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NGO的获资助条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能够获得大型基金会资助的草根NGO仍然是凤毛麟角,和公募基金会强大的优势资源比较,获得资源的艰难是国内绝大部分草根NGO的通病。过去,官方背景的公益组织与民间草根组织很少接触和合作,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开展活动,“老死不相往来”。
虽然中国红基会“5·12灾后重建项目”公开招标迈出了第一步,但公募基金会向草根NGO开放资源的大门并没有完全敞开,大型基金会对于资助草根NGO仍然顾虑重重。《公益时报》记者从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国家5A级基金会了解到,直接对草根NGO进行资金支持并非像想象中那么容易操作。
让大型基金会放不下顾虑,基金会资助草根NGO至今障碍重重,原因显然是复杂的,在大型基金会领导层的眼里,草根NGO自身的问题最需要认真考量。
NGO自身情况的复杂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声闻告诉《公益时报》记者,公募基金会对于资助草根NGO仍然有不少的顾虑,也影响到下一步如何合作的一些考虑。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草根NGO的资质问题,这是最根本的一个障碍。
基金会第二个顾虑则来自对草根NGO团队执行力的认可。汤声闻表示,比如从事老年人护理方面的机构,基金会在选择它进行资助之前,必定先要了解它之前是否从事这个专业,做的好不好。如果是临时性组合的草根NGO,在相关领域时间不长,专业性当然也就会大打折扣。
基金会第三个顾虑则是草根NGO的自我生存能力。汤声闻说,在参与竞标的机构当中,有一家草根NGO的预算当中有38%的经费安排为工作人员的工资、用餐补贴,甚至包括通讯补贴,让他对这家NGO的自身生存能力大感怀疑。
基金会第四个顾虑则是草根NGO沟通能力的欠缺。汤声闻表示,这一点不仅表现在与地方政府、捐助对象的沟通上,甚至还包括与资助方基金会的沟通,一些NGO表现出沟通能力上的不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