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2:教研组长须具备哪些素质

如题所述

教研组长须具备哪些素质?
学科教研组长须具备的五项基本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教师能否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有赖于学科教研组的建设,作为引领学科教研组建设的学科教研组长,理应要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此,学科教研组长必须要具备以下五项基本素质:
一、 具备一位优秀学科教师的素质
优秀学科教师是成为教研组长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教研组长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并能引领组内教师的基本条件。一位优秀的组长应具有以下四项基本特质:一是要有比较强的专业能力;二是要有比较多的教育教学方法;三是要有比较强的奉献精神;四是要有一点敬畏感,要让学生信教师。这四项特质,能使教研组长不仅成为学科教学方面的权威,而且成为教师效仿的楷模;不仅成为本学科组内破解难题的高手,而且成为为人师表的典范。
二、具备较强的组织沟通和协调的素质
教研组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既有各年龄段的教师,又有特级、高级、中级、初级不同职称的教师,同时可能还有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等,需要教研组长具备相当的组织素质。从沟通这一层面来看,教研组长要和以下三个部门常沟通:一是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一些活动必须要取得学校职能部门的支持;二是区(县)教师进修学院的学科教研员,取得教研员的指导;三是兄弟学校的本学科教研组长,一些好的教研组建设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必须要兼收并蓄。要协调好与学校内各年级组的工作,要协调好和学校其他学科教研组长间的关系,从而保证教研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具备熟知学科教研组建设基本规律的素质
学科教研组建设基本规律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学科教师成长的规律,从职初教师的培养,经验教师的发展,到专家型教师的作用发挥,让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成长重点,形成互动互惠的学习共同体;二是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律,从用教材教,到形成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案、学案、讲义,到最终形成学校的学科校本课程,这需要教研组长精心组织和长期培育;三是学校优势学科形成的规律,学校优势学科的形成,要有一个稳定、积累、优化的过程,要有一套本组成员认可的富有活力的教研组工作体制和机制,要在组内起领军作用和能稳定并提高的学科教学质量。
四、具备较强的研究素质
在学科教研组建设中,教研组长要善于分析、归纳、总结教研组建设的问题、经验和规律,要不失时机地对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并以课例或课题的形式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讨论和研究。为使学科教研组活动有内容有成效,学科教研组应该有一个由教研组长领衔的学科教研课题,使组内的成员都是课题组成员,同时把教研组内的一些工作纳入到课题研究的渠道。一个阶段过后,教研组就会出经验,就能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理论。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研组长必须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出好思路,对课题的进展要有总体的把握;二是落实到位,使组内的教师明确各自研究的领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三是及时汇总成文,每一阶段的研究必须要积累素材,要有专门的统稿人;四是为组内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为青年教师成长铺路。

五、具备比较强的课程改革的素质
作为学科教研组长,应该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引领:一是课程改革理念的引领,必须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去改善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二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让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上落实,让过程和方法在课堂上更合理和科学,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中真正体现;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对“两纲”教育的引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感悟到生命教育的意义,体会到国家意识的重要,文化认同的要求,公民人格的尊严。这些都需要教研组长带头实践。

中小学教研组长的专业素质
教研组长的专业标准
1.执行教学计划
(1)领会计划。经常与学校领导沟通,汇报情况,准确理解和把握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将计划落实为具体措施。
(2)加强管理。协助教导处切实贯彻教学常规,协调各年级重要考试的命题、阅卷和等工作。能依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控教学进程。
(3)确保质量。组长本人教学效果显著,并指导组内成员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科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2.组织教研活动
(1)制订方案。抓住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或研究专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或方案,有切入口或抓手。
(2)落实措施。执行方案的具体措施,克服执行中遇到的困难,确保方案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
(3)引领合作。引导教师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与大家共同分享经验,善于利用各种时机,组织大家研究和探讨教学问题。
(4)注重实效。能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帮助组内教师的教学;活动有记录、分析与总结,有明显效果。
3.引领专业发展
(1)提升师德。遵守行为规范,有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对同伴热心而宽容,有服务意识,关心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主动提供咨询和帮助。
(2)指导实践。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能对教学中的目标达成动态生成,加以自我分析,并提出后续跟进措施。
(3)主动创新。有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前沿,了解本学科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注重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