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的几个问题.

1.佛教里宣传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那为什么不可以吃肉却可以吃植物.植物也具有生命,也平等,也具有佛性.
2.假设植物和动物,人都不吃。人能吃什么?人都不吃的话,人就会死亡,那对人是否平等?
3.众生皆平等,那谁来度昆虫,谁来度动物,度植物?
4.为什么佛是救苦救难,人却要向他们下跪.不是平等吗?或许你会说这是人对佛们的尊敬,但假设佛真的存在,他会不高兴人们这样做的,会阻止人们的.
5.如果佛真的存在.那么他是救众生,也就是整个世界,那为什么在西方却没有如来没有菩萨,只有上帝.因为假设佛们存在,救苦救难,那么那边的人们也会感激他们以此烧香拜佛立佛像,但到现在都没有是不是意味着佛具有地域性.
6.信则有,不信则无,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表示.要佛们的救犊有一个条件就是信.那么假设众生平等,不是信与不信都应该救吗?
暂时只想到这些,提出这些没有蔑视之意.
只是有这些疑问。望解答.

花蜜师兄 您好!

末学以自己所知来答师兄的疑问:

第一个问题: 众生者,乃是众缘和合而出生的,但是这里是指有情众生,有情众生之所以称为有情,因为有七转识的运作(简单说就是有能觉知的意识以及习性等心识),而植物属於无情众生,因为植物乃有情众生本有的本心-如来藏因众生的业力,而共同摄取四大种(地水火风),变现出整个器世间,当然器世间包含了山河大地也包含了植物矿物,而这些物质本身并没有七转识以及一般有情众生的五根,因此并不能将这些看成有情众生,而是有情众生的本心所共同依著业力而生。因此其他动物跟我们一样有七转识和五根,而且其所作所为也都会被其本心-如来藏所执藏,当然我们吃了他,彼此之间就会执藏了这个种子,将来因缘成熟,就会报应了。

第二个问题也是一样,也就是如上所说,故我们吃植物就可以了。

第三个问题,众生平等是站在本心-如来藏的体性来看,花师兄如果你证悟了本心,找到了这个本体,自然可以观察到一切有情众生的本心,都是一样:本来具足、本来清净、本来无生的中道性,纵然一个人杀人放火,可是当他杀人放火的时候,他的本心依旧清净无染的运作,可是却也同时如实地收藏这些恶业种子,将来也必定会报。而动物昆虫的度化,则要看他们的因缘,而且也有不少大菩萨会化现动物、昆虫身来度化这些有情。

第四个问题,佛是圆满一切种智的大觉者,而众生不管有没有对佛跪拜,佛是不会因此起烦恼(就是因此高兴或不高兴),因为佛已经明了所有因缘果报的真相。而我们对於佛的跪拜,一者是出自於对於佛的敬重,因为佛能教导我们成就一切种智,超越一切烦恼魔,而成就究竟佛道;其次,至诚礼拜佛,有大福德或大功德(功德要看修行者本身的证量)。另外,从本心来看,花兄!末学何妨对师兄您行跪拜礼呢?所谓跪拜,即非跪拜,是名跪拜!

第五个问题,佛示现在某个地区度化也是看众生的因缘,西方那边因缘尚未成熟故。因为佛的救苦,首先是帮助众生断除我见,也就是将意识心作真实我的恶见,如果众生因缘还不成熟,必然起心诽谤,那岂不是枉然吗?何况西方那边的众生,他们想要追求的离苦,并不是真正的想离苦,而是只是想意识心不去领受痛苦,而不断地享受快乐,以此作为离苦得乐。如是邪见与佛法不相应!代表他们学佛法的因缘尚早,未成熟故。

末后一个问题,其实这要看众生与有真修实证者(佛、菩萨等)的因缘,今天信根具足的学人,对於世俗乃至神通禅定是不会有所爱乐,因此只要依著经典的方式去实证智慧即可,智慧到了某些阶段,自然会有附属禅定乃至神通的实证。但是如果是信根不具足的俗人,多半要以神通来帮助其增长信心,然而佛菩萨在世间度化多半不以神通来度,因为鬼神、天魔外道也会神通,若以神通来度,恐怕俗人不能分辨真伪。

最后,花兄!佛法虽是平等,这是从一切有情众生的本来面目-如来藏来看待,然而从众生过去学佛以来的基准来看,是不平等的,因为每个众生善根、福德的累积,并不是齐头式的平等。因此,有平等也有不平等的,这也是佛法被称为中道的原因,佛法的中道即是,本来就具足的清净心体,无妨含藏有染污的七转识(七转识即是众生自己),而我们修行,就是要证得本心,然后将其含藏的染污习气种子,渐次消除。

愿以上帮助师兄建立正见

敬祝 早证本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23
1。佛教说的众生是指有情生命,植物是无情生命,不被视为众生。
2。众生平等是指有情生命平等的,所以人可以吃植物。
3。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所以佛不度无缘的众生,想度也度不了,因为昆虫他不信,也不明白,等他善根成熟了自然得度。〈观世音普门品〉说到观世音菩萨用种种方便现身去度众生,要度昆虫就得就成昆虫去度,这样才可以和昆虫相通,得不得度就要看他的造化了。昆虫善根不足是感应不了佛的,难度。
4。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敬是根本,没有敬就无法相处。佛敬一切众生,众生也应该敬佛。敬是在心中的,而不是叫你跪,佛也没要众生跪他。众生跪佛是因为众生还没有领悟到什么是佛。
5。佛不是在什么地方,而是在心中,心中有佛,佛就无处不在。西方也有佛法,只是少一点。这佛法的流传是人在传的,而不是佛在传,佛陀开创佛教,怎样传就要靠法师去传了。度人的也是自己度自己,佛度不了你。
6。你应该要知道怎样去救,是自己救自己而已,佛救不了你。想要得救就要按佛法说的去做,你做到了就救了自己,做不到佛也救不了你。救不救得了主要是你信不信,你不信不愿意去修行,就没有人可以救你。
第2个回答  2009-02-16
用佛典回答比较明确。

1,2的回答。佛陀对肉食的看法。

http://hi.baidu.com/%BC%D3%C4%DA%C9%B3/blog/item/5cfe71c2f05d4d1c0ef477d2.html

4,的回答是那是礼敬,因此各地的风俗而不同。古印度的跪拜是礼仪。

3,5,6的回答在这里。

13 .佛陀普渡众生了吗?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那烂陀地方游化,住在那罗村一位卖衣人家的芒果园中。
当地有一位村长,因为他家世袭以锻造刀子为生,家族就以「刀师」为姓。
这天,这位刀师村长去见他的老师尼干子,尼干子对他说:
「你会不会以一种两难的诡辩术,论败沙门瞿昙,让他哑口无言?」
「老师!有什幺两难的诡辩术,可以论败沙门瞿昙,让他哑口无言?」
「你先问沙门瞿昙,看他是不是要普渡众生,让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也赞叹能让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的人。
如果他回答『不』,那就嘲笑他跟平凡的愚夫没什幺不同。
如果他回答『是』,那就质疑他,为何只对一些人说法,不对一切众生说法。
这样的两难诡辩术,就可以论败沙门瞿昙,让他哑口无言。」
刀师村长受了尼干子的怂恿,就到芒果园见佛陀,想用尼干子所教的那一套来问难佛陀。
刀师村长说:
「瞿昙!你不是要普渡众生,让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也赞叹能让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的吗?」
「村长!长久以来,如来一向是慈悲利益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也常常赞叹能让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的人。」
「瞿昙!如果这样,那为何如来不对众生一视同仁地说法,只对某些人详尽地说法,而对其它人却不详尽地说法呢?」
「村长!让我来问你,请你照实回答。
譬如,有人拥有三块田,第一块很肥沃,第二块中等,第三块很贫瘠又带有盐分,村长!你说田主人会先选哪块田播种?」
「那当然是选最肥沃的那块先播种耕作啰,瞿昙!」
「然后呢?村长!」
「然后再选中等的那块,瞿昙!」
「最后呢?村长!」
「最后剩下来的种子,才考虑去播种最贫瘠的那块,或者根本就放弃那块最贫瘠的不播种,将剩下来的种子拿去喂牛。」
「为何要这样做呢?」
「这样才不会浪费种子,将来的收成也会比较好啊!」
「村长!我也是这样。那些倾生命的全部投入,跟随我出家修学的比丘、比丘尼们,就像是那最肥沃的田地,所以,我乐意常常为他们说全然纯正的善法,同时也以我一生清净修行的身教,展现出来教化他们。为什幺我会这样全心全力地教导他们呢?因为他们听了我的教说后,会以我的教说为安住处,为依靠的岛屿,为保护,为庇荫,为归依,他们能常常这样地自我反省,自我勉励:
『世尊教导我的,我都要忆持实践,使自己能得到利益安乐。』
村长!而我的在家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们,就像那块中等的田地,我也乐意常常为他们说纯正的善法,展现我清净修行的身教,而他们也会依循我的教导,努力修学,使自己能得到利益安乐。
村长!那些像尼干子之辈的外道异学,就像那块含盐分的贫瘠田地,我也乐意为他们说纯正的善法,展现我清净修行的身教,他们能听进去多少,就算多少,即使只听进去一句法,也能享有一句法的利益安乐。」
「好奇特喔,世尊!用这幺善巧的三种田作譬喻解说。」
「村长!让我再打个比方:譬如有三个水瓶,第一个水瓶完好无缺,也没有漏水裂缝,第二个水瓶外观完好,但有漏水裂缝,第三个水瓶不仅有漏水裂缝,还有缺损,村长!你想人们会先使用哪个水瓶来装水?」
「瞿昙!当然是先用那个完好无缺,也不会漏水的水瓶了。」
「然后呢?」
「瞿昙!然后再用那个外观无缺陷,但有裂缝的水瓶。」
「如果两个瓶子都已经装满了,还有剩余的水,怎幺办?」
「那只好拿那个有缺损的破瓶子来装了,或许还能短暂储存,作小小的用途,也或许根本不使用它,将剩余的水拿来洗碗盘。」
「村长!那完好无缺,也没有裂缝的水瓶,就像我比丘、比丘尼出家弟子们,那稍有裂缝的水瓶,就像我优婆塞、优婆夷在家弟子们,而那破损的瓶子,就像尼干子之辈的外道异学。」
佛陀轻易地就连举两个贴切的例子,论破了尼干子自以为万无一失的两难论,听得刀师村长大为恐怖,毛骨悚然,赶快顶礼佛足,忏悔说:
「世尊!我是那幺地愚痴,不辨是非,竟然在世尊面前胡言妄语。」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九一五经》、《别译杂阿含第一三○经》、《相应部第四二相应第七经》。
二、佛陀普渡众生了吗?那也要看众生是否有被渡的条件,这是相对的。佛陀当然会先在良田播种上用心,先选用完好不漏水的瓶子。
三、印顺法师在《成佛之道》〈闻法趣入〉章中说:「如器受于水,如地植于种,应离三种失,谛听善思念。」虽不清楚法师此段说法的出处,但与本则故事中佛陀的譬喻,其意涵上是那幺的一致。
第3个回答  2009-02-16
1、2,佛教里植物属于无情众生,是没有感知和感情的,所以吃植物不算杀生,是可以吃的

3,昆虫动物之类也属于众生之列,缘法到了自有菩萨渡化。

4,不是佛要人们向他下跪,而是佛弟子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佛门所说的平等是自性上的平等,弟子对佛行礼是表示对长者和德者的尊重,并不是代表奴役的意思。当然一些求佛的人怀着各种目的下跪那是对佛法的不理解。

5,西方不是没有佛菩萨,而是西方中世纪时期教会的黑暗统治不允许其他信仰存在,你看看现在国内基督教们大肆攻击其他信仰的行为就知道他们得势时是什么德行了。而且现在西方也有佛法传播,只是暂时没有基督普及而已。

6 佛门和基督不同,是没有所谓救赎之说的,佛也是没有能力扭转你的定业的,要离苦得乐只有靠自己,佛和菩萨只能指引你的方向。说信是第一个条件是因为只有信了才能照着佛的教导去实行,事实上最重要的条件却是“行”。
第4个回答  2009-02-16
1、《大般涅盘经》中佛说:“谷米草木无命无我。非众生数。众生和非众生的区别就在此处,非众生还包括一切山石微尘。

2、为什么不吃肉,在这里举例说明:如果有人在此生做诸恶事,杀诸众生或杀诸人,死后投畜生道(老鼠),那些被他杀过的众生受此报身后又投生(老鹰)复还杀他....如此循环无始无终,故佛、菩萨不吃肉,是因为怜悯众生,不为此伤害众生。

3、众生皆平等,昆虫虽小却不例外,其今世或来世仍为昆虫乃过去无量世前做恶所至,其舍此报身后还可以再投生为人,还有机会听闻佛法,还有机会成佛渡脱众生....所以莫轻视小生命,那都是未来的一尊佛啊。

4、你说的平等是众生平等,佛不是众生,他是化众生相来渡救众生,他是我们的心灵根祗,他对众生的恩德甚过父母再造,你对父母能跪地以示孝心,对佛更应该如此,以示虔诚。话虽然这样说,这些都是一些表相的东西,一切唯心,一切唯识,你可了解你自己么?你知道为什么佛说一些经咒,经于人的耳根即可除无量罪,不落恶道,这就是你的心识作用,佛了解这些,所以你应该多读佛经,少此疑惑。

5、《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见,不得见如来。但你仍可以有其它方法观见佛、菩萨,那就是参禅。你不要被科学迷惑了,以为你眼睛见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

6、你信佛,佛信你。你念佛,佛念你。如此最能说明此中道理。佛法虽无量无边,如果有天你落入恶道受苦,你若在那时仍不信佛法,佛想救你也救不了。但如果你顿时生净信心,诸地狱化莲心清静地。一切唯心,一切唯识。

补充一句:这个心识也叫做阿赖耶识,那是轮回的根本。那才是你真正的自我,你累世累生的善恶都记在里面,所以你死后去天堂或下地狱不是阎王老子决定的,而是你造的业所感召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