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项目的统计

如题所述

统计是人们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有效工具,是决策者和管理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观察、研究和分析社会现象和自然的指示器。统计工作是人们利用各种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各种自然现象等数字资料工作的总称,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从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认识活动。

地质调查项目统计属于社会经济统计的一部分,其研究对象是地质调查项目活动的数量表现,研究地质调查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关系。例如,资源量的查明(预测)、地质调查的投入、地质调查实物工作量、地质调查项目个数、投入的人员及其技术人员等统计指标,以反映地质调查活动现象的数量表现。

地质调查统计是国土资源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调查统计除了要为地质调查经济管理提供服务外,还肩负着国家统计任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地质调查统计作为专业统计,有一整套相对独立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组织体系,但它从属于国土资源统计系统,而国土资源统计系统是国家统计系统的子系统,是整个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调查项目统计以项目个数为计量单位,从编制项目设计至提交报告全过程中,凡在报告期内,无论处在哪一阶段,只要有调查、评价和研究活动的,原则上都应计算项目个数。

一、项目统计指标体系

地质调查项目的成果、实物工作量、费用、成本、投入人数及劳动报酬等指标构成了地质调查项目的统计指标体系。

1.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指标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是指通过地质调查工作所取得的各类地质调查报告、图件、矿产地、异常和矿产资源量等。一般情况下,地质调查报告的提交验收,标志着地质调查项目的最终结束。地质调查报告的总量指标,是以“份”为计量单位。

2.地质调查项目实物工作量指标

所谓地质调查实物工作量,是指在地质调查过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地质任务,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地质目的,选用适当的工作手段和技术方法,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的各种工程或工作的数量指标。它直观地反映使用某一技术手段、方法进行地质工作的实物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质调查的规模和进度,也是计算地质调查价值工作量的基础。主要指标有:机械岩心钻探、坑探、地质测量实物工作量、地球物理、化学勘查实物工作量、海洋地质实物工作量等。

实物工作量有三类计量方法:

一是计数值,以“点”、“个”表示。

二是计量值,以长度(m、km等)、深度(m)、面积(m2、km2)、体积(m3)表示。

三是复合计量单位。如抽水试验工作量以“孔/次·h”表示。

3.地质调查项目费用指标

指实际用于地质调查项目的各种工作费用。主要指标有:国土资源调查经费、地质勘查经费、地方财政资金、矿产资源补偿费、其他投入等。

4.地质调查项目从业人员

指直接参与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主要指标有:从事地质调查人员、直接投入项目人员、长期职工、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

5.地质调查项目基本情况

统计分组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项目的专业性、主要矿种、项目分类等指标。

6.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周期

从设计到提交正式报告的全部工作时间,按日历日数计算。凡属一个地质调查项目,先后有两个以上单位承担工作任务,在计算工作周期时应合并计算。同时有两个以上单位进行工作的,按工作时间长的计算工作周期。主要指标有:项目设计审查时间、野外工作时间、提交审定稿时间、成果资料汇交时间等。

7.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指标

从技术与经济两个方面综合反映地质调查工作的质量及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主要指标有:项目设计审查等级、野外验收等级、报告审查等级等。

8.地质调查项目社会效益指标

地质调查工作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过程,贯穿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应用空间。因此,地质调查项目的效益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和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效益统计包括地质调查成果的利用情况、生态环境监测效果、地质灾害预测和治理效果等。

二、项目统计调查

地质调查项目统计可分为统计调查、统计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3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阶段。统计调查的任务在于,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采用科学的方法,搜集反映地质调查项目进展情况的资料。

统计调查在认识地质调查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统计整理和分析研究的前提,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如果在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的资料不真实、不及时、不系统、不完备,就会影响整个统计工作。即使统计整理工作做得再好,也不会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只有搞好统计调查工作,才能对地质调查的规律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编制地质调查工作规划(计划),进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统计调查的程序是:制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拟定调查项目-确定调查时间-确定搜集资料的方法-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统计调查的方式主要有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等。

三、统计报表

地质调查项目统计报表分年报和定期报表。定期报表分为双月报、半年报、全年预计报。报表分项目表和综合表两种。项目表由项目承担单位填报,综合表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

四、统计资料的整理

统计整理是一项周密而细致的工作,既是对统计资料的审核,也是对统计资料的技术加工,为统计分析打下基础,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统计整理的一般步骤为制定计划、审核、汇总等。

1.设计整理方案

在进行统计整理前,根据统计整理的目的,确定对地质调查项目的基本情况、工作周期、投入人员、完成经费、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各阶段成果及项目各阶段质量进行加工整理。提出整理的工作计划,包括统计人员业务培训,落实通讯工具、汇总计算机、经费等。布置整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及应承担的责任及相互衔接等。

2.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订正

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统计整理前应做好原始资料的审核工作,审核包括钩稽关系、逻辑关系及与历史数据的衔接、与预算的吻合程度。审核订正的主要内容有:

(1)统计台账 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它是根据统计报表和统计核算工作需要,将分散的原始记录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登记、积累统计资料的表册。根据统计报表上报周期时点设置,对项目基本情况、主要实物工作量、投入人员、经费使用、形象进度、工作质量等项目逐一核对。

(2)计算形象进度 地质调查项目统计人员应根据统计台账上的实物工作量按预算标准计算形象进度。没有实物工作量的按财务支出数计算形象进度。

(3)填制统计报表 按统计台账上的内容,逐一填报统计报表,注意按报表制度要求不要漏项。

(4)检查统计报表的钩稽关系 统计报表填完之后,检查钩稽关系,工程质量指标对应的时间是否填列,例如:野外验收等级为“优秀”,但野外验收时间漏填;各阶段工作周期是否超出报告期,例如:2001年半年报应在6月30日前提交,而实际提交报告时间填“2001年8月”,则超出了报告期。

(5)检查统计报表与历史报表的逻辑关系 统计报表填列应注意与历史报表的衔接,当前统计数据不能比历史报表数据少,例如:2001年半年报国土资源经费上报完成50.30万元,2001年8月上报只有40.30万元,则表明报表有误。出现此类现象的一般处理办法是,若2001年半年报报错,则在2001年8月国土资源经费完成上报维持不变,仍为50.30万元,到下一报告期实际完成数超过50.30万元再按实际上报,到2001年年报若完成数仍小于50.30万元,则作调整,并用文字加以说明,包括报错原因,供上一级管理部门参考。若2001年6月后该项目中止,则在中止后第一报告期中调整40.30万元,并附文字说明,包括调整原因。

(6)审核报表的及时性 一个合格的统计报表必须符合“准确、及时、完整”等要素。检查各项指标是否按统计报表上报周期在规定时间内按时上报是统计整理的一项内容,一个部门不提供数据,势必影响统计工作的进程和统计研究的时效性,影响各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7)审核资料的完整性 地质调查项目统计人员要知晓本单位地质调查项目的全部,不能漏报地质调查项目及应当填报的项目,要根据不同的报表种类,收集各种数据。

(8)统计资料的汇总 地质调查项目统计报表汇总采用逐级汇总的形式,以计划项目为汇总单元,由项目承担单位逐级汇总,由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汇总后承报项目下达部门。

五、统计分析与预测

地质调查项目统计分析与预测是统计工作高级阶段的重要内容。地质调查项目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方法通过指标对比,检查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地质调查工作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矛盾的性质,促进矛盾向改善地质调查管理的方面转化。这是地质调查项目统计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

1.统计分析常用方法

地质调查统计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数量分析,找出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联系。一般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用同类指标实际与计划对比,分析计划完成情况。

例如:利用统计资料,对地质调查项目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计算计划完成程度指标,找出影响计划完成的原因。其计算公式为: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在同类指标中如实物工作量、查明资源量等,指标越高越好;而单位成本则越低越好。在计划检查时,都必须以计划指标为基础,反映计划完成情况。

(2)用同类指标报告期和基期对比,分析地质调查工作进展变化程度。

用某一特定时期固定作为基期(如某年、月),用报告期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反映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变化程度。一般有动态比较和增减数量比较。动态比以比率(%)形式表示,一般公式如下:

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公式中的基期水平,如果是用上期(包括本年与上年、本月与上月对比),可得报告期与上期对比。

公式中的基期水平,如果是用上年同期(包括本月或本季与上年同本月或同季对比),则得“本期与上年同期对比”。

公式中的基期水平,如果是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例如5年计划时期的指标,每年都应与5年计划前一年对比;或把某些指标与特定历史时期(如历史最好水平)对比,可得“报告期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对比”。

进行动态对比分析,与检查计划的方法相同。在对比时都和某一基期相比较,反映地质调查进展变化情况。对于某些以百分比数表示的相对指标,也常常以增减百分点来说明地质调查进展的动态。

2.统计预计

在地质调查项目进度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主观和客观原因、有利和不利条件,对完成下一阶段和年度任务作出预测,为及时掌握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动态和指导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3.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分析报告是以地质调查项目统计调查资料为依据,经过统计资料整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反映地质调查工作的总结性的文件。地质调查统计分析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地质调查项目进展情况与完成情况;

(2)地质调查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3)上年结余资金和完成上年结转工作量情况;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