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在不久的将来,大部分的父母都会进养老院吗?

儿女们工作越来越忙,谁来照顾父母呢?

第1个回答  2019-08-26
比起温馨的家庭、热闹的校园,和外面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养老院就像是一个被孤立的、沉默的角落,一个不愿意被经常提及的话题。大多数中国人的价值观根源在于氏族、人情和血缘,而养老院完全是以契约、承诺、规范、法制等西方的价值观根源为基础,那些让父母住在老人院的子女总会承担来自亲族邻里的眼光和议论,我就是其中之一。

但在母亲入住“鸿泰·乐尔之家”(上海新徐汇店)一年后,对此彻底发生了改观,忍不住写一封感谢信表达我对新“鸿泰·乐尔之家”满满的感激与祝愿,我知道当初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要不要同意送母亲去养老院?

我母亲已经90多岁了,生活自理能力大不如前,照顾母亲的重任也落在了我们几个子女的肩上。随着母亲年岁的增长,照顾母亲变得吃力,好在我们几个人轮流照顾,母亲过得还算舒坦的。可是,这一切岁月静好因为母亲的一次住院被打破。

出院后,母亲主动提出想要去养老院,这一想法瞬时引发了家庭的内部矛盾。一派是坚决反对将母亲送进养老院,认为作为子女必须尽到孝敬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更何况养老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生怕母亲不适应。另一派是以我为代表的少数派,在听取了母亲真实的想法后还是决定尊重她的选择,并着手开始寻找合适的养老院。

跑遍上海养老院 感触万千

我之前一直从事养老行业,担任过上海现代养老产业发展中心暨上海现代养老产业发展基金理事会的法律顾问,也一直是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以及上海市社会福利院的志愿者。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跑遍了上海各市辖区社会福利机构(含敬老院、养老院),见过的养老院不计其数,每到一处都是感触万千。而在“鸿泰·乐尔之家”,我看到了其中与众不同且别具一格的亮点,从护理到餐饮、从餐饮到生活,方方面面,每个细节都做到令人真心感动!

大抵是因为我之前几乎每天都会抽空跑养老院,对于这里的人和事有亲历或见闻,比较了解。尤其是看到母亲从去年5月开始入住,期间得到了这里的管理者和全体服务工作人员的关怀照顾,见到许多护理员阿姨(包括不知其姓名者)明显见老,一脸沧桑,心存感激,内心深处感慨万千!

鸿泰·乐尔之家 长者的第二个家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鸿泰·乐尔之家”?不仅仅是因为这里距离我们居住的地方很近,都属于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还因为这里所拥有的硬件与软件设施(设备),因为这里拥有一系列严格而细致的管理制度以及热心关爱老人的管理者与服务工作人员,
第2个回答  2019-08-26
  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儿女孝顺,子孙满堂,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该算是最大的幸福了。如今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着谁来养老的问题。不久前,重庆市老龄委对3900位重庆老人进行了调查,其中42%的人表示,愿意在养老院或老年公寓中度过晚年。这与发达国家老人的养老观念非常接近。
  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愿意进养老院养老的比例越高,而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则囿于传统观念,不愿意去。
  去养老院有哪些好处?
  曾有支持子女送老人去养老院的人,总结出老人住养老院的四点好处:
  一、这是一种享受
  现在的养老院,已经不是过去的养老院,在护工、硬件设备、卫生条件等方面,都不能和过去同日而语。过去,经常有一些报道称孤寡老人进养老院后,生活得不到好的照料,觉得孤单等。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养老院成了可怕的地方。但随着社会养老设施的进步和完善,养老院几乎已经成为老人们享受的地方。
  二、膳食调剂比较合理
  如今的养老院,大多是私人办的。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的规律使他们在竞争中,注重服务水准。比如,每周食谱花样层出,用天天不重样的饭菜来提高老人的食欲。这些简单、合理而有规律的饭食,比家中的大鱼大肉或过于单调的食物更适合老人。
  三、有规律生活和规范服务
  老人们在养老院接受统一管理,有规律地吃饭、活动、娱乐和休息,比起在家等儿女,有一顿没一顿来得强多了。有的老人在家摔倒,几个小时也没人知道。在养老院,则随时有服务人员关注老人:定期量血压,随时调整药量,随时更换、清洗衣物,理发,送饭送水,护理洗澡,连大小便失禁的老人,也有24小时的监护。
  四、老人在一起有共同话题
  养老院里都是老人,他们聊天有相同的话题,还可以一起唱个歌来跳个舞,喝喝茶来打打牌,生活过得悠闲自得。
  儿女们心里怎样想?
  一边是老的要照顾,一边是小的要抚养,自己还要辛苦上班。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夫妇们来说,这副担子实在有点沉重。说到送老人去养老院,这些做儿女的都有许多话要倾诉。
第3个回答  2019-08-26
我不会,我没有父母了,但是还有八十多岁的婆婆。我在养老机构做过护理员,老人到了那里心理上会有个落差,因为他们被抛弃了,来到这里就是混吃等死,现实也是如此,刚送进来儿女或一周来一次,或两周来一次,渐渐的,时间越拉越长,可怜的老人们坐在窗前往大门口望啊望……看的人心里酸酸的。如果生活能自理,老两口一起去还行,一个人被扔进一个陌生的环境,真的太可怜了。很多老人被送进去的同时家里的房子就被卖了,特别的绝望,加快了老人西去的进程。人活一世,奉献了自己全部光和热,最后需要的就是陪伴…… 赞同72条评论 三更已天亮情感领域创作者关注大学的时候,有去养老院做过志愿者,一大帮学生围着那些老人家说话聊天,唱歌玩游戏。他们笑得是真的很开心。去的次数多了,跟她们熟了之外,他们就会跟你聊一些生活上的事情了。虽然养老院娱乐设施还是挺多的,可是他们一点都不喜欢,就……你也能打从心里感觉到那份孤独的。我还记得有位老奶奶说,她儿子已经好久没来看她了,她想看她孙子,可惜每次都没带他来。孙子对她的态度都很差的。她自己晚上在这边睡得也不踏实。有时候想找个人说说话都难。听多了,心里还是会有些发酸。家的那种温暖始终是养老院给不了的。我的父母才50多,等他们老了……其实不敢想他们老了的场景。养老院是从来没想过的,虽然在家的附近新建了一所养老院。有父母的地方,才算家。为人子女,有时候确实挺难的。父母在身边,终究是好的。就算生活在一起有摩擦,有矛盾,有争吵,我都还是会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有时候会想太多,就很害怕有一天看不到他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就我什么都没了。所以我很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想一回家就看他们的身影,还能吃上他们给我做的饭,还能陪在他们身边。父母陪我慢慢长大,我陪父母渐渐变老。辛苦了一辈子了,天伦之乐,安享晚年,这些我都应该要为他们做的。送去养老院;但是将来我老了,可能会去养老院。我家一共姐妹三个,大姐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就被打入牛棚回老家了,从此与母亲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一家人仅靠母亲微薄的工资度日。父母都是小学教师,一生谨小慎微,与世无争。尤其是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们三姐妹养大,父亲不在身边,这其中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在母亲心中,我们的幸福快乐胜过一切,为了孩子,她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包括自己的生命。现在她老了,像个孩子似的很依赖我们姐妹,每天下了班我们都要聚到母亲家里,一起吃过晚饭后,再陪母亲玩会儿纸牌。这是母亲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凭良心讲,不会有任何一位老人会出自真心地愿意去养老院生活,他们只是想要为自己的孩子减轻负担。不要说现在的养老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就算工作人员做到尽善尽美,那种家的温暖与幸福在养老院也是体会不到的。如果不是有实在不得已的原因,最好不要把父母送到养老院,不管他们如何表示喜欢那个地方,相信我,那决不会是他们的真实意愿。至于我自己,等我到了生活难以自理的时候,我会告诉孩子我多么向往去养老院,我会告诉他我的好朋友都在那里,那里的活动我都特别喜欢,在那里,我每天都会过得非常开心……因为我爱他,如同父母爱我,我们都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让孩子因自己辛苦劳累,对父母来说,那是一种莫大的痛苦。 赞同281条评论 私人情感驿站情感领域创作者关注当然是就在自己身边像小时候被他们照顾一样去照顾他们!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至少我在被疼爱中长大。我从一个受精卵变成了一个大姑娘。自己小时候母亲咬着头皮把我拉扯这么大,真的特别的不容易,从内心深处都感觉到特别的幸福,想起他们的面孔会哭会笑。我会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天一天的老去,我笑屎因为我们一家人完全可以融入到幸福中去,我在父母的眼里还是一个孩子,现在仍旧对我照顾的无微不至!父母老了,她们更需要的是子女们的关爱。人老了,都会向往着四世同堂,子孙满堂!一家人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饭桌上可以一起吃菜,可以一起聊天,多么美好啊!父母老了,我会给他们安置一个小院子,院内栽满各种各样的果树,瓜果蔬菜。但是这种生活虽然安静,但是毕竟是两个老人,所以呢,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可以让子女照顾的地方是最好的!父母老了,千万不能送敬老院,这真的是大不孝!敬老院一般是那种子女矛盾纠纷大,不管自己父母,或者
第4个回答  2019-08-26
未来,你考虑送你的父母去养老院吗?

未来,你考虑送你的父母去养老院吗?
中国式父母,大概是全世界最乐于奉献自己的一批人。
他们为了儿女,倾其一生。积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给孩子结婚买房,而自己,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好不容易拉扯大了孩子,还要帮他们看孙子,无怨无悔,甚至老了病了都不愿给子女增添负担,每每问起境况,挂在嘴边的永远都是“我们挺好的”。
人老了,儿孙绕膝,安享晚年应该是所有老人晚年的生活愿景吧。但是,很多时候子女们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常常有心无力,无法时常陪伴,悉心照料。为了老人生活有所照顾,有些子女最终还是会选择养老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人会选择去养老院。从传统概念看来,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子女不孝的一种表现,然而现在这种观念正逐渐被打破,住养老院正在被大众欣然接受,有的父母不想麻烦子女,甚至会主动搬入养老院。

高档养老社区
养老院中,他们可以和其他的老年人一起聊天,聊一些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感兴趣的话题,并且由于年龄的相近,老人们往往可以更好的相互理解对方的想法。在空闲的时候,老人们可以相约一起去进行户外运动,松松筋骨,让自己的身体保持活力,不用像在儿女家中一样只可以一天到晚的看着电视或者睡觉。
养老院中,会为老人提供老年大学服务,包括各种培训和课程。也提供一些社交服务,会根据长者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种社团,开展老年竞技活动、舞蹈、手工、其他才艺,鼓励老年人走出社区。
养老院中,对于身体不太好或者有慢性病的老人,现在养老院也推出了“医养结合”的服务新模式,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零距离”享受健康评估与监测、长寿指导及医疗服务。
养老院中,对于失智长者,养老院会设置失智专区,为失智长者设计了专门的游走空间,降低长者环境标准至失智长者适应水平并将失智训练融入到长者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长者生活自理能力。
养老院中,甚至部分养老院为了提升养老生活质量,让更多老年友享受到养生生活品质,会定期组织度假游,每月组织国内候鸟度假养生游,全程医护人员陪同,结合老年朋友的身心发展,推行“南飞过冬”,“北漂避暑”的候鸟式新模式。

养老社区老年大学设施
然而,现实总是如一盆冷水,从头淋湿到脚。因为,不是每个养老院都能做到严格的品控,时常有虐老,伙食太差的新闻被爆出;也不是所有的养老院都有资金和能力提供更好生活设施及服务。
第5个回答  2019-08-26
大部分的老人以后可能会住进养老院,因为他们的子女没有能力或者时间或者意愿去抚养他们。
根据二八定理,这个世界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注定只能是在工薪阶层,忙忙碌碌,自顾不暇,所以对于要花心思和金钱精力去照顾老人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而且对于现在劳动市场的主力军7080来说,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如果成家的话,意味着小夫妻要养双方的老人,这对于家庭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所以说很多家庭可能并没有这样的能力,而且老人现在大部分都有退休工资能够自给自足,所以去养老院可能会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