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六部都是哪六部,六部的尚书不分大小吗?

如题所述

在满清六部尚书中,真正坐在权柄宝座上的应当是吏部尚书,论权力,掌管天下万官任免大权的吏部尚书当排在榜首。

吏部尚书也称为天官,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吏部尚书是众官之首,所以为了有别于其他的官员,这才有了天官的称号。

清朝所有官员想要晋升或者调任京城都必须得经过吏部尚书的同意才可进行,还有官员们的折贬、外派也都是由吏部尚书主管,在朝中,除非一些皇帝指名点姓要晋升或者要折贬的官员,要不然其他众多官员都得看吏部尚书的脸色行事。

清朝六部官员的满汉双人制

而且不仅如此,在清朝的吏部中吏部尚书地位也有高有低,清朝的六部官员都是满汉制的,他们会从众汉人官员中优选一些有很强办事能力的人帮他们管理着六部的基本事务。

在这个时候为了防止汉人势力坐大、不受控制,所以他们就会相应的安插了一些没有什么办事能力的满人在六部中制衡汉人官员们。

最开始的时候,清朝皇帝为了保持对汉人的压制,所以他任免的满人六部尚书品阶都要比汉人的六部尚书大一级。

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的江山宝座越坐越稳,他们也不用再担惊受怕了,所以他们统一了满人和汉人的六部尚书品阶,从此之后无论满汉,只要是六部尚书都是从一品的官员。

仅从吏部上来说,论实务权力,汉人的吏部尚书大一点,但是论身份满人的吏部尚书大一点,因为在清朝,真正能享受对皇帝自称“奴才”荣耀的只有满人的官员,这在当时是地位的象征。

而除了两位吏部尚书之外,接下来还有着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等五个不同部门足足十位的尚书。

身份最显贵的礼部尚书

在六部尚书之中虽然明面上不分大小,但实际上的权力、身份上却是有一定差距的,如果不论权力,单单论身份的话,礼部尚书的地位最高,比吏部尚书的地位还要高。

因为礼部尚书主要掌管的是朝廷的礼法,不要说其他几位尚书了,在朝堂之上即便皇帝礼法错了,也是要受到礼部尚书指责的,在礼法森严的封建年代,礼部尚书的地位就犹如一股清流,非常显贵,但显贵是显贵,在实际权力上礼部尚书却不如其他的各部尚书了。

掌管金钱的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是掌管整个朝廷财政大权的,除了皇帝的小金库有着专人管理之外,清朝的国库基本是由户部尚书掌管的,如果没有他的同意,就算皇帝想要从国库里要钱也都是没门的。

还有平时的出外打仗、官员们的工资以及赈灾、修缮宫殿所要花到的钱也是由他们严格把控的。

所以礼部尚书的地位在六部中也是极高的。

掌管法律大权的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就是掌管着整个朝廷的司法大权以及各种刑法和牢狱之务,在身份上就没有吏部、礼部、户部那么高的身份了。

权力不是特别大的兵部尚书

而兵部尚书虽然名义上掌管了整个朝廷的军事问题,但是兵权跟他们是没有丝毫关系的,一般清朝军队的兵权但是掌管在将军们手中的,而授予将军们兵权的是皇帝本人,所以兵部尚书对兵权的掌控只是一个书面上的东西而已。

一般由兵部尚书掌管的权力主要是军队们打仗所需要的粮草、粮饷的颁发,还有军队军官们军衔上升或者下降的书面证明,还有着一点点的参谋权力。

不过清朝皇帝在向各省派总督和巡抚的时候,为了能让他们的身份压制得住地方,所以都会给他们授予兵部尚书的身份,虽然没有兵部尚书的职能,但是身份和兵部尚书们一致,权利上也比兵部尚书门大得多。

地位最低的工部尚书

接下来我们就要讲到最后的工部尚书了,工部尚书主要掌管的是皇宫、京都、皇帝妃嫔陵寝的修造修缮,还有如果洪水爆发要疏通水利也是由工部尚书主持大权的,在六部尚书中,工部尚书的身份应该是最低的。

所以说清朝的六部尚书分别是吏、礼、户、刑、兵,工等六个部门的尚书,其中权力最大者为吏部尚书,身份最为清贵者是礼部尚书,身份最特殊的是户部尚书,权力最低的的应该是工部尚书,在明朝,六部尚书之上除了内阁就可以直达皇帝了,但是在清朝的六部尚书不仅多出了六个限制自己权力的人,他们的头上还多了一个军机处,权力开始大不如前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