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不听孝庄的话等吴三桂老死,而是急于削藩?

如题所述

自康熙智捉鳌拜事件起,孝庄对康熙已然是刮目相看,康熙敢作敢为,遇强则强的品性被孝庄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康熙不是不想等吴三桂老了再削藩,而是箭在弦上,胯在虎背无可奈何,但是这一切的“急功近利”,都是孝庄太后的暗中操作。

且细看一下孝庄给康熙的暗箱操作:

深夜禁宫被太监逼宫,孝庄站在众臣面前,道出削藩之意不在康熙,其实这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这是为何?

俗话说得好:知子莫若母,知女莫若父,孝庄深知康熙的谋略和胆识,她相信康熙有经世之才,治国之道,所以自康熙智擒鳌拜之后,不间断向康熙康熙灌输皇太极和顺治帝的治国之经略,而康熙也是一个有思想有头脑的圣君,正是如此,康熙才产生了提前削藩的念想。

虽然削藩的起因来自于朱国治的奏折,试问如果康熙没有削藩之意,怎么可能和朱国治一拍即合呢?

可见康熙早有削藩之意,只差星火,便可燃起凶火之势。

那么孝庄又是有哪些助康之策和洗脑之举呢?

孝庄竭力唤醒在康熙心中那头沉睡多年的“狮子”,让在沉睡和恐惧中的睡龙-康熙苏醒。

大家有没有想过朱国治为什么突然弹劾平西王 吴三桂?

这个突如其来的弹劾绝对不是朱国治梦中炸醒,也不是其一时心血来潮,相信这道奏折的背后肯定有一只幕后黑手推动着他,或者说逼迫着他公然弹劾与先帝歃血为盟永不相负的汉王吴三桂,

而康熙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奏折一语惊醒,康熙此时才意识到三藩已成大清的尾大不掉之势,为了“饲养”三藩,大清连年国库几近空虚状态,而匪患不见灭,也不见少,三藩却有养虎为患,纵匪为患之嫌,相信推动朱国治的这支幕后黑手和孝庄有理不清的关系。

康熙通过政治手段,以升职为名,其实是以朱国治为饵,用康熙的话说:

“你朱国治就是一块铁石,你的作用将是敲山震虎”

而朱国治却也上了康熙的钩,自以为自己被康熙赏识,升职加薪,实则是一把射向吴三桂的箭,而发射出去利剑往往有两种后果,要么射杀敌人,要么被敌人折断箭支,死无全尸。

康熙的削藩的计划有此来开了序幕。

但是康熙只知奏折和百官口中的吴三桂,其实和他可以说是素未蒙面,不料被吴三桂摆了一道,而此时的康熙却还在沉迷在消香玉陨之中。

康熙在其结发妻子-赫舍里皇后临近待产前,暗中多次私会青楼女子,金屋藏娇。

康熙被朱三太子的“义子”黄敬诱惑到一处偏僻之所,与青楼女子(朱三太子的妹妹)幽会,就在康熙醉生梦死的时候,以为万事俱备的时候,一道惊雷,让康熙差点成步了先帝的后尘,想引咎退位。

从这里可以看出康熙的削藩之心不够迫切,而且姜还是老的辣,康熙和吴三桂来比可以说是刚破蛋壳的小雏,未经风雨,不懂人内心的真善美,康熙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孝庄安耐不住,组织奇兵,加上“善败将军”周培公的不按常理出牌下,替康熙排除异己,定鼎大清,稳固朝纲。

表面上看孝庄集合的一群“乌合之众”,实则不然,试问当代社会能被雇佣为保镖的人会是一个普通人吗?

答案很肯定,当然不是,所以说古人的护院不能说是武林高手,也有禁宫护卫的功底,虽然平日实战不多,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孝庄可以说是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且孝庄深知以全国抵一隅,胜负已定,了然于心。

结语:

这场孝庄,康熙,吴三桂父子,王辅臣以及朱三太子等人的斗智斗勇的圈子中,吴三桂前半辈子叛明,后半辈子反清复明,吴三桂可以说一生中都活在哈哈镜里,就像孝庄花房中的媚儿,半红半白,花儿半红半白是奇珍,但是人如果半红半白则是忠奸不明。

康熙实则为孝庄的拐杖,在帮孝庄做事,与此同时,对康熙也是一种磨练。

王辅臣则是墙头草,想扎根,可惜错了最好的“螃蟹”,没能给自己贴上昂贵的标签。

但是最惨的实属朱三太子了,他则是这场博弈中的炮灰。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康熙帝玄烨是清朝历史上极其杰出的帝王,而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是清朝最杰出的后妃,两人乃是亲祖孙,相当亲厚,但在削藩问题上,二者意见不同。

玄烨血气方刚,认为时不我待,必须要及时撤掉三藩;而孝庄太后老成持重,则主张以静制动等吴三桂自己老死,让时间解决所有问题,至少不急于一时,毕竟当时清朝的实力与三藩也不过伯仲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势,强行撤藩实在太冒险。但最终,向来孝顺祖母的玄烨却并没有听话,而是在康熙12年正式撤藩。

其实,孝庄主张静待时机并非没有道理:

首先,吴三桂当时的实力不可小觑

吴三桂出身武将世家,其父亲乃明朝锦州总兵吴襄,舅舅是名将祖大寿,自由习武善于骑射,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人,27岁成为明朝宁远团练总兵。

虽然后世对于吴三桂的评价多持负面,认为其打开山海关放满洲进入中原,离叛明王朝,勒死永历帝,但这是品德方面的问题,而能力方面,吴三桂的能力是相当强悍的,在清朝建立之后的初期,吴三桂南征北战,为清朝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而对于这些,孝庄太后都是看在眼里的,她知道吴三桂的实力到底有多么强悍,并非是轻易能够对付的人,贸然撤藩引起吴三桂反叛,是极其危险的。

再者,皇孙玄烨实在太年轻

康熙帝正式决定撤藩的时候,其实也才20岁,这样的年纪虽然在古代也是个成人了,何况康熙帝14岁就做了父亲,但是在朝堂之上,玄烨还是个新手,他年少登基,大事小情都由孝庄太后与鳌拜、索尼等人打理,撤藩前后距离他亲征也没多久,而他的对手是老谋深算的平西王吴三桂,相差悬殊。

孝庄疼爱孙子,她知道玄烨的能力突出,但朝堂与沙场之上,靠的不仅是才华能力,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之于吴三桂,孝庄太后觉得自己的皇孙实在是太嫩了。

顺治帝英年早逝,驾崩很早,而玄烨继位之时非常年幼,主要事务都由其祖母孝庄太后主持,玄烨也是孝庄太后一手带大,祖孙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以至于孝庄太后离世,康熙帝将其灵柩停在慈宁宫许久不愿挪宫,结果后来的清朝太后都不敢住。

不过在撤藩的问题上,祖孙俩意见不一致,而最终玄烨还是没有听从祖母的意见,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来,直接宣布撤藩,做好了与吴三桂等人硬碰硬的准备。



康熙帝玄烨如此强势,也有一定因由:

第一,玄烨年轻气盛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玄烨虽然年轻,但是其16岁的时候就凭借一己之力,直接铲除了权臣鳌拜,将朝权悉数收回,而平定三藩的时候,玄烨也才20岁。

说句有些过的话,那就是无知者无畏,玄烨对于三藩的势力到底有多大,其实也必然进行过深入的了解,但其年轻,终究是阅历尚浅,所以也没有像孝庄太后那般顾虑很多,正因如此才不知道怕,只知向前猛冲,有些事情,属于后怕。

第二,三藩问题愈发凸显

三藩势力过头,尾大不掉

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精忠,这三人雄踞一方,原本在清朝初期也立下大功,可飞鸟尽良弓藏,清朝定鼎之后,这三藩就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三藩在其所镇守的地方上权势极大,远远超过了朝廷委派的人员,直接掌握当地的军队与税负,形同诸侯,拥兵自重,三藩的势力几及全国之半。

花销巨大,成为累赘

顺治十七年,云南俸饷九百余万,加粤闽两地,一年需要两千万两,如此,使得从当时开始三藩每年就要耗掉朝廷税负的近乎一半。

三藩通过巨额的财富,逐渐武装到了牙齿,而三王本身,也建造华美的王府,与蒙古西藏等地购买大量的马匹、铁器等等,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类似于唐朝后期的地方藩镇。

第三,攘外必先安内

除了三藩的问题,当时的清王朝其实还有很多的其他问题,于内,三藩的问题尚且还没解决的情况下,还有诸多其他的反清复明的力量不断加强汇聚。

于外,蒙古的噶尔丹虎视眈眈,东南沿海的郑氏也一直在筹谋如何反攻,可以说,康熙前期的清朝是麻烦事一堆,这种情况下,单个解决虽然冒险也非常困难,但总比所有问题一起发生,最后顾头不顾尾要好得多。

其实,孝庄太后也知道,就算等到吴三桂老死,但他还有子孙后嗣,三藩的问题终究还是不会随着吴三桂的死而真正消失,她主张等待,其实也只是无奈之举,毕竟这是一场押上了清朝存亡的行动,一旦失败,后果就难以预料。

孝庄太后虽然辅佐三朝,顺治与康熙两帝年幼时期,孝庄太后的影响力巨大,但其与史上其他听政的太后并不一样,她始终都没正式临朝垂帘,她更多的是辅佐与提意见,最终的决断还是看皇帝自己的意思。

而康熙帝玄烨其实也冥冥之中觉得撤藩有些危险,但当时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与祖母商定之下,决定册立出生没多久的胤礽为储君,以防万一。

第2个回答  2021-01-12

清朝的顺利建立,投降于他的汉人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例如吴三桂、尚可喜、孙可望、耿仲明等人,都甘愿成为满清的鹰犬,残酷的镇压汉人同胞。

而他们的结局,也都不是很好。

孙可望投降清朝后,由于居功自傲,再加上自身价值已经被榨干,先是找到软禁,后来又据说是被满清射杀而死。

耿仲明是因为私藏犯人,于是畏罪自杀。尚可喜虽说没有参加三藩之乱,但最终也是被软禁致死。

还剩下个吴三桂,就十分讽刺,南明的永历皇帝就死在他手中,结果发动三藩之乱的时候还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

可以说投降清朝的这4个汉人都是不得善终,也算是因果报应。

吴三桂的死,源于康熙的削藩。在吴三桂看来,他在云贵地区土皇帝当的好好的,突然有一天要将他手中的权力收走,这任谁都不会同意。于是他便联合同样反对削藩的尚可喜、耿精忠,发动了三藩之乱。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才会导致康熙进行削藩,而不是慢慢的等吴三桂等人老死呢?

首先来看看这三个藩王都拥有多少实力。

耿精忠驻守福建,拥兵15万。尚可喜驻守广东,拥兵15万。势力最大的吴三桂,控制着云南、贵州,拥兵近55万,甚至当时的陕西提督王辅臣、贵州提督李本深、四川总兵吴之茂,都曾经是吴三桂的部下,也就是说,吴三桂还可以调动这三省的军队。

更为重要的是,在各自的地盘里,赋税是全部交给藩王的,是一丝一毫都不用上交给朝廷的。而且封地里大小官员的人事调动,全部是由三位藩王自己说了算,清朝是无权干涉。尤其是让康熙无奈的是,三位藩王不仅不用上交赋税,朝廷反而每年还要给三位藩王不少钱财补贴。

三藩的兵力加起来高达80万,而当时康熙手中的军队不过才15万,这也是为什么孝庄太后为建议康熙,不要着急削藩,要用时间熬死吴三桂等人再说。

但是在康熙看来,削藩不能等,必须快刀斩乱麻。而他的理由,有这么几点。

第一,满清基本控制全国,已经不需要这三位藩王为他攻城略地了。

满清之所以会重用这三位藩王,就是抱着汉人打汉人的目的,从而让他们达到渔翁得利、夺取统治权。等全国局势基本稳定,满清自然想着要百分之百的控制全国,自然不希望有不服从自己统治的存在。

第二,康熙想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威望,坐稳自己的位置。

康熙即位的时候,朝中大权基本被鳌拜控制。后来大家也都知道,鳌拜被康熙所杀,这便能看出康熙对于权力的控制欲。

要想坐稳自己的位置,让文武百官真正认可他这位年轻的皇帝,他自然得做出点事情来震慑住所有人。而三藩,便是他最好的选择。

第三,三藩的存在,严重威胁到满清的统治。

前面也说道,光是在军队上的数量,三藩就远远的超过满清。如果哪天他们真的想造反,那满清的统治就会遭到严重威胁。再加上赋税问题,三藩的存在好几个省份的赋税无法上交满清,康熙自然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存在。

于是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增加自己的财政收入,削藩便成为康熙一定要做,并且是尽早要做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21-02-14

  吴三桂当时可以说是权势滔天,吴三桂不想安度晚年,他想称帝,而且早晚都会动手,康熙削藩也不是因为年轻气盛,主要是形式上快要压不住了,孝庄想求稳,但是也要看吴三桂给不给你这个机会稳,削藩削的就是吴三桂,如果吴三桂死了,削藩的问题就不大了。


  清兵的战斗力在和平环境下并不会得到提升,康熙时期,八旗子弟们都还是进入北京之后开始了稳定的生活,日子过得富足享乐,时间一长就没有人愿意去打仗了,毕竟当时已经是和平时期了,趁着我军的战斗力还尚存,所以康熙最好的选择就是早出兵。

  而且三藩每年要用到的财力,物力都是十分巨大的,这给朝廷的财政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朝廷每年花重金来给三藩养兵,结果三藩是如何做的呢?

  吴三桂当时的“西选”的官员已经渗透到京城,直隶了。吴三桂一个边关关防,已经把手伸向朝廷了,每年拿着朝廷的钱,结果干的都是要造反的事,朝廷肯定不愿意当这个傻子。当时的耿家在福建当地也是恶名远扬,很是蛮横。


  三藩谋反的时候如果齐力同心,绝对是足以抵抗大清政府的,三藩的赢面非常大。可惜当时的三藩并不同心,尚家父子一向不同意,尚可喜誓死不同意造反,并且愿意以身示忠,最后主动卸任回家,不参加朝廷纷争。

  耿精忠到时对吴三桂的谋反事业大力支持,而吴三桂却一直压榨耿精忠,并没有拿耿精忠当做伙伴,反倒是不断地向耿精忠索取,最后搞得耿精忠是腹背受敌,吴三桂也并没有伸手支援,无奈耿精忠投降清廷。


  其实早一些撤藩是有好处的,而且再晚一些朝廷还要多一些支出,也给了三藩更多的准备时间,吴三桂本身就是地方军阀出身,吴三桂本人十分懂得如何屯田,如何壮大军队势力,而且在投靠清朝的过程中,吴三桂一直是手握兵权,他手中的兵种一直都是最精锐的士兵。

  康熙的早点出兵是正确的选择,早点出兵不光能是提高了清廷胜利,更能让百姓早日从战争之苦中脱离出来,就在当时的时机来看,要不要动兵,其实也不是康熙有所选择的了。

第4个回答  2021-02-14

藩王对中央集权具有威胁,所以古代皇帝一般都不能容忍,总是想方设法削藩。历史上削藩的例子也有很多,其中有成功的,有失败的。

成功的有汉武帝的“推恩令”,变相削弱藩王实力,最后达到削藩的目的。还有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用金钱买回权力。以及光武帝的大面积分封侯爵,稀释诸侯权力等等。

而失败的典型例子,就是建文帝朱允炆。还有南北朝时期、五代时期,各国皇帝之所以频频变换,很大原因就是削藩导致。

因此后来的皇帝要想削藩,都会吸取前朝的教训,谨慎行事。到了清朝,康熙同样面临削藩的难题,可他没有采用婉转的方法,而是决定直接下手。结果就导致了“三藩之乱”,虽然最后平定了,可是康熙削藩的方式,仍然受到很大争议。

很多人都认为,康熙这样做太冒险了,包括当时的孝庄太后以及群臣,都不支持他这样做。因为一旦失败,康熙就可能重蹈建文帝覆辙,而且好不容易入关的清人,很可能又会被赶出去。

还有就是,削藩需要谨慎行事,本来“三藩之乱”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康熙愿意徐徐图之,这样就避免了老百姓受战乱之苦。既然如此,为何康熙不听人劝告,就要冒险削藩呢?

很多人不看好康熙这次削藩,是因为认为他太过着急了,说明康熙是个鲁莽的皇帝。是不是这样呢?显然,康熙并不是个鲁莽行事的皇帝,这点从他对付鳌拜就可以看出来。

鳌拜势力庞大,且居功自傲,小小年纪的康熙,自然不是他的对手。可他就能想到,训练一群少年出来,共同将鳌拜制服,这就是康熙的智慧,也说明他并非鲁莽之人。既然如此,他为何要急于削藩呢?

其实,并不是康熙急于削藩,而是到了这时候,他不得不削藩了。

努尔哈赤在时,册封了四大贝勒。皇太极即位之初,其余三大贝勒在朝中举足轻重,所以他一直想加强皇权。可惜的是,还没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他就突然去世了,政权又落到多尔衮的手上。

虽然皇位给了他的儿子顺治,可实权在多尔衮手上,直到多尔衮死了,顺治才开始限制宗室的权力。而为了限制宗室王公的大权,顺治就提拔了非宗室成员的大臣,康熙的四大辅政大臣就这样来了。

康熙即位后,也积极贯彻祖父、父亲的宗旨,继续加强皇权,但难题就出现了。一来康熙即位的时候小,能力有限;二来鳌拜居功自傲,不将皇帝放在眼里;三来吴三桂等人拥兵自重,“三藩”个个心怀不轨。

即便如此,康熙也明白,如果不抓紧时间集中皇权,那么不论是鳌拜还是“三藩”得势,都将导致皇权分化,那么皇帝的处境就会极其危险。于是康熙利用自己年龄的优势,开始一步步部署。

他先是纵容鳌拜,使得鳌拜与苏克萨哈、索尼矛盾激化。后来鳌拜害死苏克萨哈,康熙就提升索尼的势力,让他制衡鳌拜。再后来索尼死了,四大辅臣就剩下鳌拜和遏必隆,可遏必隆就是棵墙头草,只要把鳌拜扳倒,他就不足为虑了。

就这样,康熙培养了一批少年,以摔跤的形式制服了鳌拜。如此一来,朝中权臣的问题就解决了,那么接下来,就该处理“三藩”的问题了。

“三藩”的问题很是棘手,虽然前朝有很多削藩的例子,但每个例子遇到的情况不同,环境也不同,并没有恰好的例子可以借鉴。可如果继续纵容他们的话,一旦他们在南方的势力扩大,将来就更不好收拾了。

所以“三藩”问题迟早要解决,而晚解决不如早解决。既然没有恰当的例子可以借鉴,那么就只有靠武力强攻了。虽然还是导致了“三藩之乱”,但康熙不像朱允炆那么蠢,最后他还是顺利平定了。

因此,康熙决定削藩,并不是鲁莽行事,而是他知道削藩刻不容缓,否则“三藩”势力必定扩大。加上他本来就是个善谋略、通军事的人,所以就算发生了“三藩之乱”,他也有信心打赢这场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