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东西南北各少数民族称什么

如题所述

1.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在春秋时期,这些称谓用于区分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
2. 戎、狄、蛮、夷等民族分布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戎和狄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以及今天的辽宁、河北等地。
3. 姜戎、陆浑之戎原本居住在甘肃一带,后来迁至河南西部。周朝的南部与戎人有所接触,卫国的城墙甚至可以看见戎人的村落。
4. 狄族分为白狄、赤狄和长狄。白狄活动于陕西,赤狄主要在今天的晋东南,长狄的具体情况不详。
5. 夷族主要居住在今天的山东、安徽、江苏北部。莱夷和淮夷是其中较为知名的,他们经常与周边的国家发生冲突。
6. 群蛮和百濮居住在楚国的南部。在楚与晋的战争中,蛮人也参与了楚的军队。
7. 戎狄民族的生活方式、礼俗和语言与华夏族有所不同,如姜戎的饮食、衣服与华夏不同,礼物也不通,言语难以沟通。
8. 尽管戎狄和华夏在文明程度上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交往。例如,周王曾娶狄女为后,晋献公和文公也娶了戎族女子。
9. 春秋早期,戎狄的势力很盛,对中原华夏的小国构成了严重威胁。然而,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通过联合,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逐渐征服了这些民族。
10. 赤狄、白狄大部分被晋国所灭,齐国灭了莱夷,秦国灭了西戎,楚国吞并了许多蛮人或濮人的小国。
11. 由于长时间与华夏族混居,戎狄蛮夷等民族的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异逐渐减少,到了春秋末年,他们大多已与华夏族融合在一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