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

如题所述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档案2万多片;陶瓷器2万多件,包括从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其中有著名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古代书画近1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部长卷,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东坡的《寒食帖》,张宏的《华子冈图》等;善本古籍有近20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四库全书》较完整的一部;明清档案文献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朱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见的满文老档40巨册 。 铜器-6,044件 绘画-5,287件 瓷器-25,423件 书法-3,046件 玉器-12,104件 法帖-474件 漆器-707件 丝绣-306件 珐琅器-2,510件 成扇-1,651件 雕刻-651件 善本书籍-198,459册 文具-2,379件 清宫档案文献-386,729册件 钱币-6,953件 满蒙藏文文献-11,501件 杂项-12,347件 拓片-895件 织品-138件  以上总计677,609件册,是到2009年11月底全院的典藏量。瓷器2万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该院是收藏中国古代瓷器最精、最多的机构之一;藏有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龙纹盘、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等;玉器1万多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来宋至清历朝皇帝推崇艺术、广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万件,这是一般博物馆(院)的收藏都不能比的。价值连城的极品更是数以千计,如铜器中的西周毛公鼎、散氏盘;玉器中的翠玉白菜、辟邪雕刻(六朝古墓出土);书法中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颜真卿、宋徽宗(赵佶)书法手迹;画卷中的张宏《华子冈图》;以及中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瓷器中的宋、明、清名窑名家亲制品,官窑制御用艺瓷等,国宝级文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包括近40万件明清档案)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80万件的珍藏(另有800万件明清档案拨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同样无人匹敌。
金石:迁台的学者当时认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2382件)青铜器去台北。
书画:文人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好运载,能拿的尽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去台北,其中仅宋画即达943(实际上,台北故宫元以前绘画和书法分别为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后像)和155件,被清宫归为宋画的作品中有相当部分属后世作品。台北故宫在鉴定方面较为松散,以沿用清宫旧定结论为主,宋元山水画系列可构成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极品特展;北京故宫则追回370件被溥仪私带出宫的绝品书画(溥仪共带走1300余件书画精品,其中大部分回到大陆各博物馆,又接受大量民间捐赠,共藏有绘画、壁画、版画、书法、尺牍、碑帖约14万件,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早期书画(尤其人物画)和元代书画品质极佳,明清收藏极其丰富、全面。
玉器: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故玉器也拿走不少,现有1万件;但也留下2.3万件精品。
陶瓷: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
宫廷:台北故宫收藏有比较完备的宋元以及明代的帝后画像,多为故宫南熏殿旧藏,但没有清代帝后画像。
书画藏品:共计约有9120件,以元朝作为划分点,著名的展品包含郭熙《早春图》、范宽《溪山行旅图》以及苏轼《寒食帖》等;陶器展品以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明代官窑瓷器和清宫旧藏瓷器为大宗,著名的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即为代表;图书典籍部分以宋朝、元朝和明朝的版本较多且完整度高,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宛委别藏》等,都是展品特色所在。          金丝玛瑙熊猫像画面奇石翠玉白菜莲花式温碗宋汝窑               婴儿枕  五彩龙凤大盘  散氏盘       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  镀金镶珊瑚松石坛城  早春图                 万壑松风图快雪时晴帖  华子岗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