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对待历史?

如题所述

  通常人们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只能说明过去,所以没有必要纠缠于历史,把历史问题看得太严重了。这十分不妥。
  历史所载都是旧东西,但怎样记载、怎样看待旧问题,却反映着当代人们的思想与立场。不同的人,将运用不同的手段,选取不同的题材去述说历史、编写历史。历史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活动,也影响着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同时,必须正视,正如那位影响深远的意大利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所言:“只有现实生活中的兴趣才能使人类研究过去的事实”(转引自《人心中的历史》第143页)。所以,他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有三层含义:“一、研究历史总是现实现刻的思想活动;二、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的兴趣引起的;三、历史是按现时的兴趣来思考和理解的”(见《人心中的历史》第144页)。既然如此,就不难认识问题的严重性了。
  我们是从历史中走来。历史影响着我们,也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我们。当前,为什么日本国内会从上至下刮起一股历史的“翻案风”呢?为什么政府同意修改历史教科书、公然同意篡改历史呢?为什么极右势力疯狂叫嚣,要为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鸣不平呢?为什么不少人热衷于参拜,热衷于“战败日”的祭鬼活动呢?说穿了,他们不只想改写历史,立足点是要改变现实。怎样对待历史,将决定其未来的走向。弄得不好,历史将在现实中重演,日本很有可能走上历史的老路。这并非危言耸听。
  应当承认:很多日本人参与以上活动是出于无知,出于凑热闹,出于认识不清,甚至是怀有善良的意愿,或是仅仅出于对亲人的缅怀。这次日本政府为了体现善意,花费巨资邀请千名中国学生去日参观,从青少年一代抓起,以改善日中关系,这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必须指出:若没有正确的历史观,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仍将误导国民,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中日关系,改变日本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对历史认识的不一致,只能导致人们现实活动的不一致,并很可能促使矛盾向对立和冲突的方向发展。
  作为国家政府,应当想方设法凝聚人心、保护积极因素、振奋民族精神、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然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历史观上去做,才站得住脚,才是对的,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日本人有许多优点和长处。这些优点和长处,值得他国人民、当然包括中国人民去学习和借鉴。一个弹丸之地的岛国,为什么能在二战中发挥出那么巨大的威力与能量?为什么在历史上能外拒强敌入侵,并在近代多次打败中国甚至打败俄国等大国?为什么二战之后不长时间,就能在一座废墟之上创造出经济奇迹?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于日本人的优点与长处。但是,日本人最突出的短处是:讲团结而忽视理智,顽强奋斗有余但容易走上极端。从而使得日本人成于斯亦困于斯,命乖运蹇。
  其实,不管对一个人,一个集团,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别的,而是要有理智。而有无理智的第一要素,不是聪明与否,而是懂不懂事。所谓懂事,就是要明辨是非曲直,能以变应变。笔者看过不少日本小说和电视剧,发现一个问题,不少日本人就显得不够懂事。只要是上级说的,就盲目服从、不折不扣地照办;只要对集体有利,就不管是否正确、是否合乎情理,去坚决维护;只要自己认定了目标,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力以赴而奋斗;甚至于只听亲友等“圈内人”的意见,对外一概排斥,管它是黑是白,有理无理……这怎么行呢?即使有时应该这样,但效果值得怀疑。中国人为人处事的特点是注重讲理,以理服人。古人就强调,将在外君令有所不从。即使是上级的指示,若有不当之处,也应善意指出;当时应该服从,但事后应该提出。这样的话,效率可能差些,但效果可能好些。更重要的是,如此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促使人人具有理智,按理智行事,防止犯大的错误,避免走向错误的深渊。
  联想到日方的那些做法,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那是在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吗?那是理智的做法还是在一意孤行?对历史都敢肆意捏造,那怎能培育正确的民族意识?在此情况下,日本政府想凝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其结果怎能防止再次形成一种令人生畏的邪恶力量?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历史是一门展示当代人们所想、所做、所求的心理活动的学问,也是一门揭示人们将会做什么、怎样做的行为科学的学问。
  日本人必须明白:理智比什么都重要,唯有理智地对待历史,才能理智地对待现实;唯有推崇理智,才能完善国民的个性,避免由顽强转向顽固,再转向野蛮;唯有弘扬理智,正视历史,才能宽慰周边国家,并使世界人民放心。
  各人都有各人心中的历史。但谁的认识正确,这不能由各人自己去决定。真理只有一个,事实胜于雄辩。大家都接受真理,直面事实,才能统一认识,避免矛盾的对立与冲突,营造出宽松和谐的现实。所以,强调要正确地认识历史、对待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对待现实,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未来、把握未来。
  人类已进入一个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一切都在改变。经济利益只应也只能用经济办法去获取,争夺世界霸权或区域霸权将被世界人民反对。是坚决跳出“老一套”的时候了,是改变传统思维、实行政策转型的时候了!
  有人说,历史是一门科学,有些牵强。然而,不能不说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历史不是陈年旧事的简单堆砌,时间相连的重大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甚至是因果关系。历史规律不像自然规律那样清晰而反复地出现,但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性不断完善与提升的历史。事实上,历史过程充满了辩证法,受到对立统一规律的支配。因为已有两次世界大战的恶性事件,不少人据此认为人性的发展是个变数,难以预测。然而,那是辩证法在起作用:有了两次大战的沉痛教训,物极必反,矛盾转化,才为人性的完善与提升打造起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充要条件。人性的完善与提升,最终将促使人类脱离野蛮,促使人民的意志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人民创造了历史,最终将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进程充满了偶然性,由此为各种各样的精英人物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历史的进程最终要受必然性的支配,这种必然性,就是人民的意志,人民的力量。当然要注意,这里的人民,非指某团体或某民族,而是指全人类。唯有重视世界人心的走向,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唯有崇尚理智,才能深刻而清晰地洞察此点,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演出有声有色的话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9
我们从生出来起就被大人们灌输他们的想法,如成绩好就怎么怎么的,成绩不好小心挨打,那时候的我们可曾怀疑过他们的话是否有合理性,而是一开始就全盘接受,并不知不觉成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上学时,老师又扮演了这一个角色,我们还是一股脑接受,教科书对清朝屈辱的描述,对新文化运动的赞誉,几道历史题目,就让我们认为孔老二迂腐不堪,手无缚鸡之力,这样的人竟然能万世师表,古人太落后了,过去的都是垃圾。当读到汉武帝北伐匈奴,却又充满自豪,同时又觉得汉朝没把匈奴斩尽杀绝有点可惜。 你说你能小看历史么?是,确实是已经作古的东西,可仍然能影响你的情绪,反映了人们对强者的崇拜和对弱者的不屑这种心理。每个人心中都有另一个英雄的自我,如果我穿越过去,如何如何。投影到现实,不正说明现实中的无奈吗? 所以,看到了吧,因为是作古的东西,不是敏感话题,人们可以自由发挥,从各种角度去看待它,加上自己的偏好、性格因素、情绪、道德观念,等等。你看历史的反应是怎样的,反映了你当下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由着自己这种性子去读历史,历史不过是冰冷的情绪宣泄物,没任何意义。
应该怎样对待历史,首先要做到客观,历史包含了很多信息,我们要静下心,不被情绪和想象左右,跳出这个局,从第三方的角度看到一个整体,这样就清晰多了,自己能获取的收获就变得很多了。第二个,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对待历史,如果没有公义道德之心,是有点危险的。读到靖康之乱,你还觉得高兴,金兵的杀戮你觉得痛快,那么还配做中国人吗?不论你是哪个民族,哪怕外国人,无辜生命遭受践踏、血泪无助,应该激起你心中的同情和正义。再者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你就会看到事情的真相,你不会对别人的说教一股脑接受,而是多了种怀疑精神,做自己思维的主人,就像上面孔子被诋毁的情况,那时的你根本连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儒家思想啥内容都一概不知,却那么肯定老师教的是对的、历史课本是对,跟着瞎起哄。等长大了,明白很多了,又笑自己傻。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符号,记载了我们从过去到现在的历程,没有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就像不知道父母是谁的孩子一样,我们要客观、有判断力,去聆听那一个个悠久的故事。
第2个回答  2011-03-22
我历来主张以一种大历史观来对待历史,这包括很多方面,就不细说了,这里说下我对它定义的核心三点。
第一,不可偏颇,要多方查证,不可偏听偏信,因为历史基本都是胜利者写的,为尊者讳的观念很容易使真相被淹没。
第二,无论历史真相是什么样的,我们都要尊重。个人喜好是个人喜好,但是不可用个人喜好来造谣抹杀和篡改历史,而且要就事论事,不可一概而论,这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的历史,以历史关键人物为坐标流动方向的人事等复杂的集合,我们评判一个人物一个历史事件的标准就是其出发点以及结果是否对人民造成了良好的影响。这就是大历史观的根本所在,人本思想,民本思想,任何人物,任何王朝,任何政党,只要对人民有利,我们都要支持,只要背离人民,压榨人民,我们都要反对!
第3个回答  2019-07-25
我们从生出来起就被大人们灌输他们的想法,如成绩好就怎么怎么的,成绩不好小心挨打,那时候的我们可曾怀疑过他们的话是否有合理性,而是一开始就全盘接受,并不知不觉成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上学时,老师又扮演了这一个角色,我们还是一股脑接受,教科书对清朝屈辱的描述,对新文化运动的赞誉,几道历史题目,就让我们认为孔老二迂腐不堪,手无缚鸡之力,这样的人竟然能万世师表,古人太落后了,过去的都是垃圾。当读到汉武帝北伐匈奴,却又充满自豪,同时又觉得汉朝没把匈奴斩尽杀绝有点可惜。 你说你能小看历史么?是,确实是已经作古的东西,可仍然能影响你的情绪,反映了人们对强者的崇拜和对弱者的不屑这种心理。每个人心中都有另一个英雄的自我,如果我穿越过去,如何如何。投影到现实,不正说明现实中的无奈吗? 所以,看到了吧,因为是作古的东西,不是敏感话题,人们可以自由发挥,从各种角度去看待它,加上自己的偏好、性格因素、情绪、道德观念,等等。你看历史的反应是怎样的,反映了你当下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由着自己这种性子去读历史,历史不过是冰冷的情绪宣泄物,没任何意义。
应该怎样对待历史,首先要做到客观,历史包含了很多信息,我们要静下心,不被情绪和想象左右,跳出这个局,从第三方的角度看到一个整体,这样就清晰多了,自己能获取的收获就变得很多了。第二个,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对待历史,如果没有公义道德之心,是有点危险的。读到靖康之乱,你还觉得高兴,金兵的杀戮你觉得痛快,那么还配做中国人吗?不论你是哪个民族,哪怕外国人,无辜生命遭受践踏、血泪无助,应该激起你心中的同情和正义。再者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你就会看到事情的真相,你不会对别人的说教一股脑接受,而是多了种怀疑精神,做自己思维的主人,就像上面孔子被诋毁的情况,那时的你根本连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儒家思想啥内容都一概不知,却那么肯定老师教的是对的、历史课本是对,跟着瞎起哄。等长大了,明白很多了,又笑自己傻。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符号,记载了我们从过去到现在的历程,没有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就像不知道父母是谁的孩子一样,我们要客观、有判断力,去聆听那一个个悠久的故事。
第4个回答  2011-03-22
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辩证观点,对待历史问题,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其闪光和阴暗的一面,既要看到好的方面,也要看到不好的方面,区别仅仅是过大于功还是过大于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