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宗旨是什么

十三个字!一个逗号,一个感叹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用“教育方针”以代替“教育宗旨”的提法。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因此,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规定。

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故教育方针具有阶段性,对于同一政党。

变动性:

由于教育方针制定者是国家或政党,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或政党对教育的发展总有不同的政策,一些国家政党之间轮流执政,教育的战略和政策变动也就会比较频繁,教育方针也就有所不同。教育目的厘定者常常是社会团体、教育哲学家,目的一经提出就有相对的稳定性。

而且同一政党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可以不同,不同政党的教育方针甚至可以完全相反。因此,教育方针的变动性比教育目的的变动性要大得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教育方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教育的宗旨是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符合革命和建设需要的接班人。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符合革命和建设需要的接班人。教育的宗旨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好奠基工作。但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教育宗旨不可能一成不变,甚至会出现巨大的裂变。
一九五三年,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基本结束,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进的总路线的制定,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转变为社会主义教育。一九五五年五月~六月,教育部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化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在普通教育方面,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注意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同时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一九五八年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强调各级各类学校把生产劳动列为学校正式课程。“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是这一时期教育宗旨或教育方针的精髓。
  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帮”一伙,全面否定了解放十七年来历次规定的正确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针,散布“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鼓吹“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以及掀起“反潮流”,等等,这种是非颠倒和倒行逆施,曾在教育界引起混乱。其结果,毁坏了一代人才。粉碎林彪、“四人帮”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把被颠倒的东西又重新颠倒过来。“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终于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随后,小平同志发出“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的号召以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进一步为教育工作提出了合乎时代要求的发展方向。
第2个回答  2013-12-20
国家教育宗旨实际上就是教育目的,是对各级各类教育所培养的人的总体要求。它是抽象程度最高的教育目标,通常规定在宪法或教育基本法或有关教育政策文件之中。在我国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就是我国的教育目的即我国的教育宗旨。
第3个回答  2013-12-20
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