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是怎样诞生的? 急急急急急急急!!(上课要用)

如题所述

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

1877年冬天,一场大雪降在美国的代顿地区,城郊的山冈上到处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来到堆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着自制的爬犁飞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顿时响起阵阵笑声。

在他们旁边,有两个男孩静静地站着,眼睁睁地看着欢快的爬犁从上而下划过。大一点的男孩叹道:“嗨!要是我们也有一架爬犁该多好啊!”

另一个孩子撅着嘴说道:“谁叫我们爸爸总不在家呢!”他灵机一动,又接着说道:“哥哥,我们自己动手做吧!”被称做哥哥的男孩一听,顿时笑了起来,愉快地说道:

“对呀!我们自己也可以做。走,奥维尔,我们回去!”于是,两个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里飞快地跑去。

这弟兄两个就是莱特兄弟,大的叫威尔伯,小的便是奥维尔。他们从小就喜欢摆弄一些玩意,经常在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们的爷爷是个制作车轮的工匠,屋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弟兄两个把那里当作他们的乐园,经常跑去看爷爷干活。时间一长,他们就模仿着制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两个决定,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与同伴们比赛。当天晚上,弟兄俩就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非常高兴地说道:“好,咱们共同来做吧!”

于是,弟兄俩个跑到爷爷的工作房里,找到很多木条和工具,不假思索就干了起来。

“不行”妈妈阻止他们说,“干什么事情得有个计划,我们首先得画一个图样,然后才做!”

弟兄俩个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同妈妈一起设计图样。妈妈首先量了兄弟俩身体的尺寸,然后画出一个很矮的爬犁。“妈妈,别人家的爬犁很高,为啥你画的爬犁这么矮?这能行吗?”弟弟奥维尔不解他问。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制成矮矮的,这样可以减少风的阻力,速度也就会快多了。”妈妈温和地解释道。弟兄俩个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应莽撞,应首先弄懂道理。

过了一天,莱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俩把它推到小山冈上,刚放在山坡上,就跑来了一个男孩。

“快来看呀,莱特兄弟扛了一个怪物!”这个男孩大惊小怪地叫道。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围了上来,指手划脚地议论着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莱特兄弟不以为然,勇敢地说道:“谁和我们比赛!”

先前跑过来的男孩连忙叫道:“我来!我来与他们比赛!”说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过来。

比赛结果,当然是莱特兄弟获胜,孩子们再也不嘲弄这个爬犁,反而围起来左瞧右看,似乎想从中找到什么。

莱特兄弟非常高兴,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家去了。

圣诞节到了,爸爸也从外地回来。圣诞节早晨,爸爸把礼物送给了他们,兄弟俩急不可耐地打开一看,是一个不知名的玩具,样子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鸟才能飞呢!它怎么也会飞!”威尔伯有点怀疑。

爸爸笑了一笑,当场做了表演。只见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这才相信,除了鸟、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可以飞上天。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1896年,莱特兄弟在报纸看到一条消息:德国的李林塔尔因驾驶滑翔机失事身亡。这个消息对他们震动很大,弟兄俩决定研究空中飞行。

这时候,莱特兄弟开着一家自行车商店。他们一边干活挣钱,一边研究飞行的资料。三年后,他们掌握了大量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决定仿制一架滑翔机。

他们首先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然后一张又一张地画下来,之后才着手设计滑翔机。1900年10月,莱特兄弟终于制成了他们第一架滑翔机,并把它带到离代顿很远的吉蒂霍克海边,这里十分偏僻,周围既没有树木也没有民房,而且这里风力很大,非常适宜放飞滑翔机。

兄弟俩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滑翔机装好,先把它系上绳索,像风筝那样放飞,结果成功了。然后由威尔伯坐上去进行试验,虽然飞了起来,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吉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弟兄俩非常高兴,但并不满足。他们想能否制造一种不用风力也能飞行的机器?

兄弟俩反复思考,把有关飞行的资料集中起来,反复研究,始终想不到用什么动力,把宠大的滑翔机和人运到空中。有一天,车行门前停了一辆汽车,司机向他们借一把工具用用。来修理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弟兄俩灵机一动,能不能用汽车的发动机来推动飞行。

从这以后,弟兄俩围绕发动机动开了脑筋。他们首先测出滑翔机的最大运载能力是90公斤,于是,他们向工厂订制一个不超过90公斤的发动机。但当时最轻的发动机是190公斤,工厂无法制出这么轻的发动机。

后来,一名制造发动机的工程师知道了这件事情,答应帮助莱特兄弟。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工程师果然造出一部12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发动机。

弟兄俩非常高兴,很快便着手研究怎样利用发动机来推动滑翔机飞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终于把发动机安装在滑翔机上,不过是在滑翔机上安上螺旋桨,由发动机来推动螺旋桨旋转,带动滑翔机飞行。

1903年9月,莱特兄弟带着他们装有发动机的飞行再次来到吉蒂霍克海边试飞。虽然这次试飞失败了,但他们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过后不久,他们又连续试飞多次,不是因为螺旋桨的故障,就是发动机出了毛病,或是驾驶技术的问题。

莱特兄弟毫不气馁,仍然坚持试飞。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兰莱的发明家,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制造了一架带有汽油发动机的飞机,在试飞中坠入大海。

莱特兄弟得知这个消息,便前去调查,并从兰莱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很多经验,他们对飞机的每一部件作了严格的检查,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定,于1903年12月14日,又来到吉蒂霍克,进行试飞试验。

这天下午,兄弟俩先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在木头上的铁轨,并有一定的斜度,好让飞机方便地滑行。接着,就把他们制造的飞机,放在铁轨上面。

最后是由谁先飞的问题,兄弟俩争执不下,只好用抛硬币的方法,由威尔伯先飞。

威尔伯上机后,伏卧在飞机正中,一会儿便发动飞机,发动机传出轰鸣的声音,螺旋桨也慢慢地转了起来。

飞机在斜坡上刚滑行3米,就挣脱了结在后面的铁丝,呼啸着升到空中。

“飞起来啦!”奥维尔兴奋地叫道。

话音未落,飞机突然减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个飞行时间不到4分钟。

奥维尔赶忙跑上前去。威伯尔已从堕落的飞机里跳了出来,兄弟俩赶紧观察飞机,飞机也未受损。

“是什么问题呢?”兄弟俩左思右想,逐一检查。发动机没毛病,螺旋桨转动很好,技术操作也完全正确。……“哥哥,我知道原因了!”奥维尔满面笑容地说道:“咱们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离只有3米飞机就起飞了。而这时螺旋桨的转动还没有达到高速,所以一会儿就栽了下来。”“对呀!”威尔伯点头称是,接着说道:“咱们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飞,而要靠螺旋桨的力量飞上去。这样吧,把铁轨装在平整的地方再试验一下。”

他们连续工作了三天,把铁轨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钟,天空低云密布,寒风刺骨。被兄弟俩邀来观看飞行的农民冻得直打寒颤,一再催促兄弟俩快点飞行。

这次由奥维尔试飞,只见他爬上飞机,伏卧在驾驶位上。一会儿,发动机开始轰鸣,螺旋桨也开始转动。

突然,飞机滑动起来,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随即水平地向前飞去。

“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几个农民高兴地呼唤起来,并且随着威尔伯,在飞机后面追赶着。

飞机飞行了30米后,稳稳地着陆了。威尔伯冲上前去,激动地扑到刚从飞机里爬出来的弟弟身上,热泪盈眶地喊道:“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45分钟后,威尔伯又飞了一次,飞行距离达到52米,又过了一段时间,奥维尔又一次飞行,这次飞行了59秒,距离达到255米。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行成功,莱特兄弟把这个消息告诉报社,可报社不相信有这种事,拒不发布消息。莱特兄弟并不在乎。继续改进他们的飞机。不久,兄弟俩又制造出能乘坐两个人的飞机,并且,在空中飞了一个多小时。

消息传开后,人们奔走相告,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决定让莱特做一次试飞表演。

1908年9月10日这天,天气异常晴朗,飞机飞行的场地上围满了观看的人们。人家兴致勃勃,等待着莱特兄弟的飞行。

10点左右,弟弟奥维尔驾驶着他们的飞机,在一片欢呼声中,自由自在地飞向天空,两支长长的机翼从空中划过,恰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人们再也抑制不住他们的激动心情,昂首天空,呼唤着莱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飞机在76米的高度飞行了1小时14分,并且运载了一名勇敢的乘客。当它着陆之后,人们从四面八方围了起来。过后不久,莱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家飞行公司,同时开办了飞行学校,从这以后,飞机成了人们又一项先进的运输工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17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而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虽然不能把人带上太空,但它确实可以称为飞机的鼻祖。

本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确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

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这是人类在飞机发展的历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第2个回答  2007-05-17
20世纪初,滑翔机和动力机械已经成熟,许多飞行家开始将动力机械装到滑翔机上,研究动力飞行。
1882年,俄国的莫查伊斯基制造过一架机翼像平板似的蒸汽飞机。1886年到1890年,法国阿代尔先后造过4架蒸汽飞机。1893年,英国马克西姆也造过一架大型蒸汽飞机。1896年,美国兰利则造过蒸汽飞机模型。但是,这些飞机都因动力不佳或其他原因而未能飞行成功。尽管俄国、法国和英国声称它们造过最早的飞机,但并未被公认。
真正的飞机发明者是美国的莱特兄弟。这哥俩从小对飞行十分感兴趣,他们研究过鸟的飞行,曾用绳子拉着滑翔机,像放风筝那样试飞过。他们自己造出了内燃发动机和螺旋桨,并且将自己制造的带螺旋桨和发动机的飞机模型,放到自制的“风洞”中去模拟飞行。为了试飞飞机,他们还亲自写信给气象局,寻找理想的试飞场地。
1903年9月,他们将自己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拉到东海岸的基蒂·霍克海滩,进行了充分的试飞准备。12月17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弟弟奥维尔·莱特和哥哥威尔伯·莱特分别驾驶着“飞行者1号”飞机,成功地飞行了四次,总共飞了97秒钟,飞了441米远。虽然只有短短时间和距离,但这却是人类第一次真正地乘动力飞机飞行。当最后一次飞行结束时,威尔伯·莱特曾激动地说过一句话:“飞行时代终于来临了。”是的,这的确是一次划时代的飞行。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飞机的发明权,还是一段插曲。1901年,美国政府曾出资5万美元,叫兰利研究飞机。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飞行的前70天,兰利研制的“航空站号”飞机也试飞过,可惜失败了。莱特兄弟成功后,美国另一位飞行家寇蒂斯曾对“航空站号”进行改装,并重新试飞成功。于是,他宣称,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不是莱特,而是兰利。由于兰利是当时美国地位显赫的斯密逊研究院院长,所以当时的斯密逊研究院竟滥用职权,宣布“航空站号”飞机是最早成功的飞机。直到1942年,新任斯密逊研究院院长才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声明,为莱特兄弟平了反。同时决定,将莱特的“飞行者1号”陈列在美国博物馆的最佳位置。
当然,像任何一项发明都是在前人积累的经验基础上诞生的一样,飞机的发明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莱特兄弟成功的原因在于总结了飞行前辈的经验。在“飞行者1号”成功之前的许多飞行家的经验,也将在航空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第3个回答  2007-05-17
飞机是在发明家的大脑里产生的。
第4个回答  2007-05-17
发展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基地之所以选在南昌,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在南昌留下了飞机厂的残缺旧址。1935年国民党政府与意大利合作,在南昌市东南近郊建造了“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先期建有几个机棚和一个八角亭办公楼,机器设备由意大利运来,人员各出一半。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经常空袭南昌飞机厂,意方人员全部撤回国内,飞机厂遭受严重损失,遂向大后方四川转移。

经过一年多的艰辛辗转,飞机厂于1939年在四川的丛林山沟里重新建立,改名“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生产了几十架木质结构的战斗机、教练机、滑翔机、运输机。日本投降后,该厂迁回南昌。到1949年,国民党把主要设备和大部分人员运往台湾。解放军接管了尚未带走的30多台旧设备、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和办公楼及一条1500米长的碎石跑道与指挥塔台,成立了“南昌航空站”,并与南京航空配件厂(22厂)合并。

1951年初,中共中央作出建设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决策,4月23日,政务院和中央军委作出《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局,并在南昌飞机厂遗址上建立新的飞机制造厂。5月,重工业部代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何长工,对研制第一架新型飞机十分关注,他来到南昌后充满豪情地说:“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是在南昌,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也要出在南昌啊!”
察看原图 发送到手机

中共江西省委决定,成立以省长邵式平为主任、原22厂厂长郦少安为副主任的建厂委员会,着手开展建厂工作,制造新中国第一架新型飞机。

培训技工 专家支援

1951年冬,江西省技术工人养成学校首次招了1000余名青年学生,一边开展劳动建校,一边进行半天上课、半天实习,即上午学政治、语文、数学、车床工作法、机械制图等,下午按不同专业进厂到各车间实习。由于工厂急需大批技术工人,这些学生只经过一年的紧张培训,便全部分配到各车间工作。

1953年,新中国拉开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帷幕,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项工程,成了“一五”期间的基本内容,其中飞机制造业便是首批主要项目。1954年经过中苏谈判,苏联派了大批专家来中国,其中约有50位苏联专家被安排在320厂。

这时吴继周已担任厂中共党委书记兼厂长,他首先狠抓5种不同型号的飞机修理,如在148天内就修理了雅克18号飞机38架。接着开始了零部件的试制工作。1954年4月1日,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奉中央指示,电令320厂率先试制整架雅克18型飞机,电文说:“根据你厂发展现状及空军建设的需要,第二机械工业部正式批准你厂提前生产雅克18初级教练机的制造计划,并保证在本年内生产10架。”

精心设计 昼夜奋战

接到电令后,吴继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和布置研发生产任务。原计划在1955年第三季度实现飞机上天,现在要提前一年完成试制任务,真是谈何容易。

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的一些青年设计人员,面对这么多的算式、数据和图纸,深感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为了及早设计出新中国自己的飞机,他们夜以继日,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俄语、数学、力学等知识。他们为了计算几页数据,在非常枯燥而繁杂的运算中,以顽强的毅力,整天泡在设计室里。

飞机零部件制造出来后,进入初装和总装的攻坚阶段。装配车间夜以继日地开展紧张的劳动竞赛,型架车间组织技术攻关小组,连续9昼夜土法上马,解决了最棘手的机身骨架难题。在飞机部件装配过程中,发现外翼、机身和铆接技术问题最多,车间主任朱春芝便把铺盖搬到了车间,一再表示,不攻下此道难关决不下一线。许多职工在他的精神感召下,连续30多个小时不下生产线,结果劳动模范汪有才经过反复试验,从6月9日初装,到6月28日总装,仅用了20天时间,终于攻下了飞机起落架收放时贴面达不到要求的关键难点,后通过静电检验,证明飞机的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交付试飞了。

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试飞员段祥禄和刁家平首次试飞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这是在极其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飞机场上空荡荡静悄悄的,只有几位官员和设计人员。试飞一切正常,可谓胜利成功。但为了经受时间考验,从4日至11日,又试飞了13个小时,14个起落,结果再次证明,飞机性能良好,完全符合设计技术指标。

7月26日,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划时代的日子。在雄壮的国歌声和鞭炮声中,320厂在飞机场隆重举行了首架飞机竣工典礼大会。

接着第一架飞机开始一展风采。试飞员段祥禄披着灿烂的阳光,进行起飞时的慢滑、中滑、快滑。飞机陡然腾空而起,昂首冲入云端,在告诉全世界: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制造成功了!全场报以长久的雷鸣般的掌声,喧天的锣鼓声震撼着大地。

试飞成功 领袖祝贺

苏联专家组长在台上大喊道:“飞机性能好极了!好极了!”二机部赵尔陆部长高举双拳,在空中挥了几圈,然后在扩音器里说道:“太棒啦!太棒啦!”这时飞机表演结束,飞机缓缓降落,机械师疾步向前,握着驾驶员的手,征询意见,段祥禄高兴地频频点头,连说:“好!好!好得很!”这时许多职工拥向飞机旁,长时间的欢呼声响彻机场。

当时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获知南昌自制首架飞机胜利成功,非常高兴,立即发去贺电表示祝贺。毛泽东专门写来嘉勉信,朱德也写下了“发扬工人阶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国防,保卫祖国”的题词。8月2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批示:“同意雅克18型飞机成批生产。”不久,刘少奇视察江西时,也专程来到320厂,看望了苏联专家,对他们说:“毛主席访问苏联时,斯大林送给毛主席一架伊尔14型飞机,那是全国第一架。现在我国工人阶级自己能够制造飞机了,谢谢你们无私的国际主义援助。”

雅克18型飞机的制造成功,是中国批量制造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的开端。该型飞机在当年就生产了10架,次年交付部队60架,到1958年共生产了379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