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如何

如题所述

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从人体内部各部位和总体的统一和联系,人体和外界风寒暑湿热燥的关系,以及人体和天气季节变化的关系为基础,是人体内部结构功能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对人体产生疾病的本质原因进行分析和紧密辩证而进行的治疗,是把身体体内各部位以及外界环境作为独立的元素,这些元素分别采用和赋予中医独特的语言,如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津液,卫营,木火土金水等进行阐术,从这每个元素之间的互相关系去分析人体和发病的机制及治疗方法。就象数学中的微积分,极限和宏那样。其实中医是科学的,只是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太多,不易掌握和记忆,不象数学有电脑输入可以解决,完全是由人脑袋对这些元素的组合分析得出结论。

中医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对现在不断发展和变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变动的因素产生对人体的不利的方面进行分析,努力研究人体各内脏的基本功能结构,作出对新的对策,以便让人体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西医的研究是从人体的个体细胞和外界细菌进行独立地进行分析,而中医是从人体内部各功能,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进行的分析研究。两种不同的分析体系,但是两者是必有一定的关联,但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就象面部的神经,西医会对这个神经的个体的细胞和神经系统进行研究和治疗,而中医就是从人体的五脏六腑和经络出发,结合外界自然和气候条件进行的辩证分析面部这个神经发生的病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4
中医产生于数千年前,是早期人类探索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实践行为,因为人类认识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中医的理论以臆想推测和比喻为主,自然就带有很多错误。但这不影响中医的历史意义,但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为是臆想推测,所以思辨成分较多,因为是比喻,阴阳五行就成了中医的骨架。

那么现代中医的基本思想就是同现代医学对抗,以“博大精深”自居,以“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抬高自我。理论来源不求进步,推崇翻箱倒柜的翻查古籍,“古人早有记载”是现代中医的惯用话语,用来证明古人的高见。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政治气候有关,先有毛泽东提出发扬“瑰宝”,后来有一贯持续的“中西医结合”政策。在民间有数千年的氛围基础,而“中与西”的字眼又恰好能拨动中国人的民族感情这根神经,因此中医获得了表面的繁荣。

可是中医在现代医学面前基本是失败的,离开现代诊疗手段,中医院像一百年前那样要大量死人的。

中医如泥沼,越入越深,越不可出。
神话中医,赞美古代的基本都是学习中医但不在临床上工作的,或者就是中医爱好者。
一个医学体系,承担的不是一个民族的荣辱观和自尊心,应该实实在在的为人类健康服务。
赞美中医与质疑中医如果成了区分一个人是否“秉持传统”,是否“数典忘祖”,甚至是否“爱国”这就麻烦了,那就与宗教思维无异了。
再或者,用“中与西”来区分医学体系,用思辨哲学与理科科学来区分医学体系就是极其明显的诡辩论。
人类文明几千年,在地球生物进化史上不过短短一页,就像上面这位狂热的中医鼓吹者,认为两三千年前的古人彻底把健康问题解决了,这是一种短视,更是一种故意为之的白痴行为。谁都不能,也不应该否认人类的认识是前进的。总是以宗教思维追循古代圣贤的足迹,赞美不曾经历的过去,就陷入了虚无飘渺之中。
一个医学体系的成功与否,或者实用与否,都要用临床实效来说明,我给你举几个小例子:
1,一百年前,阑尾炎穿孔可以要人的命的,古代不知阑尾发炎,中医的“肠痈”现在看来应该是阑尾炎,用大黄牡丹皮汤来“通里泻下”,悲剧可想而知。
2,一百年前,宫外孕大出血中医不知道怎么回事,用中药汤子和针灸“回阳救逆”,眼睁睁的看着病人死去。
3,七八十年前,肺结核(中医称之为肺痨)还是人类的噩梦,中医分什么“肺阴虚肺阳虚”的,但几千年就是毫无办法。
4,解放初期中国还有两千万的血吸虫病患者,中医不知道这是寄生虫病,现代医学制服了血吸虫病,毛泽东写诗祝贺。
5,现在天花被消灭了,麻风病被有效控制了。
6,依靠中医的年代,鼠疫,伤寒,霍乱每隔几年就要造成一次大型悲剧。
7,复杂难产中医处理不了,妇女难产死亡的较多;粉碎骨折中医处理不了。中医认为破伤风是“风”吹出来的。
8,即使在五六十年前,医疗极左,强调中医药的使用,结果儿科肺炎,麻疹,白喉,拉肚子脱水都能死人,你可以问问七十岁左右的老人。
9,凡是人类目前不好治疗的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压,癌症,肝炎都是中医泛滥的领域,因为疗效不明显,患者疾病乱投医,一人试一次,就让中医财源不断了。

一个让人类面临众多死亡威胁的医学体系是“博大精深”吗?是“去根治本”吗?
第2个回答  2011-05-04
中医的思维方式特点是与中国的特有文化结合,比如周易,五行,阴阳等。包括了中国人的大哲学观。
短期来看,中医面临西方思维的挑战。但长期来看,比如西方对自然的重视,必然是中医进入更发展的时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