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李吉均院士的个人简介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李吉均院士1933年10月出生于四川彭县,地理与地貌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干旱环境与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1952年李吉均考入四川大学地理系,一年后随专业调整至南京大学地理系;1956年本科毕业后被推荐到兰州大学地理系攻读研究生;1958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执教;1962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进修;1972年与施雅风合作编写《冰雪世界》科普册子。

1978年被评为副教授,同年改革开放后率先迈出国门,到英、法、瑞士进行访问;1983年晋升兰州大学教授;1984年被任命为兰州大学地理系主任,同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第四纪研究中心高访一年;1991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及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1999年被聘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2001年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李吉均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20年7月21日,李吉均院士因病逝世,享年87岁。

扩展资料

李吉均院士的主要学术成就:

1、提出了青藏高原的上升阶段与幅度和形式问题

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全面提出了青藏高原的上升阶段、幅度和形式问题。1979年即指出高原第四纪期间整体断块加速上升了3500-4000m,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后又指出青藏高原分别在距今360、240、160万年前发生强烈运动。

认为约240万年前,高原海拔超过2000m,导致了现代意义的东亚季风,黄河中游地区大量堆积黄土,形成著名的黄土高原。指出黄河是青藏高原隆起的产物。随着高原间歇上升,黄河产生溯源侵蚀和相应下切。

指出兰州段黄河和金沙江都是在距今160万年后贯通的,形成于1.6、1.5、1.2、0.6、0.15百万年前的黄河上游多级阶地是高原隆起阶段性的反映。黄河兰州以上各段的年龄逐渐变新,分别与兰州的特定阶地对应。

2、对西藏现代和第四纪冰川进行了系统研究

特别对季风海洋性冰川有新见解,主编《西藏冰川》、《横断山冰川》。首次指出庐山存在大量湿热地貌遗迹和部分寒冻与泥石流地貌系统,替代冰川成因解释,大体澄清了困惑中国地学界半个世纪的古冰川之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吉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