商业利益下虚幻的衍生品和相关垄断者制作思维的枯竭信号而已,而一些主流传媒的“随波逐流”也暴露出某些资源的占有者对基本是非判断能力和判断意识的集体缺失。

如今,社会进入了多元化时代,文化的多样性、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原有的正统文化逐渐失去了主流的统治地位,而新的娱乐元素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份额。影视作品形式多变,娱乐节目花样翻新,网络文化更是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娱乐对象从普通人到明星、名人,各种版本的改编、剪辑、“恶搞”层出不穷,通过颠覆传统带来快感,通过受人追捧带来满足感和自我实现带来成就感,都使“恶搞文化”得已滋长蔓延。不得不承认,“恶搞”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络娱乐形式之一。但这所有的一切都不应该成为可以强奸伦理和人性的借口。

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亿人,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当前极为广泛而渗透性极强的传媒平台。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对媒体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在媒体越来越市场化、网络等传播手段越来越现代化、生活环境越来越时尚化的同时,“恶搞”正给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制造了不可回避的污染,产生了严重的误导,这既暴露出当前某些引导舆论的媒体和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透射出在追逐市场利益中值得警惕的道德滑坡现象,这种现象若任其泛滥成灾,将遗患无穷。

那种试图借助传媒颠覆几代人心中的英雄形象的行为的确是恶性的、丧失人性的、发人深省的“灵魂残废”。如果说把雷锋与一位女同志的正常书信交往硬往“姐弟恋”上贴的做法无聊可笑的话,那么,把英勇抗日的铁道游击队员丑化为脏话满口的参赛歌手,就是对民族英雄和先烈们的大不敬,是对民族精髓的反叛。

它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社会秩序和良知,同小泉拜鬼为军国主义招魂一样值得高度警惕!

希望所有有着正常良知的国人利用一切可利用之途径对这类“极其恶性”之事件形成人人喊打之态势,决不予其以任何可成长和喘息之空间,以最威猛之手段将其消灭于萌芽之中,还民众精神生活以洁净环境,让乌烟瘴气不再随风飘摇!
看法

第2个回答  2007-04-16
管他呢,没办法,现在有些人就是吃饱了嗔着,没事句 瞎折腾.
第3个回答  2007-04-16
其实没什么,美国电影有很多就是恶搞别的电影,我觉得这没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