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的简介

是写<<儒林外史>>的那个吴敬梓,速度,有急用

吴敬梓(1701—1754年12月11日),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

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扩展资料

吴敬梓人物生平:

1,少年才子

吴敬梓十三岁丧母,十四岁随父至赣榆任所。少时有文名,他“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刻苦的,头脑又聪颖,很快就打好了学识的功底,所谓“用力于学,已有初基”,“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 ,显露出很好的禀赋和才气。

2,败家之子

康熙六十一年吴霖起因病辞官,吴敬梓陪送父亲从赣榆返回故里,但吴霖起终于一病不起。吴敬梓二十三岁中秀才,也就是在这年,父吴霖起病故。从此吴敬梓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先是族人们倚仗人多势众,提出了分家的要求,“兄弟参商,宗族诟谇”。在一场争夺遗产的内战中,孤立无援的吴敬梓终以失败告终,留给他的资财寥寥无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敬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他反对封建科举制度,憎恶热中功名富贵寡廉鲜耻的知识分子。安徽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晚年益贫困,卒于扬州。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又有《文木山房集》。

作品有《儒林外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22
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1][2],祖籍浙江温州[3][4]。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移居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清代文学家。
吴敬梓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经历世态炎凉之苦。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晚年研究经学,穷困以终。[1]精熟《文选》,工诗词散文,诗赋援笔立成。著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5]
(概述图吴敬梓画像来自中国历代人物画像数据库)[6]
本名
吴敬梓

敏轩

粒民、文木老人、秦淮寓客
所处时代
清代
民族族群
汉族
人物关系
吴国对 曾祖父
吴国对(1616~1680),字玉随,号默岩,江南全椒(今安徽全椒)人。《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曾祖父。清顺治八年(1651 年)拔贡,十一年顺天府举人,十五年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
快速
导航
主要影响历史评价轶事典故人际关系主要作品后世纪念
人物生平
少年才子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吴敬梓出生在安徽全椒一个“科第仕宦多显者”的官僚家庭,祖籍浙江温州。[3][4]
吴敬梓是吴雯延之子,后出嗣给长房长孙吴霖起为嗣子。因为能够继承更多的遗产,获得更多的利益,吴敬梓招到了族人的怨恨和攻讦,童年时期就被卷进家族纠纷的漩涡中。
吴敬梓出嗣后,吴霖起对他的教育十分严格,他不得不终日钻研四书五经、八股制艺。吴檠《为敏轩三十初度作》诗中描写的“子初垂髫异儿辈,成童咿哑抽琅函”的情景,真实地反映了他童年的苦读生活。吴敬梓对八股制艺非常厌倦,却自幼喜爱能陶冶感情的诗、词、曲,甚至向人学拍曲。然而,生活在科举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惟有通过科考谋取功名才能求得出路,科举世家出身的吴霖起更是以此教育自己的儿子。幼小的吴敬梓在嗣父不断地灌输下,也产生了以科举功名为出路的思想。
吴敬梓十三岁时,他的母亲病故。家族中的各种矛盾再次向他袭来,吴敬梓从此变得郁郁寡欢,孤独乖僻,经常独自一人躲在书房中,整日阅读他所喜爱的诗词、小说和戏曲等各种书籍。不管是经史子集、还是“小说淫词”,只要能够到手,他都加以浏览。广泛的阅读开拓了他的眼界,增加了他的知识,也让他积累了很多资料,这对于他后来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吴霖起被选任为江苏赣榆县县学教谕,携吴敬梓前往赣榆任所。赣榆地处海滨,吴敬梓经常登山临水,四处游玩。在赣榆,吴霖起对吴敬梓进行了系统的科举教育,在长期灌输和反复强调下,吴敬梓对四书五经、八股文这些“学问”的厌恶之情,也不像早年那样强烈了,打下了写作八股制艺的比较扎实的基础,因而得到周围人的推许。[5]
共3张
吴敬梓像
在十六、七岁前后,吴敬梓回故乡全椒和陶钦李的次女结婚。在婚后留居全椒的一段时期内,没有了嗣父的管教,吴敬梓又开始广泛浏览起小说、戏曲等作品,他追求自由的个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久,吴敬梓只身前往南京探望生病的生父吴雯延,并在期间赶往滁州去参加岁考,考完后和其他亲人一起,将病危的生父送回全椒。
吴雯延回到故乡后不久就去世了。正当全家沉浸在悲痛之中,却传来吴敬梓考取秀才的消息。吴雯延去世后,亲属之间为争夺遗产而发生的一些纠葛,吴敬梓对此十分反感,离开故乡回到赣榆吴霖起身边去。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吴敬梓十九岁时,陶氏生下了长子吴烺。吴霖起在教谕任上要求自己极为严格,不随世俗浮沉,方正不阿的他为恶浊的封建官场所不容,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被罢除了县学教谕,从江苏赣榆回到安徽全椒老家。[5][7]
败家之子
吴霖起辞官后,吴敬梓陪送父亲从赣榆返回故里,但吴霖起终于一病不起。从此吴敬梓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先是族人们倚仗人多势众,提出了分家的要求,“兄弟参商,宗族诟谇”。在一场争夺遗产的内战中,孤立无援的吴敬梓终以失败告终,留给他的资财寥寥无几。分家之后,吴敬梓的病弱的妻子陶氏也因不甘忍受族人的欺凌,饮恨而死。他对人生、社会的看法也由此发生了变化。
吴敬梓的父亲吴霖起留下了二万多两银钱的巨额遗产,可是敬梓“素不习治生,性富豪上”“倾酒歌呼,穷日夜”,“生性豁达,急朋友之急”,族人之间有“夺产之变”,“兄弟参商,宗族诟谇”,视之为败家子,“乡里传为子弟戒”。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与续弦叶氏迁来南京,移家金陵秦淮水亭,住在秦淮河畔的白板桥西,家境已困,从此,吴敬梓在南京定居下来。此时他三十三岁,不名一文,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地步,但仍拒不参加傅学鸿词科考试,仍好交友,“四方文酒之士,推为盟主”。当“长老苦口讥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时,他“叉手谢长老,两眉如戟声如虎”。他的“痴憨”“颠憨”“隐括”终一生而不变。[5][7]
晚年困境9
乾隆元年(1736年),安徽巡抚赵国麟、江宁巡导唐时琳和学台郑江力荐吴敬梓前去参加博学鸿词科廷试,他因消渴加剧拒绝,堂兄吴檠、友人程廷祚则落选而归。
吴敬梓晚年生活困顿,要靠卖文和朋友接济度日,“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以至以书易米。每年一到冬天,气温苦寒,与朋友在晚上到城外绕行,歌吟啸呼,称之为“暖足”。[8]
吴敬梓在真州曾投靠革职回乡的官绅杨凯,由于生活困窘,他有《雨》诗曰:“明晨衔泥问杨子,妻儿待米何时还”,表示希望杨凯资助其生活。[7]
醉酒辞世
乾隆十九年(1754年),吴敬梓到江苏扬州访友痛饮,微醉之中,反复朗诵唐人张祜的《纵游淮南》一诗。在座友人听到吴敬梓朗读此诗都有些诧异。没过几天,即乾隆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1754 年12 月11 日),吴烺的同年、诗人王又曾从北京南下,舟停扬州,上岸拜会了他钦迟已久的吴敬梓。当天黄昏,吴敬梓又去舟中回拜,两人畅谈,极为相得。归来之后,酒酣耳热,痰涌气促,救治不及,顷刻辞世。当时守在床边的只有幼子吴鏊。
住在附近的友人金兆燕和王又曾闻讯赶来,协助料理丧事。但检其行囊,“可怜犹剩典衣钱”(程晋芳《哭吴敏轩》)。治丧费用无从筹措,王又曾就出面向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请求帮助,卢见曾慨然承担一切丧葬费用,并由金兆燕将他的棺木从水路运到南京,安葬在南京清凉山脚下(一说葬在凤台门)。[7]
吴敬梓的传奇一生:出生于豪门家族,屡次科举不中,晚年穷困潦倒
少读红楼
赞244
阅读3.9万
主要影响
小说创作
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确立了吴敬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这部小说大约用了吴敬梓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9]
思想内容
《儒林外史》内容博大深厚,闪烁着民主进步的思想光芒。作者以犀利的笔触无情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腐朽的本质和其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系列深受科举毒害的迂腐的读书人、虚伪的假名士,也塑造了理想中的人物。虽然假托明代,却是封建社会一幅真实的生活画卷。
吴敬梓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的繁荣,但这也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丝希望,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大厦将倾的事实。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渐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就采用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以作诱饵;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为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部带有开创意义的杰作。在它之前中国文学中就已经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白话章回体长篇小说。而《儒林外史》的开创性意义在于:以现实主义作为底色,以讽刺作为自己的美学追求。它与稍后出现的《红楼梦》一起,构成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高峰,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儒林外史》奠定了中国讽刺小说的基石,对后来的文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清代出现了以《儒林外史》为发端的一大批谴责小说,如《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等,形成了一股批判封建社会的潮流,这股潮流一直影响到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学。[10]
艺术特色
《儒林外史》这部作品不仅以讽刺作为主要的艺术手段,而且在结构上与通常的长篇小说以中心人物、中心事件来结构故事的方式不同,以连缀的故事、相互衔接的人物,既独立又前后呼应地结成艺术整体。其结构艺术不同于其前产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不同于几乎同时创作的《歧路灯》《红楼梦》。
吴敬梓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铸九鼎,神妙无循形”(旅云《钵山志》卷四)。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合理的夸张和辛辣的讽刺,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
《儒林外史》塑造了许多性格不同的人物,描写了许多情节各异的故事,但却同一地反映了科举制度下的士子生活,表现了同一主题。在《儒林外史》中,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人、马二游西湖、匡二自称“先儒”、牛浦郎冒充牛布衣等令人发噱的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似乎“各自成篇”,其实它们都是整部小说“不能缺少”的有机组合部分,有着“共同性”。正因为有了这些情节和人物,才使得整部《儒林外史》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所表露的社会理想,令人信服、惊服和叹服。
吴敬梓把《诗经》时代以来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注入到小说艺术中,并以极大的勇气用讽刺鞭挞的手法来加以表现。他所开创的文学传统在清末文坛被广为推崇,对重要文学流派谴责小说产生明显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对吴敬梓非常推崇。鲁迅小说中贯穿着现实主义精神、闪烁着批判的锋芒,他对国民性深切剖析,无疑是从吴敬梓的思想和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10][11][12]
诗文创作
除了小说创作,吴敬梓一生中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10]
吴敬梓的《文木山房集》今存乾隆刻本,共收录137首诗、47首词、4篇赋。李汉秋、项东升的《吴敬梓集系年校注》,还补充了包括《金陵景物图》在内的集外诗文11篇,并收入吴敬梓的《文木山房诗说》。

吴敬梓的诗歌从思想内容上说,主要有四方面:一、嗟穷叹愁,反映窘迫多病的生存状态;二、酬唱赠答,讴歌真诚深挚的亲友交谊;三、吟咏景物,赞美南京、扬州等地的胜景佳物;四、剖析内心,揭示叛逆思想产生、发展的心路历程。从艺术成就上说,主要有三方面:一、善用典故;二、众体兼备,各有特色;三、表达方式多样化。[13]
吴敬梓友人严长明所辑《八表停云录》中有吴敬梓《后新乐府》诗六首,这些诗歌与《儒林外史》的主题、情节及人物原型之间有密切关系。从诗歌创作的视角审视,吴敬梓继承了唐代元稹、白居易开创的“新乐府”关注现实的精神,其标题就是“后新乐府”。这些诗作指向“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表明吴敬梓写的这些乐府诗乃是继承了“新乐府”的精神,即如白居易所主张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将诗歌的功能从个人的抒情言志提升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后新乐府》六首,直接显现了吴敬梓对“新乐府”精神的继承。小序交代,因为耳目之间有不合于礼义者,故而有此作。所谓“有美有刺”,也是源自先秦的“美刺”文学传统。美者,赞美、肯定也;刺者,批评、纠察也。所谓“元和诗人”,正是指唐代元和年间的白居易、元稹等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所谓“轩輶”,本指古代使臣所乘的车子,后指访查民情的使臣。吴敬梓在小序中说明,自己写的这组《后新乐府》,就是对一些不合礼义的现象提出批评,继承的是“美刺”传统,虽然比不上元、白的“新乐府”,可以提供给访查民意社情的官员了解情况,但仍然可以让“闻之者足以戒”。
吴敬梓还有《金陵景物图诗》二十三首。这组诗作从类型上当归于题画诗,所题景物分别为冶城、杏花村、燕子矶、谢公墩、凤凰台、莫愁湖、凭虚阁、青溪、雨花台、琉璃塔、灵谷寺、桃叶渡、天印山、观音山、幕府山、乌衣巷、东山、鸡笼山、太平堤、长桥、三宿岩、龙江关、钟山,凡二十三处。在写法上,吴敬梓不限于吟咏图画中的景物,而是对画中所绘景点的历史、所涉及的人物、当下的景物都以小序的形式加以说明,然后题咏。如《杏花村》一诗,吴敬梓先是交代了金陵杏花村所在的地点——凤凰台下,其名之由来乃在“昔亦曾种杏百株”,同时他以散文之笔描绘了这里的景色:“居民丛集,烟火万家,机杼之声相闻,染练之砧不断。锦绣成坊,足胜杏林春色。”接着用诗笔描写这里的景色:“红雪笼花坞,青烟扑酒帘。”一“红”一“青”,视觉鲜活。“茅屋四五家,新蒭悬步檐”,一派农家生活气息和生机。“清旷屏氛杂,稔知非闾阎”,这里的“清旷”,屏去了城市的嘈杂纷乱;“但见春骀荡,不见雨鬑签”,虽然没有雨,但在这里能够感受到春风的骀荡。尽管吴敬梓是给《金陵景物图》题诗,但这样的诗笔无疑出自他游览杏花村的体验,表达的是他对“如此江山”的喜爱之情。[14]

吴敬梓在古文辞赋等方面也有不少著述,现存的都是四十岁以前的作品,被收录在《文木山房集》中,有赋四篇:《移家赋》《拟献朝会赋》《正声感人赋》《继明照四方赋》。后来又发现了他的几篇佚文,其中有骈体文三篇:《石腥诗集序》《玉巢诗草序》《修洁堂集略序》,古文两篇:《玉剑缘传奇序》《尚书私学序》。
吴敬梓不仅诗作“如出水芙蕖,媚秀欲滴”,词作“婉而多风”,赋作也是“力追汉唐”。吴敬梓有四篇赋传世,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移家赋》。《移家赋》从内容来看,是了解到吴敬梓的家世生平、思想感情变化的一篇极为重要的资料;从艺术表现来看,也是篇可臻上品的佳作。这篇赋以叙事体的长篇结构,叙述了吴敬梓的家世和他前半生的经历。艺术上最鲜明的特色是大量用典,在繁密的典故中叙事、抒情,委婉曲折表达自己复杂思想感情。许多典故不但贴切精当、富于变化,还能与比喻、情景融为一体。《移家赋》对仗工稳、铺采摘文、词采精美、声调和谐、格律严整间有疏放的笔致,音调哀婉透岀苍凉的气息,大量使用偏僻之字,形成了“迩年诗律倍绮密,僻书奇字来稽参”的文章风格。
吴敬梓流传下来的骈文有《石腥诗集序》《玉巢诗草序》《修洁堂集略序》三篇序文。沈宗淳对他的骈体文非常赞赏,说他是“夙擅文雄,尤工骈体”。这三篇序文,艺术成就颇高,都是绝好的骈文,对仗工稳,用典贴切,句调整齐节铿锵,如“兄为灵运,感新句于西堂;弟是少游,寄闲情于下泽”;又如“水国斜阳,影乱鸭头之舫;板桥明月,香霏鹊尾之炉”;再如“羁愁旅鬓,何妨重补四愁;孤影穷途,直欲高吟五嗜”等等,的确是属对精工,运古如新。吴敬梓的古文语句有骈有散,骈散结合,语气自然流畅,节奏感强烈,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表现力。[13]
历史评价
王又曾: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书吴征君敏轩先生文木山房诗集后有序》)[15]
程晋芳: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窒其躬,传其学,天之于敏轩,倘意别有在,未可以流俗好尚测之也。(《文木先生传》)[16]
鲁迅: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17]
胡适: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吴敬梓。(《吴敬梓传》)[18]
轶事典故
进士家族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小说中曾说“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其取材来源,有学者认为:“吴敬梓兄弟五人,其中四人在科举仕途道路上都很多成就:长兄国鼎和孪生兄弟国龙都是明崇祯癸未(1643年)进士三兄国缙是顺治己丑(1649年)进士;再加上后来的国龙的儿子吴旦又以榜眼(殿试第二名)及第。”在明清时期,吴门是一门两鼎甲,三代六进士。
扬名海滨
有一次吴敬梓登上了赣榆县县城的高阁参加了县中名士的宴会,当中就来了一首五律《观海》:“浩荡天无极,潮声动地来,鹏溟流陇域,蜃市作楼台。齐鲁金泥没,乾坤玉阙开。少年多意气,高阁坐衔杯。”让满座皆惊,感叹这少年学子确实才思敏捷,高人一筹。一首《观海》让他扬名海滨。[19]
人际关系
关系 姓名 备注
远祖
吴聪
浙江温州人,因参与靖难之役,在明代永乐年间被封为骁骑尉,受邑江苏六合。[3][4]
高祖
吴沛
字海若,为人耿介正直,宁肯贫居度日,不愿攀附权贵;博学多才,能文善诗,工书法
曾祖
吴国对


主要作品
《儒林外史》
《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
《移家赋》《拟献朝会赋》《正声感人赋》《继明照四方赋》《石腥诗集序》《玉巢诗草序》《修洁堂集略序》《玉剑缘传奇序》《尚书私学序》[10][13]
后世纪念
吴敬梓纪念馆
吴敬梓纪念馆位于滁州全椒县城北郊走马岗,隔着襄河与吴敬梓故居“探花地”旧址相望。该馆于1986年建成对外开放,建筑仿明清风格,雕梁画栋,曲槛回廊。馆内珍藏众多吴氏家珍,名家著述和名人字画,是全国吴学研究重要基地。[2]
吴敬梓纪念馆
吴敬梓故居
全椒吴敬梓故居
全椒吴敬梓故居位于全椒县襄河镇河湾社区,于2011年开始复建,经过4年修缮施工和资料整理,2015年2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该故居占地面积7190平方米,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分主体建筑、花园景观、辅助用房三大区域。[21]
南京吴敬梓故居
南京吴敬梓故居坐落于青溪和秦淮河交汇处,于1997年复建而成。故居与桃叶古渡相连,占地八百平方米,呈长方形,极具江南园林艺术特色。南半部分为古桃叶渡,其后是一座精美的石牌坊。北半部分是吴敬梓故居建筑群,洗砚池后为文木亭,文木亭以北为碑廊,展现吴敬梓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断的名家绘画。碑廊前,竖有一尊用花岗石雕刻的吴敬梓立像。
第3个回答  2019-01-17
1、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
人。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林山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2、作品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3、评价
胡适:曾蒐求吴敬梓的佚著而不可得。胡适在《吴敬梓传》说:“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吴敬梓。”
王又曾:《书吴征君敏轩先生文木山房诗集后有序》:“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
第4个回答  2019-12-29
中文名称:
吴敬梓
又名:
字敏轩
性别:

所属年代:
清代
民族:
汉族
生卒年:
1701—1754
生平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现在,《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它可与意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扛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