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天才级4大神童,第4个14岁出一上联,至今无人对出下联

如题所述

甘罗,自幼聪明过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家。甘罗是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的孙子。
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后来、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
甘罗12岁时,就投奔到秦国丞相吕不韦的门下,任其少庶子。之后小甘罗出使赵国,使计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甘罗因功得到秦王嬴政赐任上卿,相当于丞相。
第二个是曹冲。
曹冲是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据说曹操当年准备把位子传给曹冲的,可惜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13岁。如果曹冲不死,历史可能要改变。
曹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理解能力很强,到5、6岁其才智便达到成人水平。关于曹冲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曹冲称象。
东吴孙权曾送给曹操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拿出办法来。
这是曹冲上前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
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据《魏书邓哀王冲传》上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当时曹操以大军征天下,刑律非常严厉。
有一次,放在仓库里的一副马鞍被老鼠咬坏了,恰好那是曹操的。仓库管理的士兵吓坏了,认为自己一定在劫难逃,死定了。曹冲知道以后,就用刀把衣服弄了小洞,装成是老鼠咬破的,一脸愁容。曹操见到以后,就问他怎么了。
他回答说:“大家都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衣服的主人要遭遇不幸。”
曹操笑了笑说:“那都是瞎胡扯,根本不会有什么幸与不幸的。”
后来,那个仓库管理的士兵还是如实地上报了老鼠咬破马鞍的事,曹操一下明白了曹冲的用意,笑了笑,便没有再追究这件事了。
第三个是司马光。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公元1038年,宋仁宗宝元元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据说司马光7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而关于司马光最著名的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结果,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传为千古佳话。
第四个是于谦。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那首著名的《咏石灰》:千锤百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于谦的。而于谦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17岁。其实,于谦在14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出众的才华。
14岁那年,于谦到杭州应试。当时的主考官随口说出一句对子:“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
五个“无忌”,前三个指晋代大臣何无忌、战国时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唐代元勋长孙无忌。后两个是一语双关。
没想到于谦脱口而出:“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于谦的五个“相如”,前三个指汉初东阳武乡侯张相如、战国时完壁归赵的蔺相如、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
之后,于谦反问老师一上联:南国北人,此小偷偷偷偷东西。
结果,老师哑口无言,无法对出。据说至今也无人对出此联。而这句对联出自于一个14岁小孩手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