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的原因是什么?该怎么治呢?

最近车子坏了,走路上班比较多。不知道怎么的这两天脚跟一直疼,请问这个怎么治比较好?

脚后跟疼痛的情况可能有很多种原因。脚后跟疼一般是一种无菌性的炎症,和平时穿不舒服的比较硬的鞋,或者走路过多等不良因素有关。特别是曾经受过外伤的人,在过度疲劳时,容易诱发炎症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注意局部的养护,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每天用温热水泡脚。也可以做一下局部的按摩,或者使用中要足-跟骨方.医.贴。效果也很好。出现脚后跟疼,也有可能和神经受伤有关,比如坐骨神经受到压迫之后,放射到足跟也会引起疼痛的症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3
常见原因有可能与劳累运动损伤,肌肉拉伤,外伤或者骨质增生,骨刺形成足底筋膜炎,肌腱炎等等原因引起。注意适当休息,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外伤,注意保暖。可以尝试局部热敷理疗缓解症状,必要时到医院骨科就诊进一步拍片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必要时遵医嘱指导给予抗炎止痛药物缓解症状。一般肌肉软组织损伤可以尝试局部外用云南白药或者扶他林等缓解疼痛。或者可以考虑尝试外用活血化瘀止痛膏药贴等等。近期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第2个回答  2020-04-18
从西医理论来讲足跟痛的病因基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跟骨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但是,临床上发现骨刺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二、足底跖腱膜炎: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三、足底脂肪垫萎缩:老年人的足跟痛较为复杂,除了以上两种可能的原因外,还有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
临床上怎样来区分是哪种原因造成的足跟痛呢?一般来讲,除了借助于相应的辅助检查如X光片外,主要由专业的足科医师,经过临床查体,基本可以明确诊断。也可以应用治疗性手段来区分,例如老年人由于足底脂肪垫萎缩引起的足跟痛,当应用局部封闭治疗时,是没有疗效的。
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足跟痛?
1、尽量避免穿戴一些软的、薄底的布鞋;
2、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3、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4、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5、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应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如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行走时,局部封闭治疗是疗效最快的治疗方法。
6、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矫正鞋垫,可以缓解跖腱膜的张力,减轻劳损,减轻局部炎症,而使疼痛缓解。这种足垫外观上有一定隆起,放在脚下,主要起到提高,支持足内侧纵弓作用;同时可以稳定足横弓;由于与足底吻合,与足底贴附性好,就可以很好地起到足部力量均匀分布的作用;又有韧性,可以起到缓冲减震作用;改善下肢负重力线,使下肢受力更加均匀、对称,对预防足跟痛,扁平足,前足痛性胼体及早期膝,腰背疼痛的人可起到很好治疗作用。这种治疗方法在欧美非常流行,并且认为是目前最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3个回答  2020-08-12
脚后跟疼痛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比如说常见的有跟骨的骨刺、足底的跖腱膜炎、跟垫痛,甚至连痛风等等都可以引起脚后跟疼痛。跟骨的骨刺、足底的跖腱膜炎,可以将足跟垫高,就是在鞋里边脚后跟的部位垫一个增高垫,这样可以减少足底腱膜对跟骨的牵拉起到一个缓解疼痛的作用。也可以进行一些理疗,比如说蜡疗、超短波、远红外线照射等等,也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的抗炎镇痛的药物。
第4个回答  2020-04-17
足跟部疼痛是一种症状,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主要为跟部疼痛为主,时而可牵扯小腿后侧疼痛,早晨起床时不敢直接用力及行走,久坐后起身时疼痛加重,经活动几步后症状减轻,往往病人有:"疼-轻-重"的疼痛特点诊断要点跟痛症多在一侧发病,也可两侧同时发病,疼痛轻重不一。病起缓慢,早晨起床下地足跟痛,稍走动后缓解,行走较多,疼痛又明显,严重时影响走动。局部不红不肿,在跟骨内侧结节处,相当于跟部前方偏内侧有一限局性压痛点。可用一些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中药。贴的赵氏养生.膏药很不错。一般脚后跟疼没什么大问题,贴贴膏药就好了。

足跟痛,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痛,步履困难。多因跖筋膜创伤性炎症、跟腱周围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脂肪垫变性引起,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
  临床上主要有:
  (1)跟腱周围炎;
  (2)跟骨骨刺;
  (3)跟骨骨膜炎;
  (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
  (5)跟骨骨折;
  (6)跟骨皮下滑囊炎;
  (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
  (8)跟骨结核、肿瘤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