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

如题所述

认识自己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你需要有面对自己的勇气,接受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平凡,这样你才能很好地看到自己的缺点;第二,客观的评价自己的优点,当一个人小有成就的时候就容易迷失自己,忘记自己原来追求的是什么。第三,结合社会环境认识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3

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和人际关系等的认识,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如自己的身高、外貌、体态、性格、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伴随着情感体验,如由身高外貌等引发的自豪、自信或自卑情绪情感。以及,在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过程中,我们是否有目的、自觉的调节和控制我们的行为和想法。我们要善于剖析自我,深刻认识自我,更好地认识外在形象和内在自我。

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我们都知道“旁观者清”、“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向他人了解自己。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同时又要客观、冷静地分析他人的评价,以便我们从多角度来认识自己。

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己。自我观察和他人评价难免会有各自的主观投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比较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现在的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未来进行纵向比较,与同龄人或者有类似条件的人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更全面的纵横社会比较来正确认识自己。

通过社会实践认识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根据各种活动过程与结果来认识自己。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分析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组织开展活动来分析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读书活动,发现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时的查漏补缺等等。通过具体的活动分析自己的表现及成果,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

通过反思总结认识自己。我们发现在以上四个步骤中,我们都是在发现和认识自己,很多人也的确是那么做的,但是还是不太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还需要经常反思和总结自己。多写日记多记录自己,及时归纳和善于总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更好地把握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26

点石成金

真正的佛法就是要求人能把握自己的心。别让自己的心那么散乱,人心一旦散乱了,活着就会觉得辛苦。

人们想要净心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理性去控制,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告诉自己:“不能动心,不能动心”,这个时候心已经正在动了。提示怕己:“心不能随境转”,这个时候心已经转了。真正的净心不是特意去控制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动了。心不动了,人卦不会为外界的诱惑所动从而净化自身。

经典故事

关于心动,世人所了解的多是六祖慧能的“风动、幡动、心动”的故事,下面讲一则两个禅师之间的新鲜小故事: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

“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给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一猕猴,蹦跳不停,另有五只猕猴从东西南北窗边追逐猩猩。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六只猕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一个是自己。”

仰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说吾人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和追逐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鼓噪繁动,彼此纠缠不息,如空中金星蜉蝣不停,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礼谢道:

“适蒙和尚以譬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欲与它相见,且又如何?”

洪恩禅师便下绳床,拉着仰山禅师,手舞足蹈地说道:“好比在田地里,防止鸟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仰山终于言下契入。

生活中,有很多人的心情都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更有甚者,将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建立在他人的态度之上,更是本末倒置。如果用一句通俗易懂的格言来概括洪恩禅师的话,那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阿瑟刚当上军官时,心里很高兴。每当行军时,阿瑟总是喜欢走在队伍的后面。一次在行军过程中,他的敌人取笑他说:“你们看,阿瑟哪儿像一个军官,倒像一个放牧的。”

阿瑟听后,便走在了队伍的中间,他的敌人又讥讽他说:“你们看,阿瑟哪儿像个军官,简直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躲到队伍中间去了。”

阿瑟听后,又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他的敌人又说:“你们瞧,阿瑟带兵打仗还没打过一个胜仗,他就高傲地走在队伍的最前边,真不害臊!”

阿瑟听后,心想:如果什么事都得听别人的话,自己连走路都不会了。从那以后,他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谁能代替你走路吗?谁能代替你做决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需要自己主宰。人,要依据自己的心,作出自己的判断,不能总被外界的境遇所左右。

人生智慧

为什么人最难认清自己?主要是因为真心蒙尘。就像一面镜子,被灰尘遮盖,就不能清晰地映照出物体的形貌。真心不显,妄心就会成为人的主人,时时刻刻攀缘外境,心猿意马,不肯休息。人体如一村庄,此村庄中主人已被幽囚,为另外六个强盗土匪(六识)占有,他们在此兴风作浪,追逐六尘,让人不得安宁。

心不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现代人的状况大多相反,遇到顺境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遇到逆境的时候痛苦得不得了,这就带来许多痛苦。

其实,我们遇到的任何外境都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就不会被六尘所诱惑,也不会被六识所蒙蔽。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
第3个回答  2019-03-20
)正确认识自我就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①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②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自我的人生价值主要在十对社会的贡献。
(2)人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而要正确认识自己,我们就必须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①全面认识自己,我们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的美与内在的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的美对外在的美起促进作用。②全面认识自己,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都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己的不足,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要用欣赏的目光来看自己,即使你可能有很多不足。因为只有先看得起自己,才能正确认识自己。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世界,如果你把目光都集中在痛苦、烦恼上,生命就会黯然失色;如果你把目光都转移到快乐之中,你将会得到幸福。同样的道理,面对自己,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你将会悲观失望,停步不前;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你将会充满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战。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我们就会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停步不前,甚至会倒退。因此,为了全面认识自己,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③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的优点和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新的优点和新的缺点,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变缺点为优点,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己。
(3)认识自我的途径包括:
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我们必须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我观察是我们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自我观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自身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包括外貌、风度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观察;b.自我形象的观察,主要是对自己在所生活的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的观察.c.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
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大文豪苏轼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有时候的确比较难,一般来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对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我们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第4个回答  2020-06-17

认识自己,可以分为看到已知的自己,和发现未知的自己。

看到已知的自己:

反思总结

古语:吾日三省吾身。学会反思总结,在一天工作结束后,晚上要回想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哪些是自己的闪光点。通常,人们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忽略自己的不足。而反省会更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了解到自己。

发现未知的自己

找到镜子,从别人口中发现自己:可以从好朋友那边了解到自己,可以从同事口中认识自己,也可以从领导和陌生人的眼中看到自己。别人就像是照到自己的一面镜子,通过反射,可以看到不同的一面。

自我探索:比如说心理咨询,正念练习,心理课等等,都可以进行自我探索,看到海平面下的潜意识中的自己。我们都知道冰山理论,海平面下的冰山才是最大的一部分,你自己也是如此,这就需要你去探索内在潜意识,这样可以让你发现未知的自己。

于际敬:易身心自愈疗法创始人,《易思维问题解决》研发人,知名心理专家,《爱情保卫战》等多家电视节目邀请嘉宾,从业20余年,上千小时咨询个案,擅长领域:身心健康、婚姻家庭、亲子教育、职业发展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