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纪念白求恩?

如题所述

您好,从1939年12月到1944年9月,在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关键时期,毛泽东撰写了两篇悼词,一篇是《纪念白求恩》,一篇是《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思想。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出了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情操。此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张思德、白求恩这两个典型形象,不仅是全党同志践行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更是广大党员干部立身做人、干事创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毛泽东在高度赞扬白求恩同志国际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同时,尖锐批评了一些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思想和行为,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指出共产党人只要有白求恩同志这点精神,不论能力大小,“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对群众是满腔热忱还是漠不关心,是水乳交融还是麻木不仁,这是衡量一个政党对待天下苍生的感情问题、态度问题,更是一个人心向背和一个政权长治久安的问题。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说明,我们党是在与群众血肉联系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和成熟的。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得好,群众就能得到更多实惠,老百姓就从心里拥护和爱戴我们的党。反之,对群众诉求不以为然,对群众疾苦熟视无睹,群众就有怨气和怒气,甚至酿成群体性极端事件。时至今日,毛泽东当年批评的对群众“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现象不仅仍然存在,甚至在个别地方愈演愈烈,已经使我们党这个最大的政治优势面临着严峻考验。这一点,是我们重温《纪念白求恩》一文得到的最大警醒。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30
白求恩是国际医疗队的志愿者,在中国抗战最艰苦的岁月来到中国,帮助当时的中国八路军,在战争中解救了许多受伤的伤员。所以白求恩同志是值得中国人尊敬和爱戴的。
第2个回答  2022-10-30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白求恩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近两年,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直至以身殉职。他的事迹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赞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