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哪些心理问题是容易被忽视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儿童焦虑症:

这类一般常见于恐惧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13%儿童和青少年都会有焦虑障碍,而且多见于女生;儿童焦虑症氛围三种类型,其一是分离性焦虑,儿童对家庭或其他熟悉环境分离时,出现过分焦虑;第二是社会性焦虑,儿童与陌生人接触时,出现持续的过分退缩、妨碍,与同伴正常交往;其三是恐怖性焦虑,孩子总会有莫名的害怕,可能是场景或者事务;

注意缺陷多D障碍又称儿童多D症:

是儿童心理行为疾病中最常见的问题,表现为注意力明显不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多D和冲动。还会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一般6-10岁属于高峰期,一般来说男生会多于女生;

学习障碍也是学龄儿童常见的问题之一:

是指不存在智力低下、视觉和听觉障碍、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一般表现为阅读障碍、计算障碍、听写障碍、手眼协调障碍和运动协调障碍;
第2个回答  2022-06-01
1.儿童焦虑症有三种类型:

其中一种是分离焦虑,儿童与依恋对象、家庭或其他熟悉环境分离时出现过分焦虑;

其二是社交焦虑,儿童与陌生人接触式出现持续的过分退缩,妨碍与同伴正常交往;

其三是恐怖性焦虑,患儿总是提心吊胆地害怕可能遇到的事物或情景。

2.学习障碍它是指不存在智力低下的学习技能障碍和视觉、听觉障碍,也没有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学习技能获得障碍的一组综合症。
3.儿童抑郁症指发生在儿童时期持续的心境不愉快,以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患儿表现为对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患儿还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容易激动,有时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
4.入睡困难,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5.孤独症以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刻板重复行为和对环境不恰当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它是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涉及儿童的认知功能、社会情感、社会化过程的相互关系的问题。
第3个回答  2022-06-01

1、学习障碍导致学业困难



许多家长把孩子做作业拖延、注意力不集中归结为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不用功等原因,但可能是孩子存在学习障碍。



存在学习障碍的孩子的智力水平方面和正常孩子没有差别,但他们在听、说、读、写和自我控制和情绪的能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比较常见的儿童学习障碍,包括阅读理解障碍、写作障碍、数学学习障碍、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等。孩子会普遍在班级成绩偏低,在学校或成长环境中面对更多的孤独感和挫败感。

2、难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什么我没有知心朋友?”“为什么他们总是嘲笑我?”许多孩子会陷入这样的困扰中。人际相关的问题通常是中小学学生心理咨询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我觉得我在班里格格不入,不知道如何融入进去,每次都是话题终结者,我感觉特别孤单。”每个班级当中都会有那么几个“游离在外”的孩子。

3、情绪过于低落或波动剧烈

很多孩子自我评价很低,总觉得自己很差劲,情绪持续低落。也有很多孩子情绪过于急躁火暴,常有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呢,脾气这么大!



他们表现为抑郁、冷漠、易幻想或情绪波动剧烈;过分焦虑,引起敏感、多虑、多疑、害怕,过分依赖父母等问题。

存在学习能力缺陷的孩子,本身也希望自己学好,但是由于某些方面学习能力欠缺,导致孩子即使努力了也没法学好,有这类情况的家庭父母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寻出问题的症结。



存在学习障碍的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孤独感偏高,很多父母会对孩子表现出过度的帮助和关注,导致孩子惯于依赖成人,形成了更多的退缩行为,时间久了,孩子与正常孩子之间的差距也会增大。

第4个回答  2022-06-01
1.偏食:是指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进食行为。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在城市儿童中约占25%左右,在农村儿童中约占10%左右。

2.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3.抽动症: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4.吮吸手指: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5.攻击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6.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7.遗尿症: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8.入睡困难:是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9.拔毛癖:是指儿童时期出现的经常无缘无故地拔自己的头发、眉毛、体毛的不良行为。多见于4-5岁以上的儿童。

10.性识别障碍: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与自己真实的解剖性别相反,如男性行为特征像女性,或持续否认自己具有男性特征。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

11.依赖行为:是指儿童对父母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
第5个回答  2022-06-01
孩子长大以后,独立性强了,很多家长开始更多地担心孩子在生活细节上的问题,如孩子会不会吃坏肚子,夏天担心孩子中暑,冬天担心孩子少穿衣服生病等这些细碎的小事,剩下的就是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问题。至于孩子的心理安全,是很多家长根本没有想到的问题。

那么特别容易被忽视的十大儿童心理问题有:

1、孩子爱撒谎。

因为之前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的反应过度了,孩子害怕。

2、孩子不自信。

因为家长给孩子的批评太多,鼓励太少。

3、孩子总爱黏着父母。

因为家长给孩子的关注不够多。

4、孩子脾气大,爱生气。

因为家长对孩子肯定太少,要求太高,让孩子心里的不满太多。

5、孩子有暴力倾向。

孩子在模仿家长的行为,因为家长的言语和生活里有太多的暴力行为。

6、孩子不关心别人的感受。

因为家长从来不关心孩子的感受。

7、孩子嫉妒心太强。

因为家长太爱拿孩子跟别人去比较。

8、孩子太胆小。

因为家长经常包办代替,替孩子做了太多的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