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好皇帝吗

如题所述

明太祖 朱元璋 大明朝的开国君主,历史上纯粹的也是唯一的出身农民的皇帝! 老家今安徽凤阳,从小受尽人间苦难,深深感受到元朝暴政对人民的迫害,后投靠郭子兴,一步步发展壮大,因为他有德有才有魄力更重要的是有着君主的气质,所以渐渐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人才,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一个洞察一切且嗜杀的君主,但他却爱民如子,关心老百姓疾苦,着与他从小的经历密不可分,以帝王标准来评判,他是一位英明神武的传奇帝王!朱元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和自己创下的基业!是个嗜杀但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4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 朱元璋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家乡流行瘟疫,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当和尚,以求温饱。谁知和尚也并不好当,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这次外出可以说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身体,同时也使他初步接触了一些反元的思想。 回到家乡后不久,由小时的玩伴汤和介绍,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他的睿智与勇敢,很快成为了郭子兴的心腹,并取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在郭子兴部下期间,朱元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并掌握了一只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这使得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很轻易地就打败了郭子兴的儿子,取得了对这只队伍的控制权。 朱元璋并不满足以得的地盘,他要大占宏图就要有稳定的根据地,这样南京(集庆)就走入了他的视线。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并改名应天府,自称吴国公。同时采纳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良、缓称王”大力发展生产,为今后的更大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他在南京外围大败陈友亮,鄱阳湖血战彻底击溃比自己强大的陈友亮军团,消灭浙江的张士诚,沈杀韩林儿,派徐达、常遇春北伐。逐个消灭了各个势力,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将元顺帝赶出北京。 建国后,他采取与民安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颁布《大明律》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他废除丞相,实行六部制,改御史台为督察院,实行卫所制,使武将与兵权分离,设立锦衣卫,对朝臣和百姓进行监督,这一系列的措施都使皇权得到大大的加强。 朱元璋的屡兴大狱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洪武时期的功臣除了耿并文等少数几个外,其余全部被杀。胡惟庸一案,牵连被杀者达三万人,朱元璋晚年的蓝玉案又牵连了一万五千人。以至于到了靖难之役南京朝廷竟无将可派,可以说朱元璋的分封外藩和大杀功臣直接导致了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失败。 1398年5月,明太祖朱元璋病死于南京,在位31年,终年71岁
第2个回答  2019-02-01
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勤于政务,休养生息,惩治贪官,吏治清明,开创大明270多年,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明君。其晚年大杀开国功臣,是他的不光彩之处,如果朱元璋早年多读点书,可能就没有这么极端的做法了,但是一个圣明开国皇帝杀人,那就不叫杀人,叫政治。

本人熟读历史: 独崇拜魏武 明太 蒋校长
第3个回答  2022-07-16
朱元璋是明朝的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自称吴王。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第4个回答  2014-04-25
朱元璋对农民还算不错, 不过他太变态了,性格还多疑,杀了很多功臣,还想出好多酷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