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少数民族称做什么啊?

如题所述

东夷
西戎
南蛮
北狄
faint打错了,呵呵。
这个说法来自《礼记.王制》:“中国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

“夷”原是华夏族族对非华夏族民族的统称,这个“夷”意是广义上的“夷”,从《禹贡》,《诗经》,〈淮南子〉等文献中可以看出只要是不同于华夏族的民族,不管是在什么方位都统统以“夷”来称呼,如《尚书.大禹谟》:“无殆无荒,四夷来王。”《淮南子.愿道训》:“禹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钠服。”《毛诗正义》:“幽王时,四夷交侵,中国皆叛。”这些“夷”均带有“四”字,则“夷”者是四方非华夏族的统称。从西周开始,“夷”又多指东方之民,即是“东夷”,这个是“夷”的具体化。

史料上具体的非东方的夷有:

北方的畎夷,《竹书纪年》:“帝癸(夏桀)即位,畎夷入歧。”

西方的昆夷,《诗.大雅.采薇》序云:“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

南方的夷,《春秋公羊传注疏》:“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这些都可以看出,“夷”是四方的民族的统称,非仅指东方之民族,周朝有“东夷,北狄,南蛮,西戎”之说,这个时候的“夷”又演变为有专指东方的非华夏民族之意,这个是狭义上的“夷”,但是广义上的“夷”仍继续沿用,直到现代。

《礼记.王制》:“中国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从名称(夷狄戎蛮中国),方位(五方),饮食,服饰,居住等方面指出中国夷狄戎蛮的特征和区别。文中的“雕题”是指刻其肌肤以丹青涅之,和“文身”差不多,“交趾”就是足相向,是南方人不穿鞋子跣足的反映。

《左传》襄公十四年,诸侯会于向,戎子驹支曰:“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挚币不通,语言不达。”

《淮南子 .坠行训》:“东方,其人兑行小头,隆鼻大嘴鸢肩企行,长大早知而不寿;南方,其人修行兑上,大口决龇,早壮而夭;西方,其人面未偻,修颈印行,勇敢不仁;北方,其人翕形短颈,大肩下尻其人愚蠢禽兽而寿,中央四达,其人大面短颈,美须恶肥,惠圣而好治。”

从上述的史料可以看出,地域上华族大体上居于中华的中部,夷狄戎蛮基本上居于诸夏的四方,“华”和“夷”无论是在文化,语言,风俗,饮食,服饰,甚至是在人形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和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6
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春秋时的说法。“东夷”一般指淮河流域的淮夷,但淮夷跟商朝人血统上比较接近,在周公东征之前也分布在齐国和鲁国以及其东的地方;西戎来自西方,西周灭亡后渗入关中;“南蛮”是包括楚国人在内的南方民族,原本占据过南阳盆地,春秋时主要分布在江汉流域,也包括吴和越两个国家的人;“北狄”在春秋时分布在现山西、河北南部,后来逐渐被晋国征服。“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只是大概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实际上其中也有一些部落杂错分布,甚至分布在中原各国之间。比如北方也有被称作“戎”族的部族,跟“北狄”居住得很近。
秦朝统一时,这个说法早就已经过时了。从那时起,中国历史的版图基本确定。在东方的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经过开发已经没有落后的“夷族”。在西方,关陇地区也没有了“戎族”,中原王朝要面对的是居住在现青海和甘南的羌族和氐族,这两个民族后来又被吐谷浑人、土蕃人、回鹘人、蒙古人等等取代。再向西就是居住在西域的民族。在南方,主要是居住在山林中的落后民族,比如现浙南、福建、广东、广西的泛称的“越族”,还有居住在现湖北、湖南山区、云贵两省大部的泛称的“蛮族”,随着文明的开化,这些落后民族或者汉化,或者逐渐退居更深更远的山林,保留下来的就是今天南方各少数民族。在北方中原王朝始终面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有时还有居住东北山林中的民族。
第2个回答  2007-02-26
东有淮夷,在淮河流域,这是黄帝时候的了.后来有东胡,夫余,肃慎等.
南有蛮,越,西南夷等.
西主要是犬戎,山戎回纥等.
北有匈奴,突厥,女真等
第3个回答  2007-02-26
东夷
西狄
北戎
南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02-26
东夷
西戎
南蛮
北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