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不听孝庄的话等吴三桂老死,而是急于削藩呢?

如题所述

1. 康熙帝年轻气盛,未能充分认识到吴三桂等三藩的实力,因此急于削藩,导致三藩之乱的爆发。这场战乱历时八年,对清朝政府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2. 孝庄太后一直告诫康熙帝,吴三桂年纪大,应该以安抚为主,等待吴三桂老死之后再进行分化治理。然而,康熙帝年轻气盛,没有听从孝庄太后的建议,导致三藩之乱的爆发。
3. 三藩之乱的爆发,部分原因是三藩对清朝政府的财政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吴三桂一藩每年就需要朝廷财政拨款900余万两白银,三藩总共耗掉了清朝政府2000余万两白银。因此,康熙帝为了缓解财政压力,急于削藩。
4. 在三藩之乱初期,康熙帝后悔了自己的决定,但他也认真总结了自身的不足,并认识到了清政府统治的不足。吴三桂之所以能在三藩之乱初期盛极一时,是因为反清复明的人还有不少。
5. 三藩之乱的平定,让康熙帝认识到了汉人融不进清政府的政权之中的问题,因此他开始更加重视团结汉人。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康熙帝力排众议,重用了张勇、周培公、孙思克、王进宝、李光地、赵良栋等汉臣汉将。
6. 三藩之乱的平定,意味着受“三藩”割据之害的人民的解放,为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有利于边疆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7. 三藩之乱的始作俑者是康熙帝,本可以避免的。如果康熙帝多读一些历史书,他就会发现,大清以前的历代强盛王朝,其实都存在着如何撤藩的问题。武力撤藩,都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康熙帝的年轻气盛和对史书认识不足,导致了三藩之乱的爆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