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采用什么方式对时?

如题所述

1、脉冲对时方式  脉冲是由一个无任何电源的开关(其实就是光耦的输出端)发出的,称为无源空节点脉冲,如果测量的有电压幅值的脉冲就是有源脉冲,只是驱动电压不同而已。无源空节点加上电源就能变成有源脉冲输出。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秒脉冲+串口报文的形式是最多的,秒脉冲校正毫秒及以下时钟,报文修订时、分、秒。脉冲对时方式主要有秒脉冲(PPS)、分脉冲(PPM)和时脉冲(PPH)三种对时方式。脉冲对时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同步精度(μs级),对时接收电路比较简单。不足之处是从设备必须预先设置正确的时间基准。     

2、串行口对时方式 串行口对时方式又称软对时方式,是综合自动化网络提供的通信通道,以监控时钟为主时钟,将时钟信息以数据帧的形式向各个时间从装置发送,报文包括年、月、年、分、秒、毫秒。也可包括用户指定的其他特殊内容,如接受GPS卫星数,告警信号灯,报文格式可为ASCⅡ码或者BCD码或用户定制格式。从装置接收到的报文后通过解帧获取当年主时钟信息,来校正自己的时间,一保持与主时钟的同步。串行口有分为RS-232接口和RS-485接口方式。      

3、IRIG-B对时方式  GPS 全球定位系统拥有24 颗卫星,分布于6 个轨道平面上,构成一个全球定时定位网。GPS 定时定位接收机可同时跟踪视场内八颗GPS 卫星信号,并选择其中四颗最佳。采用卫星跟踪算法自动改正时延后给出准确的实时时间及其定位信息。IRIG-B(简称B码)是专为时钟串行传输同步而制定的国际标准,采用脉宽编码调制。同步时钟源每秒发出一帧含有秒、分、时、当前日期及年份的时钟信息。IRIG-B对时方式融合了脉冲对时和串口对时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对时精度(μs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3

电网系统是时间相关的系统,对于电网的运行和事故系统性分析需要有描述电网暂态过程的电流、电压波形,断路器、保护装置动作时序的时间,各种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在电网运行或故障分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全站的时间同步技术也是智能化变电站乃至智能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IEEE 1588(PTP)  IEEE 1588标准被称为“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标准”或简称为“PTP”。PTP定义了一个过程,允许多个空间分布的实时时钟通过“兼容包package-compatible”网络(通常是以太网)进行同步,能达到μs级同步精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03

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  SNTP是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imple Network Time protocol)的简称,它是目前Internet网上实现时间同步的一种重要工程化方法NTP协议为了保证高度的精确性,需要很复杂算法,但是在实际很多应用中,秒级的精确度就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SNTP协议出现了,它通过简化原来的访问协议,在保证时间精确度的前提下,使得对网络时间的开发和应用变得容易。SNTP主要对NTP协议涉及有关访问安全、服务器自动迁移部分进行了缩减。SNTP协议采用客户/服务器工作方式,服务器通过接收GPS信号或自带的原子钟作为系统的时间基准,客户机通过定期访问服务器提供的时间服务获得准确的时间信息,并调整自己的系统时钟,达到网络时间同步的目的。客户和服务器通讯采用UDP协议,端口为123,最高精度只能达到ms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