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话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如题所述

古人说话是白话文,文言文一般用于写文章,比较难懂,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显然是读不懂的。文言文只是相当于书面语言一样,它是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从春秋战国时期成型,到汉朝基本固定。

文言文一开始就是与白话文分离的,文言文在表达上追求微言大义,要想实现表达微言大义的目的,在文字上就必须要有特别的安排,甚至包括文字表达的顺序,也是很有讲究的。

古人也只有读书人会用文言文,普通老百姓只会用白话文交流,所以很多读书人用文言文还有一种优越感,这样能把自己那些普通人区分开来,这点从鲁迅塑造的孔乙己这一形象就能明白。

关于文言文和白话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即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也称语体文。它是唐宋以来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起初只用于通俗文学作品,如唐代的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等,及宋元以后的部分学术著作和官方文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2

古代人说话用白话文。

古人的普通话与我们现在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是发音方面,词汇的组成和含义也有很大的差别。

先秦时期的文学著作非常精简,例如《春秋》记录了鲁国三百年的历史也不过一万八千字,古代的文言写作技巧掌握在读书人手里,而古代的识字率大多在10%以下,先秦的时候也就在2%左右,大多数老百姓根本不懂文言文,不会文言文也要说话交流,用的就是当时的白话文。

到了后来口语发生变化,才渐渐的从日常生活中消失,变成了专门用来书写的文体。唐朝时期开始文白参半就开始流行起来,所以白话文开始逐步走进文学作品之中。明清时期的话本小说里面的文字就已经比较白了。

西晋到宋朝期间,因为北方一直被异族统治,南方汉人也是和少数民族杂居,所以中国人的口音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北方人的语言开始被胡化,到隋唐南北统一时期,虽然他们语言还是文言文,但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已经很大了。

明清时代,古汉语与现在的发音已经很小了,语法区别也不大,这个时期士大夫们书面语还是文言文,难度与现在一样,但是底层文人开始用白话文写作,也就是典型的古白话。

扩展资料: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倡导“活文学”,是整个白话文运动的滥觞。同年1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与之呼应。

1920年1月,依当时的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年级国文课教育也统一运用语体文(白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话文

百度百科-文言文

第2个回答  2022-07-31

无论回答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都是对中国古今汉语的一知半解。

命运、性命、身体、理想、词汇、呼吸、衣裳、道德、肌肤、绘画等等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词汇,基本都是近代的产物。在古代,那可多是分开来用的。

合起来用就是白话文,分开用就是文言文。

所以,你们自己想想,古人交谈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

另外,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在哪里?

首先,虚词不同:

现代汉语中,把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文言文的之、乎、者、也、夫、维、其、何等古虚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

其次,简单与复杂。

所谓文言文晦涩难懂,是因为要准确找出多义字的含义。而白话文,则是加上前缀或后缀,准确表达其含义,不用费脑子去解读。

以“觉”字为例。

现代汉语,在觉字前加嗅、视、听、触,睡或在后面加察、悟等;古语中,只能通过前后字的含义,来确定“觉”准确含义,如:《汉书·董卓传》:上欲起贤,未觉。这里的觉是醒悟的意思;《孟子·离娄下》:如此贤不肖相觉。《世说新语》: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比较的意思;《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启发;使人觉悟的意思。

再次,古今用词不同。

我们说五百米,古人说五百步;古人说午时三刻,我们说十二点四十五分。

所以,真的是古人在书写时用文言文,交谈时用白话文?

古汉语中,除了成语外,就没有多少词组,多是字与字组成句而少以字加词组。现代汉语,都是字加词组来成句。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古诗词与现代诗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粗体字为词组。

所谓文言文晦涩难懂,是因为,年代越往前,词汇量越贫乏。现代人阅读古文,自然而然在脑海里把句中的字,转化为他们习惯的词组、他们习惯的语言习惯。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但,这就是最终结论吗?

当然,不是!

从先秦到满清,除了记载发音变化的三十四本韵书,还有大量的历代研究字义的训诂学书籍。那些大学问者为何吃饱撑的去研究训诂学?因为时代在发展呀。

字义词义在变化,说明年代越往后的人们,说话的内容越接近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既白话文。反之,年代越古,说话越文言。

 



这,才是最终结论。

而不能像某些白CHI那样的认为:只有读书人会用文言文,普通老百姓只会用白话文交流;只有书面语是文言文,交谈是白话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