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发工资条的猫腻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工资的评判标准是多维度的

职场有种现象,不害怕分配少就害怕分配不均。但在公司里,大部分人的工资是不一样的,有高有低。这个时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假如工资低的集体去找老板谈,老板就会左右为难。同意了,害怕起到反作用,大家都来找。不同意,担心公司人心浮动,都不好好工作。关键,员工的工资衡量标准,从来就不是单一的。

2、心里有鬼,能者多劳不一定多拿薪水

很多时候,每个公司的销售工资很透明,底薪相同,提成多少全靠业绩。但公司抛开了销售,其他的岗位很难做到薪资透明。很多公司在员工的待遇上,心里有鬼,总想着底薪雇佣者能力高者,能够节省一部分支出。万一员工之间,薪资透明,多劳者看到拿的薪水少很多,直接心伤了不干了,部门都要瘫痪。

3、工资条上要包含的项目

工资条上并不是只有工资的总额,还有一些员工个人的相关明细;一般来说工资条要包含:员工的工号、员工的姓名、当月的实发工资、岗位工资、福利待遇费用、住房补贴、应发工资、以及个人所交的“个人所得税”,这些八项内容都要凸显出来。

4、工资条首先要核对上月收入

大部分年轻人,在拿到工资条的第一时间,只关心自己的上月总收入有没有出入,细节上的东西不会去关心,这样很容易让一些细节出现问题。首先要核实的是总额与各项明细是否准确,仔细对照工资条上的各项,是不是按照自己的实际劳动计算的。作为打工者,要明白实际的物品福利,不能代替工资发放,而且单位也不能随便调整与员工约定好的薪资。

5、计算工资条上扣税的额度

目前国家个人税额的调整,已经从原来的3500元,调至5000元,新的扣税计算公式,不能再按照原来的方式去扣;如果工资收入没有达到5000元的朋友可以忽略,而且扣税的额度是到手的实际工资,并不是扣除五险一金之前的工资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