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在不久的将来,大部分的父母都会进养老院吗?

儿女们工作越来越忙,谁来照顾父母呢?

第1个回答  2019-08-26
有一天,当我们的父母老了。
从经济基础来看,假如儿女们越来越忙,忙得都没时间看望父母,那证明这些儿女一定很有能力,不然你都忙成那样了,还怕供养不到父母?有这个能力,白天上班的会请人照顾父母,晚上自然会回家。大部分子女的观念,是就算送老人进养老院也会忐忑,会亲自去管看去照顾。
在我们家乡,老人进养老院的,都是独身,下面没有子女的,才会进养老院。家乡的养老院是为独身老人准备的福利,不是为有子女的人准备的。
当然,我们不排除子女会由于工作原因将父母临时先入养老院,但绝对不是长期,因为作为子女,担心是必然的。
子女的能力和品德通常决定了父母晚年的幸福度。
第2个回答  2019-08-26
我们判断一个事物如何发展,其依据一定是将来有没有需求,能不能达到满足这种需求。
首先我们看有没有这种需求,进养老院的目的是,省事,老人不用自己照料生活,能够把有限时间用于快乐的生活。很明显需求是能够省事,快乐的生活。
回头看社会在将来能不能达到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养老院能够做的是,在老人健康的时候提供一个场所,维持做饭卫生类的运转。但是养老院所依据的条件是,必须进驻老人是健康的,否则要么费用增加,要么无法被照料,因为我们知道越是不健康越是需要更多的照料。
养老院的一托多模式,注定了老人需要精神照料和身体照顾的愿望无法实现。
此时一个健康的老人反倒不如,在家里能够到处走走更加惬意。养老院的的结局是健康的照顾不到,不健康的照顾不了这种非常尴尬的情况。
第3个回答  2019-08-26
只要是我可以照顾,就不会送父亲去养老院。母亲已经走了很多年了,父亲又找了个老伴,对父亲非常好,现在两个人都年近80了,虽说身体都不太好,但两个人互相陪伴互相照顾着,谁也离不开谁。待到他们没有能力互相照顾了,需要儿女了,会回到各自儿女身边。

此生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可以陪伴父亲百年。因为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给了我们全部的爱,所以余生需要我们用爱和陪伴去回报,也就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对于养老院,我和家人始终不看好。养老院可能适合一部分人,但对于父亲来说可能并不适合。父亲腿脚不好,而且性格也稍微有点怪,在养老院很可能和护工或院友起矛盾,受伤害。去年的时候父亲自己因为自己的想法想去养老院,后来我们和他沟通后他就想明白放弃这个想法了。

现在我有女儿,也长大了,女儿对我们也非常孝顺,未来不会去想那么多,我们会珍惜过好每天,在每个阳光的早晨都会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互相说: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心里充满满满的正能量。
第4个回答  2019-08-26
我觉得会。
其实咱们做儿女的,最大的期望无非就是爸爸妈妈可以每天幸福快乐的生活着,毕竟,他们为我们的长大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理应去报答他们。可是在如今这个快步伐的时代,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变得很忙,早起上班,不定时加班,日常应酬交际,哪一项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除了周末,我们待在家里陪老人的时间很少,根本就无暇顾及老人的衣食起居,很多时候,老人独自待在家中会觉得很乏味,电脑手机等可以消磨时间的电子产品老人又不会使用,他们每天的生活变得很单调无趣。有些人就会想到,干脆送老人到养老院去,那里老年人很多,老人可以在那里结交好友,还有专人可以照顾他们,一举两得。但是,是否孝顺,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要听老人的话,让他们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第5个回答  2019-08-26
时代在进步,社会环境在不断改变,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年龄上差别产生代沟越来越多,老年人在社会生活的实线中也认识到一大批老年明友,生活圈里都老年相互交流,不少的老年朋友都对现实生活产生共鸣,要安享老年生活方式必须有一个老年人活动生活的安适场所,那就是敬老院及多种选择的养老院,他们经常合群组织旅游,平时喜欢合群参加集体多种多样活动,晚上跳跳广场舞,这种生活层次在家庭里是无法比似的,不久将来老年人越来越多,社会环境对老年生活的建设方案越来越丰富,相信大部分老年人会选择养老院生活,而在周六和周日回家和子孙聊天享乐,平日还是回归老年群中生活更有乐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