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如题所述

从“老爷我就什么也不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自高自大的县令。《怕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唐朝有个县令爱画虎,但总画的像猫,画完之后要手下人评论。说好者他高兴,说不好者他惩罚。新来的年轻差役用自己的伶牙俐齿讽刺了县令,

到了唐朝,出现了所谓的“知县事”,也就是“知县”。知是“主持”的意思,是地方县令空缺时,朝廷派去主持一县政事的。也就是现在常常有官员在名字后面加个括号:xx副处长(主持工作)。因此,在唐朝,知县是“因事而设”,不是一个常设官职,主流还是县令。

但是,到了宋朝,“杯酒释兵权”的太祖赵匡胤是个“权力控”,不仅兵权要牢牢抓在手里,更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于是,他在比较重要的县,直接派心腹大臣去主政,称为“知县”,而其他县的长官还称县令。


扩展资料:

历史上著名的县令:


凤台县知县李兆洛(1769(己丑年)~1841(辛丑年)) 清代学者、文学家。嘉庆十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曾任凤台知县。论文不持门户之见,李兆洛精舆地理、考据、训诂之学。为文主张混合骈、散两体之长,与桐城派散文立异,是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


浙江遂昌知县汤显祖,明朝著名戏曲作家、文学家.字义仍, 号海若、老士、清远道人, 江西临川人.住所名玉茗堂.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12岁的诗作即已显出才华。14岁补县诸生,21岁中举。这时,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