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在不久的将来,大部分的父母都会进养老院吗?

儿女们工作越来越忙,谁来照顾父母呢?

第1个回答  2019-08-26
当然是就在自己身边像小时候被他们照顾一样去照顾他们!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至少我在被疼爱中长大。我从一个受精卵变成了一个大姑娘。自己小时候母亲咬着头皮把我拉扯这么大,真的特别的不容易,从内心深处都感觉到特别的幸福,想起他们的面孔会哭会笑。我会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天一天的老去,我笑屎因为我们一家人完全可以融入到幸福中去,我在父母的眼里还是一个孩子,现在仍旧对我照顾的无微不至!
父母老了,她们更需要的是子女们的关爱。人老了,都会向往着四世同堂,子孙满堂!一家人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饭桌上可以一起吃菜,可以一起聊天,多么美好啊!父母老了,我会给他们安置一个小院子,院内栽满各种各样的果树,瓜果蔬菜。但是这种生活虽然安静,但是毕竟是两个老人,所以呢,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可以让子女照顾的地方是最好的!
父母老了,千万不能送敬老院,这真的是大不孝!敬老院一般是那种子女矛盾纠纷大,不管自己父母,或者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迫不得已才让他们进敬老院!所以我以后宁愿丢掉自己的工作,也不会让自己的父母受一点委屈!年龄大了,陪伴的时间也就不多了,敬老院没有家的温馨,没有家的快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照顾你半辈子,他们的后半生你也必须以双倍去回报他们!
虽然说国家的养老政策越来越高对老人的福利也越来越多,但他们毕竟是我们的养父母啊!所以做人要懂得回报!要懂得感恩!等自己父母老去,一定要去好好的疼爱他们!
第2个回答  2019-08-26
这个是现在独生子女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物价持续增高,工作压力不断增大所造成的社会必然趋势,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养老院,对于一些有钱的,有能力,或者说是家庭感情好的人,他们完全可以在家自由自在地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

去养老院的人一部分是子女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生活的精神上孤独的老人。这部分人无论条件怎么样,最后除非愿意一个人住,不然的话大部分会选择去养老院,那里至少有很多同龄人,可以有一些说话对象和玩伴。

还有一部分人是家庭经济负担比较重子女没有能力抚养他们的人,这部分人靠他们的退休工资或者继续去养老院安度晚年,不给自己增加负担。

当然,养老院也有养老院的好处,但是自由是最可贵的,如果可以还是和家人一起生活更好,这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所以如果不想去养老院的,那么子女必须多挣钱,如果没有钱,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因为没有选择权,只能随波逐流,另外,要多点关爱,家庭关系融洽才可以在一起快乐的生活
第3个回答  2019-08-26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年轻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很多家庭雇了保姆,但是现在社会又出现了太多保姆殴打老人的情况,即使家里

安了摄像监控,也不会很放心。养老院规模化发展,使社会前行的必然趋势。有一些孤寡老人,更是引起社会的担忧,社会现在逐渐进入老年化,期待大家对老年人有更多的关注!

第4个回答  2019-08-26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
人,都会老,待父母老去,你会送他们去养老院吗?
其实,在多数人心中,养老院是一个禁忌的词,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好像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我们开始面临困境:一面是赡养压力,一面是反哺情谊,而我们,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
“当父母老了,你会送他们去养老院吗?”这个问题,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论。
有人觉得:父母在养老院养老能够享受更精细、更专业的看护,能够结交更多同龄的朋友,有利于父母的身心健康。
也有人认为:“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把父母送去养老院,是大逆不道的不孝行为,父母只有和子女在一起生活,才能享受天伦之乐。
假设:你的父母现在50岁,他们能活到90岁。
那你还能再见父母多少次?相处多少天?
01
老年人不是真的愿意去
只是想给子女减轻负担
很多老年人本不想去,但去养老院看了一圈,从不想来变成不想走了。这种情况会有,但更多的是老人在宽慰我们。
在他们的手机里,我们永远在通讯录的第一位。可那通电话,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愿拨出去。
他们是我们的父母,也正是我们的未来。
父母的“愿意”,或许只是为我们“打算”,又或许只是我们的“疏忽”。
02
越是节日将近
他们就越孤独
清明节刚过去不久,转眼间,五一就要来了。现在我们已经忙着计划小长假去哪里游玩,需要带什么装备,却很少有人想起,家里的老父母,更需要我们去关心。
记忆里,他们好像从来不曾说过“我爱你”,但降温了,他们的电话,总是比天气预报还准时。这好像是天底下所有父母的共性:不管你多大,不论你是否功成名就,他们牵挂的只有你穿的暖不暖,吃的好不好。
而我们,却总是匆匆忙忙,忙到没时间陪伴,忙到没有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
03
粗心的我们常常忘了
他们也需要陪伴
中国式的父母,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乐于奉献自己的人,似乎这一辈子都只为子女而活。在他们有能力为我们付出的时候,倾尽所有,供我们上学、买房、买房、带孩子,当他们老了,却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生怕成为我们的负担。
当我们每天围绕着工作、孩子团团转的时候,他们说不需要陪伴,却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去做。
我们不需要多成功,不用大富大贵,只用一句“爸妈,我来了”,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礼物。不知不觉中,我们陪伴父母的日子,已经变成了减法。
还记得曾经父母说:
9点前回家,外面不安全
别老减肥,太瘦了不好看
跟同事好好相处,别惹事
老大不小了,赶紧成个家吧,孩子我们给你带
……
这样的他们,真的愿意我们把他们送进养老院吗?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那我们为父母呢?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让爱不再等待,父母之事无大小。
今朝装饰第九届老房家居文化艺术展暨适老装修标准新闻发布会,将于4月27日—5月4日温情呈现,敬请关注!
“阅读原文”或添加小二君微信,为父母呈现安全家!东五环红星美凯龙(中国老房装修博物馆),我们不见不散!
平台声明
周一福利!获得1个惊喜红包!马上拆开!
广告
第5个回答  2019-08-26
只要是我可以照顾,就不会送父亲去养老院。母亲已经走了很多年了,父亲又找了个老伴,对父亲非常好,现在两个人都年近80了,虽说身体都不太好,但两个人互相陪伴互相照顾着,谁也离不开谁。待到他们没有能力互相照顾了,需要儿女了,会回到各自儿女身边。

此生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可以陪伴父亲百年。因为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给了我们全部的爱,所以余生需要我们用爱和陪伴去回报,也就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对于养老院,我和家人始终不看好。养老院可能适合一部分人,但对于父亲来说可能并不适合。父亲腿脚不好,而且性格也稍微有点怪,在养老院很可能和护工或院友起矛盾,受伤害。去年的时候父亲自己因为自己的想法想去养老院,后来我们和他沟通后他就想明白放弃这个想法了。

现在我有女儿,也长大了,女儿对我们也非常孝顺,未来不会去想那么多,我们会珍惜过好每天,在每个阳光的早晨都会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互相说: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心里充满满满的正能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