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线与接地线之间有12伏电压是怎么一回事

如题所述

零线和地线都带有12v电压,说明线路中存在着轻微的漏电。

在正常情况下,家里的零线和地线是不存在电压的,应该等于零。装修后零线和地线都带有12v的电压,这说明电线的绝缘表层有破损或绝缘质量不高,如刚装修的开关盒,接线盒内的水份还未干,潮湿等。

这样电线就与用电器存在着一定的漏电电阻,人接触家用电器虽然感觉不到有麻电的现象,这只能说明一点,漏电不甚严重罢了。

零线带电的起因和解决方法

正常情况下,零线上不应该有电。所以,一旦有电,肯定是故障的表现;最简单的就是电磁感应,而且这时候零线没有良好接地,未能形成回路;其次,用电设备漏电或者相线碰壳,但是电流不算大,因此还没有跳闸;零线带电,零线肯定没有良好接地;解决以后,再去找设备原因。

三相四线制的供电系统中,如果零线接地不好或者接地端断了,其后果是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使零线的电位不等于0,也就是说中性点发生偏移。具体零线电位多少与三相负载不平衡度有关,越不平衡,中性点偏移就越大,零线的电位就越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23

电源线是铝线或铜线,有电阻存在。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自由电子在运动中要与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每秒钟的碰撞次数高达1015左右。这种碰撞阻碍了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叫作电阻。

不但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导体的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金属导体的电阻是由它的材料性质、长短、粗细(横截面积)以及使用温度决定的。

影响因素

1、长度: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横截面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3、材料: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不同。

4、温度: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如金属等;对少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小,如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1
电源线是铝线或铜线,有电阻存在。
地线是保护接地,没有电流通过,是零电位;零线是 220V 负载的电源回路,有电流通过,所以对地线有电压。但是 12V 偏高了,我在单位测量一般是几伏。
总电源是三相供电,三相负载越不平衡,零线电流越大。电工要合理调配三相负载,尽量接近平衡。追问

那怎样解决呢?

追答

用电高峰期,在配电箱用钳形表测量各相电流,太不平衡就要重新分配各相负载。
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有氧化、腐蚀现象,零线接头接触电阻增大电压也增大。
导线过细电压损耗也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