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五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题所述

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是一门重要基础学科。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步。 1.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例如《翠鸟》—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设计这样—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 2.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这样,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3.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要充满信心,循循善诱。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也是最可亲近,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一般情况下,上课半小时以后一些学生因为端坐时间较长,感觉不太舒服,导致精力的分散和课堂效率的下滑。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会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站起来模仿一个动作,齐诵一句口号,分组朗读一组对话等。在课堂上,我发现坐在最前面一个学生似乎有点不耐烦,就急中生智地请他上台表演了一个节目:课文中描写老鹰飞翔的一连串动作。我配音朗读,他依次表演,学生的精彩表演赢得听课师生的热烈掌声。一个随意的安排,竟成为一个亮点! 4.运用多媒体,调动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电教手段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内容之中。二、运用现代技术,增强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象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散文《听潮》时,我制作了展现海景的课件,在放映大海涨潮、落潮景色画面的同时,配上有海水涨潮、退潮的声音,再伴以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被深深地感染,真正领略了“海的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将自己的教学设计,课件中的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等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学习,这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是学生喜乐闻见的一种教育模式。
三、在教学中激发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1、运用生动的简笔画,激发学习兴趣。简笔画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形象化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运用简笔画,可以使抽象的单调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教师有一手漂亮的简笔画不仅可以提高在学生心目中地位,让学生觉得你很有本事,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我在教《嫩绿的芽儿》这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画了芽儿,花儿,果儿让学生看,学生一看这美丽的图画,就唧唧喳喳说起来,兴趣立刻激发起来,不少同学高兴地说:“这幅真美,真漂亮”。我看看学生的兴趣很高,赶紧就说我们今天来学习 《嫩绿的芽儿》,你们说这三小节的顺序能否颠倒?他们齐声回答“不能”。“为什么不能?”我追问道。他们很快从黑板上知道了答案,是按照植物的生长的规律来写的。 2、从质疑中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嫩绿的芽儿》时,我画了芽儿,花儿,果儿,问他们这些画的漂亮吗?有学生说漂亮,有学生说不漂亮。我让他们阐述自己的看法。说不漂亮的学生认为:颜色都是一样的,没有能显示出各自的特征。那应该给它们绘上什么颜色呢?他们有七嘴八舌地说起来,聪明的学生就从诗当中找到答案,分别是嫩绿、淡白、深红。为什么不用其他颜色呢?我有追问道。他们就开始思考这三种颜色的象征意义了。这么一来,这首诗就很轻松地被他们攻克了。 3、从作业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做有效的练习,激发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的兴趣,教师布置的作业应尊重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不是笼统的“一刀切”,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要从布置作业的方式、形式入手,让学生爱写作业,而不是把完成作业看成是一种负担。要改变一种观念认为只有书面作业才是作业。 总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得当,就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充实生活的动力,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求索,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14
给他讲些有趣的语文内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