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老师应不应该给学生排名...我为正方给点建议

我为正方给点建议

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不论是对于优生还是差生,都不一定是好事。比如在中长跑比赛时,跑在前面的人听到后面追赶的脚步声,会感觉到压力,紧张的时候,甚至会感觉到紧跟着的脚步像踩在心坎上。而这种压力并不能增加动力,并不能让他(她)跑得更快,因为每一个人的体能都是有限的。 公布考试成绩和名次,排在第一名的学生会感觉到第二、第三名带来的压力,以此类推,为了保证不掉下来,成绩越好的压力就越大。明确地说,公布排名将学生的压力放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如果长期得不到提高升,就会因为一再失望而选择放弃。 另外,公布考试成绩排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将学生和家长的眼球吸引到分数上,为追逐应试教育营造了氛围。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强调分数这个评定标准的前提下,学生就被迫投入更多去挣分,其余的潜质就得不到发掘和发展。其实各种研究已经表明,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高分不能代表能力。这也与一直高喊的素质教育相悖,教育要做的工作是引导学生成人,帮助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而这些,都会淹没在一张榜单上。 公布排名忽视了个体差异性 近几年,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可以说是一浪接一浪,但是成效并不显著,为什么呢?我们的家长、学校、社会还是将目光紧紧盯在分数上,分数还是许许多多学生和老师奋斗的终极目标。在这样的大气候下,用张榜公布学生考试的成绩名次就成为一种广泛的刺激学生进步的手段。 而这些并不可取,一者忽视了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只要存在第一名肯定就有最后一名,只要有学生进步肯定就有学生退步,这是一种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做法,很难说能产生促进的积极意义;二者忽视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学生因个体的因素,有的学习后短时间内就能吸收并迅速反映在试卷上,有的要经过一段时间消化,这个过程不一致,用不等人的、一致的考试来衡量,会伤害很大一批学生的学习热情;再者,忽视了学生目标的差异性,成绩和名次并不能代表学生今后的成就,但是家长和学校偏偏将这种没有代表意义的东西看得很重,这就使许多学生受到压抑、打击,留下痛苦的成长过程,同时逆反心理作怪,学生并不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公布成绩和名次成为低效、费力不讨好的举措。现在,校园中已经出现一种“边缘学生”现象,其中不乏是由于长期排名失意造成的。 然,许多学生、家长都希望知道考试成绩和名次,教师也希望借此诊断教学,因此我觉得可以采取一些折衷的办法。譬如可以公布前10名学生的名单,一些考试失利的学生如果想了解情况,可以私底下提供给他们。可以肯定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不能通过红榜、黑榜来完成。老师需要花费精力去做的是培养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的感情以及对学习的兴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