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中化学里的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9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里的问题

NaOH的质量=0.25*1*40=10克,因为没有240ml的容量瓶,故要用250ml的体积去计算。
FeCl3不会完全水解,只有少部分水解,故不能得到NA个胶粒
这样的回答不知你是否满意

高中化学题目--高中化学高手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2个知识点:
1、速率平衡计算的常规格式----三段法计算
2、化学平衡与热量之间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求算
2L容器中:2SO2 + O2 <=> 2SO3
起始--------3mol----2mol
变化
2min后平衡----------1.6mol
利用三段法,将资料补充完整,得到
2L容器中:2SO2 + O2 <=> 2SO3
起始-------3mol----2mol------0
变化------0.8mol----0.4mol---0.8mol
2min后平衡--2.2mol---1.6mol---0.8mol
(1)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
v(O2)=(0.4/2)/2=0.1mol/(L.min)
v(SO3)=(0.8/2)/2=0.2mol/(L.min)
(2)平衡时,c(SO2)=2.2/2=1.1mol/L
(3)达平衡时放出热量Q,但是此时没有完全反应
而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应该是完全反应的热量变化
2SO2 + O2 <=> 2SO3,H
2mol------------------H
0.8mol-----------------Q
解得,H=5Q/2
即,热化学方程式
2SO2(g) + O2(g) = 2SO3(g),H=5Q/2 kJ/mol

[高中化学]有关高中化学的问题

稀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使原溶液中酸根离子氧化,比如亚硫酸根,被氧化后就成为硫酸根,一样可以与后来加的钡离子生成沉淀,而原溶液中却本没有硫酸根

高中化学化学,,

你好!
我跟你说
我也是高三的学生呢
不过我们的化学老师,我也觉得不好,他总是说的很快啊,觉得我们都懂啊,那还能怎么办呢?
只能加快自己的步伐呗,尽量跟上他
我相信你肯定没有问同学题目的习惯吧?你应该要学习一下多问同学题目,因为你刚刚不是说上化学课头疼吗?那你一定不敢问老师简单的题目了,那这个时候,你就要放下你的所谓的自尊,谦虚的问问同学或者你有足够的勇气的话,建议你问老师最好,毕竟老师更加详细啊。
既然都是高三了,建议你有学习上的问题,还是多和老师交流交流吧!我相信啊 他肯定是会帮助你的!
好吧,看了下面的神回复,真是佩服佩服!他的那个“直接”的方法也不错的啊

高中化学

有机
这些是羟基官能团基本的化学性质。
1。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醇:官能团,醇羟基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1.与活泼金属反应 例如R-OH+Na---RONa+H2
2.与卤烃反应 例如R-OH+HX---RX+H2O
3.与无机酸反应 R-OH+H2SO4---R-O-SO2OH+H2O
4脱水反应在浓硫酸170度的条件下H-CH2-CH2-OH----CH2=CH2+H2O
还有氧化和脱氢。
3。醛:官能团,醛基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酚,官能团,酚羟基
具有酸性
能钠反应得到氢气
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
5。羧酸,官能团,羧基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
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
不能被还原成醛(注意是“不能”)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6。酯,官能团,酯基
-CHO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矽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 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 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型别:分清型别,注意少量、过量等。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氧化剂: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 等;
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 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基本的一些元素,就是初中所学的常见定价化合物,如H、Ag、碱金属、卤化物中的卤素、的化合价是要记忆的,至于一些比较常见的变价元素,如非卤化物的卤原子、Mn和Fe等过渡金属、还有一些资讯题中的特殊价态是可以通过化合物的价态和为零来确定。

当然,很多化合物的中文说法也暗示了化合物的价态,举个栗子:“次”→次卤酸钠中卤元素为+1价,而“高”:高卤酸盐中的卤元素则为+7价,高锰酸钾的锰元素也是+7价。 这些如果有心的话,你可以在往后的学习中逐渐积累一些,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如果你现在在高一的话,可以尝试找一些计算化合价的题目练练手,多做一些题目,再往后基本上常见的化合物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个元素是什么价态。

加油!

仅供参考。

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定酸性氧化物最重要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
因此,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因为它溶于水的过程,氮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u + 2H2SO4--- 2H2O + CuSO4 +SO2
1 2 1
_____ ______ ___
25.4/64 Y X
X=0.396875
Vso2=25.4ML
Y=50.8ML 根据方程式 2MOL的H2SO4有1MOL还原到S02中 所以SO2=50.8/2/64=0.396875MOL

不可能。
无机化学反应原理之一是强酸制弱酸。
SO2是亚硫酸的酸酐,对应水化物是亚硫酸,而氯化钙对应于盐酸,是三大强酸之一,故反应不可能发生。
你可以写出反应式:
SO2+H2O+CaCl2=====CaSO3+2HCl
右侧自然出现了盐酸,而这是不可能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A。解析:
①非金属的热稳定性是有非金属性决定的,非金属性F>O>Si,所以中正确。
②依据何种晶体确定,SiO2原子晶体,NaCl离子晶体,CO2分子晶体,正确。
③同分异构体的沸点,主链C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支链越大,沸点越小。错。
④结合质子的能力,OH-最容易得H+,CH3COO-中间,CL-因为和H-值能共价,能力最弱,正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