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有何利弊

如题所述

利率的优点是:

(1)可控性强。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再贴现率,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在贴现政策,也能调节市场利率的走向。

(2)可测性强。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利率的水平及结构。

(3)货币当局能够通过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调节总供求。

缺点:利率的变动是顺循环的;经济繁荣时,利率因信贷需求增加而上升;经济停滞时,利率随信贷需求减少而下降。然而作为政策变量,利率与总需求也应沿同一方向变动。

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在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时,特别重视各种变量的关系以及整个经济的平衡问题。

扩展资料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利率是调节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资、通货膨胀及失业率等,继而影响经济增长。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利率的优点是可控性强。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再贴现率,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在贴现政策,也能调节市场利率的走向。货币当局能够通过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调节总供求。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利率的水平及结构。

缺点是利率的变动是顺循环的;经济繁荣时,利率因信贷需求增加而上升;经济停滞时,利率随信贷需求减少而下降。然而作为政策变量,利率与总需求也应沿同一方向变动。

扩展资料:

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在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时,特别重视各种变量的关系以及整个经济的平衡问题,利率决定理论也经历了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利率分析以及当代动态的利率模型的演变、发展过程。

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两个相互依赖的变量,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

在他的理论中,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是没有利率弹性的外生变量。此时货币需求就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而后产生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而提出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一种综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作为中介指标:利率的优点是:(1)可控性强。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再贴现率,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在贴现政策,也能调节市场利率的走向。(2)可测性强。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利率的水平及结构。(3)货币当局能够通过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调节总供求。
缺点:利率的变动是顺循环的;经济繁荣时,利率因信贷需求增加而上升;经济停滞时,利率随信贷需求减少而下降。然而作为政策变量,利率与总需求也应沿同一方向变动;经济过热,应提高利率;经济疲软,应降低利率。这就是说,利率作为内生变量和作为政策变量往往很难区分。如,确定一个利率提高的目标,为的是抑制需求;但经济过程本身如把利率推向了这个高度,作为一个内生变量,它却是难以直接抑制需求的。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很难判明自己的政策操作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