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肉糜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何不食肉糜是晋惠帝执政时期的一个名词,指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出自《晋书·惠帝纪》:“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有一年发生饥荒,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善良”的晋惠帝听到消息后,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中文名】何不食肉糜

【原文】“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主人公】司马衷(晋惠帝)   

【释义】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

【记载文献】晋书·惠帝纪

【发生时期】西晋    

【原文出处】

出自《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注释】

肉糜:肉粥。

华林园:宫苑名,即芳林园,魏正始初年,因避讳齐王曹芳讳而改名为华林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东。

左右:侍从。

或:有人。

尝:曾经。

闻:听到。

及:到。

蒙蔽:昏聩痴顽。

【译文】

司马衷曾经在华林园里游玩,听到虾蟆咕呱咕呱的叫声,就对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在官家地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就是私人的。”到了天下灾荒的年岁,百姓饿死,司马衷竟然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他的昏聩痴顽都是这种样子的。

【词语含义】

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也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妄加评论或建议。

【相关事件】

法国

古语云:“已有的事后必再有,以行的事后必在行(出自圣经-传道书)。”古今中外贵族亦有一样的不食人间烟火。

卢梭《忏悔录》中:Enfin je me rappelai le pis-aller d’une grande princesse à qui l’on disait que les paysans n’avaient pas de pain, et qui répondit: 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我终于想起了一位崇高的公主说的挽救时局的办法:当她获知农民没面包时,她说“让他们吃布莉欧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