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学学什么

我是一名理科生,今天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录取,请问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我感觉这是个偏文科的专业,我可以单纯的理解成学地理吗?

课程简介

“石油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品牌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6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本课程遵循加强基础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发展新水平的原则,立足于石油地质学基本原理的阐述,充分反映成熟的新理论,突出中国石油地质特色,以油气成藏要素、油气成藏过程和油气分布规律为主线建立课程体系,共包括绪论和油气水的成分和性质、储集层和盖层、油气藏及其类型、石油天然气的成因与烃源岩、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油气聚集与分布单元、油气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等8章。主要介绍油气生成、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及油气分布的基本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石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利用石油地质学的原理与方法对盆地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进行初步的评价。

目标定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石油石化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石油主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每年面向全国招生150余人,生源质量越来越好,入学成绩连年提高,已成为社会公认的品牌专业和我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

我校地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地质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科技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而“石油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学生系统学习了矿物岩石学、地史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地质基础课后,开始接触石油勘探开发知识的第一门课,也是高年级本科生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奠定了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石油勘探开发理论基础,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看家课”。同时该课程又是油气勘探系列课程的骨干课,该课程系列还包括地质工程专业的“油气田勘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石油地质学”以及非勘探专业“石油地质概论”等课程。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坚持“强化理论、注重应用、增强实践、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造就一流师资队伍,编写一流教材,创建精品课程,培养一流人才。即在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以“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以科研促教学,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目前本课程教学水平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居领先水平,我们将加快建设步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双语”建设,把本课程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品牌课程。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

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6学时,课内实验和大作业等实践环节18学时。与本课程相配合,单独设置课程设计“石油地质综合训练”3周。

顺序
知识模块
主要内容
计划学时

理论教学内容

1

油气成藏要素
绪论

第一章 油、气、水的基本特征
4

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
4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8

2
油气成藏过程
第四章 石油天然气的生成与烃源岩
8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6

第六章 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
7

3
油气分布规律
第七章 油气聚集与分布单元
3

第八章 油气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6

实践教学内容
1
实验
原油、烃源岩、储集岩样品观察与描述
2

石油及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萃取
2

油气成藏机理模拟实验
2

2
课内大作业
烃源岩演化特征与生油区评价
2

时间-温度指数计算与烃源岩成熟度评价
2

天然气成因类型综合判别
2

圈闭及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2

流体势计算和油气运移方向分析
2

油气藏形成条件综合分析
2

3
课程设计
石油地质综合训练(单独设置)
3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难点

“石油地质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共八章:油气成藏要素、油气成藏原理和油气分布规律,其中核心内容是油气成藏原理。该课程的难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如何综合利用已学过的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岩相古地理等知识,深刻理解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并将静态成藏要素中的烃源岩、储集层、盖盖层、圈闭与动态成藏过程中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沉积盆地中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问题;二是油气生成的化学动力学原理和油气运移聚集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三是对各类圈闭和油气藏的空间形态的理解。

2.解决办法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加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接触油区实际石油地质资料的机会,多介绍油田实例,多增加地质图件分析等方面的练习,便于提高学生对实际地质问题的理解。在教学中的课内大作业,就是根据各章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意识设计的综合训练,每个大作业都要求学生作图、编写报告,增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的课程设计更要求学生综合整个课程的知识对一个实际盆地各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盆地的油气远景做出评价。

对于第二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对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和物理知识的运用,动画的运用,精讲难点内容,深入浅出。

对于第三个问题,充分运用实物模型、清晰的多媒体图件,尤其是复杂的平剖面图和立体图,配合习题课,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一直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为了加强学生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课程设置了3个实验(6学时)、6个课内大作业(12学时),与本课程相配合增设了单独设置的课程设计“石油地质综合训练”,学生毕业前12周的毕业设计也是对本课程知识的实际应用。实践环节的设置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利用石油地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实验课

本课程有三个实验课实验,一是原油、烃源岩、储集层样品观察描述;二是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萃取实验;三是油气成藏机理模拟实验。这三个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原油、烃源岩、储集层、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萃取过程和油气成藏过程和影响因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课程的相关内容。

原油、烃源岩、储集层样品观察描述是通过样品观察描述认识原油、储集层、烃源岩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由于烃源岩地球化学实验过程较长,不适合学生全程参与,因此主要采用演示的方式进行。如从岩样的粉碎、到可溶有机质的抽提、再到抽提物质的分析,一般需要至少64小时以上不间断的实验。通过这种感性实验,学生对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有了比较深入理解,如通过干酪根萃取过程的观察,对干酪根和可溶有机质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石油族组分的分离过程的观察,对石油和可溶有机质的组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油气成藏模拟实验借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藏模拟装置,进行油气生成物理模拟实验、油气运移二维模拟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和聚集情况,理解油气运移过程中不同力、输导体系和运移通道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影响等。

2.课内大作业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在讲授“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同时,针对主要章节的主要知识点设计了6个课内大作业。课内大作业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仅就基本原理和要点进行讲解、辅导以及引导性的解答,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大作业要求的图件、分析,并独立完成报告,这种实践环节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石油地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课程设计

由于学时有限,仅仅依靠上述这些实验和课内大作业对学生的实践锻炼是不够的。因此,在“石油地质学”课程之后,安排“石油地质综合训练”课程设计,这是针对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单独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石油地质学”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石油地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油气地质与勘探工程设计奠定基础。

“石油地质综合训练”课程设计所设计的资料全部为来自一个实际盆地的石油地质资料,包括烃源岩和原油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储盖层分析资料、地震资料、钻井资料、测井资料、流体包裹体分析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综合分析,做出相关图件,完成研究区烃源岩评价、油气成藏综合分析与评价和勘探目标评价与设计。最终提交内容丰富、观点明确、分析论证透彻、文图并茂的研究报告。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油气地质研究综合研究与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工作方法,学会了油气地质研究所需的基本图件的编制和相应软件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

4.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对专业课程,尤其是石油地质学课程学习的延续。地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目的是综合运用已学的油气地质知识,以一定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初步掌握油气地质研究的方法,培养、加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大部分为与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有关的题目,这是课程实践外对石油地质课程学习的最好的应用与教学效果的检验。

课程组教师全部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本教学组借助科研优势,吸引对油气地质与勘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实际研究工作并完成其毕业设计任务;毕业设计中注重严格要求,并对学生在选题、开题、资料分析汇总,图表编制和最后的论文撰写、答辩等各个环节悉心指导,认真负责。鼓励学生勤于思考,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中所需的图表,鼓励学生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的石油地质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及基本技能得到了很好地训练,加深了对石油地质学理论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石油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课程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课程组精简理论教学,增加实践环节,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深化理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1)精简理论学时,实现课堂多媒体教学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将该课程的理论和方法传授给学生。本课程涉及学科多,教学学时紧张,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精选讲课内容,精讲重点难点,安排同学自学易于理解的内容,并广泛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利用46学时讲授了原来靠板书64学时讲授的课程内容,节约的学时主要安排实践训练。

(2)加强实践环节,学生自主完成大作业

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本课程配合理论学习,安排有18学时的实验和习题教学。习题主要包括烃源岩演化特征与生油区评价、时间-温度指数计算与烃源岩成熟度评价、天然气成因类型综合判别、圈闭及油气藏类型的识别、流体势计算和油气运移方向分析、油气藏形成条件综合分析等,这些习题由教师简要介绍做题思路,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后,再逐一给学生讲解存在的问题。通过大作业达到了加深理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效果良好。

(3)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课程组教师长期从事与教学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973”、油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油田委托的重大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多项,发表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的高水平论文。科学研究活动不仅提高的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还成为讲课的素材、教材的内容与实例,教师在教学中将自己的科研心得和学科最新进展讲授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承担本科生实验课。本课程的烃源岩地球化学实验和油气成藏物理模拟实验都是在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科研实验室为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与此同时,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设立科技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研究经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加强教学改革,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本课程开始了研究型教学的探索。首先在地质工程专业创新班进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试点。目前正在进行石油地质研究型教学文献库、案例库、课堂讨论主题库的建设;在教学中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课程教学上,即采用与研究型教学相适应的授课方式、讨论形式、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打破传统的单一教材,适当增加相关的科技文献和科研报告,增加案例教学;授课过程中采用学生课前自学、课堂讨论、教师总结、课后答疑的双向教学方式;教师指定题目要求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以分组的形式要求每组学生自主设计和操作实验,完成实验报告;采取综合的考核方式,包括期末闭卷考试、科技小论文的多媒体答辩、实验报告及平时讨论发言成绩。

(5)丰富网络资源,网络教学补充课堂教学

配合课程教学,充分利用校园网,解决学生自学、复习、答疑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教师的教学材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集中精力听课,从而解决了课堂信息量大给学生做笔记带来一定困难等问题。在精品课程网上,学生可以浏览课程大纲、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也可以进行网上答疑。

2.教学手段

为了搞好该课程的教学,课程组在重视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校电化教学设备的改进,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逐渐由传统的板书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多功能教室为主的多媒体教学;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知识输出快、效率高的优势,继续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二者兼顾,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精细认真的课前准备,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良好的电化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授课效率。目前课程组每位教师都有一套完整的PowerPoint教学幻灯片。除年轻教师要求用传统课堂教学外,其他课堂基本都是多媒体教学。

配合教学内容还适当放映一些教学片,如美国AAPG继续教育短片,电影《储集层》、《古潜山》和《油气勘探》等教学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26
  学科:理学
  门类:地质学类
  专业名称:地质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质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资源开发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报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在课程内安排、野外地质的认识实习、区域地质测量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第2个回答  2010-08-08
说地质偏文科纯粹是胡扯。本人就是地质学出身。地质是绝对的理科。学地质要学一点地理的东西,比方到野外定个位啊什么的,但具体的里面要学好多理学东西,有的东西还很高深。我在学地质的时候,学过基础物理,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结构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结晶学,矿物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等等。够你喝一壶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7-30
我来说说吧,我也是学地质刚毕业,但不是中国石油大学,我们学校的地质主要学的有: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体力学,地质力学,区域地质,矿物岩石学,结构力学,钻探,物探,遥感,第四纪地层学等。我们的专业还有水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虽说这是理科的专业,但我觉得就是在学文,除了结构力学会用到物理,其它的也就没什么了,但不是学地理,我觉得和地理没多大的联系,都是文字上理解。很好学的,也很好找工作,但是工作环境不是很好,现在也有好的,学地质发展不错的,努力吧!
第4个回答  2010-07-31
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石油大学的地质主要是石油地质类,一级学科属于地质学,主要学习地质学基础、矿物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你说的地理属于地貌学。石油大学的地质学是为寻找地下油气提供理论支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