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车日系车上高速,一跑速度快了就感觉车漂?

如题所述

有过不少日系车车主反映,自己的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随着车速提升,就会感觉车子没那么贴地了,方向也变得更轻。甚至当旁边有大货车、大客车经过时,车身会稍微摇晃,方向也跟着摆动一下。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发飘”,而“发飘”就意味着车子的高速稳定性差,不能很好地保持直线行驶。

为什么日系车跑高速的时候容易“发飘”呢?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日系车比较轻的缘故。的确,一般重量大的车子更不容易“发飘”,但事实上像欧美系里面的Polo、嘉年华之类的小车,重量很轻,但也没怎么听说“发飘”。这意味着把发飘的责任推给车重是说不过去的。而且砖叔也调查对比过,目前日系车的重量相比同级欧美车并不轻!

那么,日系车“发飘”的问题到底跟什么有关系呢?砖叔经过分析之后,认为跟下面这些因素有关。

日系车的转向普遍比较轻盈,在城市道路中显得很好开,但是转向轻便和高速直线稳定之间是矛盾的,这种轻便牺牲了转向系统的自动回正能力。因此在高速行驶中,日系车的转向就不如欧美车那么有踏实感。

日系家用轿车更注重舒适性,因此悬挂的行程较长,调校也偏软。好处就是,过不平路面的时候,车内人员感觉到的颠簸感没那么强。但在转弯和高速行驶中,悬挂的支撑性不足就会暴露出来,从而导致转弯侧倾大和高速稳定性差。

现在的汽车以承载式车身为主,四个车轮通过悬挂与车身连接。如果车身的刚性不够强,那么在高速行驶时,车身的轻微变形都会影响到四个车轮的定位,从而导致行驶不稳定,产生“发飘”感。

某些日系车所用的轮胎比较窄,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行驶阻力,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但是又跟高速稳定性产生了矛盾,因为轮胎宽度越小,那么横向刚性就越弱,就越容易“发飘”。

部分日系车(特别是早期的车型)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不科学,一来是车身的设计,二来是底盘的平整度,最终导致在风阻方面的表现落入下风。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侧向风的影响比较明显,空气动力学做得不好的话“发飘”几率就更大,尤其是旁边有大车经过的时候。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清楚地知道,容易“发飘”的日系车从研发之初就更多地考虑到市区中低速行驶的舒适性和实用性,而非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基于这种研发思维生产出来的车,开到120km/h会“发飘”也就能够理解了。而这种研发的思维主要源于日本的国情,日本高速公路限速100km/h,一般国道限速60km/h,所以根本不用注重高速稳定性。不过也并非所有日系车都是如此,在欧美地区售卖的车型跑高速基本都没问题,在日本本土和中国售卖的运动车型和中高端车型也不会“发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6

其实也不全是,这个也和汽车的品质,价位,定位等有关,比如日系的中高端车型还是挺靠谱的,但是相比较而言,同级别的日系车还是比较容易发飘。

首先,在材料的选用上,日系车比较偏向轻量化,这也是很多车的未来发展趋势,车子越轻,发动机的负载也就越小,所以这也是日系车车身发轻的原因,车身轻了,在高速行驶的时候,风力阻力等原因更容易对车造成影响。

还有就是日本造车的工艺,日本的车注重舒适性,在十万左右的车上是不大讲究空气动力学的,所以气动布局不利于汽车的高速行驶,比如日产阳光那圆头圆脑的样子,其实日产车很难看,但是内部空间,还有悬架的调节都是非常舒适的,这就造成了他家用舒适的那种感觉,或者是商务的感觉,但是真正的运动感的车还是不适合的。

日本的造车理念也是精简的工艺,所以人们常常认为日系车车皮薄,一按就会凹进去那种感觉,所以,开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发飘,不光是日产吧,国产车也差不多情况,在车速大于120公里的时候都会发飘,只不过是明显不明显的问题,而且日产的车操控明显不如其他,所以更加剧了这种感觉。

第2个回答  2017-12-10

主要是日系车的一个车的重量上来说吧,其实日系车的整体重量还是非常的轻的,日系车基本上都是一个比较轻的状态,相比于别的车子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比如说说大众的车,或者说是别克的车来说,日系车的整体重量都能低到3到4层左右。

低了这么多的质量来说,还是会对车的操控进行影响的,毕竟一个轻的质量,还是很难在一个车子行驶在高速的情况下保持一个车手的良好控制,毕竟这样的车,在外面强风俗的控制下,还是会直接忽略掉这些车的重量的,车子的重量和强大的风速相比,就是一个小儿科。

还有就是一个日系车的设计上,还是在整体上保持一个流线型的,就是为了自己有着一个更高的告诉,这样的流线型还是会对车起到一个悬浮的作用。他会让车主感到一针飘逸的感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