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脚后跟疼的原因是什么呢?

脚后跟疼的原因

脚后跟疼痛,在医学上又叫跟痛症,也有人叫足跟痛,专业的说法就是跖筋膜炎。


跟痛症的发病原因如下:

1、跟骨的骨刺:长期的压力刺激或者炎症,会导致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但是一般有很大的骨刺,基本上脚后跟都会有些疼痛,所以说只能有一部分相关。并不一定是全部。

2、跖筋膜炎:长期的站立或者长期的负重,会引起导致跖筋膜的压力增高,导致跖筋膜的不断的断裂,不断的再生,从而炎性因子不断浸润,达到一定的程度,会引起慢性疼痛。

3、跟骨滑囊炎:跟骨的长期摩擦,会导致局部滑囊增生,从而引起滑囊炎,最常发生于跟骨与皮肤之间的滑囊,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稍微一用力就有明显的疼痛加重。

4、纤维脂肪垫炎:长期的负重,长期的运动,长期的跟骨压力,会导致跟骨下方的纤维脂肪垫增生,从而引起炎症,从而进一步引起疼痛。

跟痛症的易发人群有很多

1、因为职业原因,很多人需要长期站立或者必须要长期走路、运动的人群。因为这类人长期站立或者长期走路、运动,导致局部的压力增高,从而产生炎症。

2、因为工作需要,或者身体原因,必须长期坐着的人群。不仅仅是长期站立,长期走路的人会产生炎症,那些长期坐着的人,长期保持同一个体位而不变的人,脚后跟同样也容易产生炎症,最终会引起疼痛。

3、有过旧伤、脚后跟部位受过伤或者跟骨骨折过的人。因为脚后跟受过伤或者跟骨骨折,最容易引起局部跖筋膜受伤,从而导致脚后跟慢性疼痛。

4、糖尿病、类风关、扁平足等疾病的人群。患有以上疾病的人群,就会有脚后跟疼痛的并发症,有很多人脚后跟疼痛是跟这些疾病有关。

跟痛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脚后跟疼痛,尤其是走路负重的时候,脚后跟疼痛加重,很多患者发生开步走的时候,或者半夜起来或者凌晨早上起床的时候刚下地非常疼痛,稍微走走路会感觉好一点。这是很多人认为走路走多了跟骨骨刺能磨掉的原因。跟痛症有很多人,有足部的一些畸形,比如说拇外翻,比如说平足。


怎样减轻或者根治跟痛症?

当然是要休息制动,尽量让跟骨少受压,尽可能避免负重活动,有条件卧床休息最好。

如果条件不许可的话,可以穿脚后跟软一点的鞋子,比如真空气垫鞋,或者可以网上买足跟垫、或者后减压鞋。

第二,还可以口服非甾体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炎性因子,这种药物在普通药店都可以买到。

第三,可以局部打封闭。

第四,可以尝试到医院的理疗科或者私人的理疗店做做理疗。

第五,要是症状严重无法缓解,那就只能采用手术治疗,比如跟骨骨刺切除术、关节镜下跟骨骨刺切除术,跟骨钻孔减压术等等。

综上所述,跟痛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一旦得了跟痛症,不能把它看成小病,早治为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9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脚部疼痛的困扰。据美国足病医学会的罗纳德博士说,该协会接到的患者咨询热线电话70%以上都和脚后跟有关。
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但是,有的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内部结构上偷工减料,导致鞋内的构造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力量集中于脚掌的某一部分,这样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炎。
因此,要保护好脚后跟,首先要挑选质量合格的鞋,特别是运动鞋;同时注意不要让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前倾和后倾站立相交替或者时而扶着柜台放松一下脚关节,以防止韧带的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脚跟已经有了疼痛发炎的现象,就应该停止运动,让韧带充分休息。还可以采用一种“跟骨垫”将后跟垫高,使脚掌受力点前移,减少后跟韧带的拉力,帮助韧带尽快恢复。
足跟痛是因跟骨足底面所附着的肌肉、韧带随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牵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现代医学称“跟骨骨膜炎”,又称“跟骨骨刺”。
治宜宜肝健脾,疏通经络,祛寒以除湿,和血以止痛。
1:处方: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
用法:药研细末,置患足鞋垫后跟处铺平,上盖两层软布,穿着行走,日换药1次
疗效:用药5天见效,有效率达100%
2:内服处方:熟地25克,牛膝、木瓜、杜仲、枸杞、归尾各9克,汉防己、炙甘草各6克,肉桂3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
外洗处方:皂角60克,人发16克
用法:药用水煎,去渣取液,浸泡患处,日两次,浸后用三棱针在患足后跟正中线,红白肉际处扎2.6-3.3厘米深,捻转留针30分钟,日1次
疗效:内外兼治3-5天,有效率达100%
第2个回答  2018-02-06

...经常有人会有“脚跟疼”的症状,尤其是早晨起床后脚跟一着地,就感到针刺样疼痛,有的人在步行一段时间后,症状可自行缓解,但继续活动后症状加重。还有一少部分人在活动后症状未见改善,疼痛呈持续性加重,前者称为足底筋膜炎;后者称足跟骨刺。

1、足跟骨骨质增生引起的脚后跟疼。通过检查可以看到根骨的跟腱和跖腱膜附着部位有大小不一的增生,也可以说是长了骨刺。隆起的骨刺更容易让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了无菌性炎症,造成疼痛。2、足底跖腱膜炎导致的脚后跟疼。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解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行走和过度负重都会造成它的劳损,导致疼痛。3、足底脂肪垫萎缩造成的脚后跟疼。这种原因的脚后跟疼多是老年人,年老的时候足底的脂肪垫会萎缩,导致它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功能下降,结果是脚部容易收到损伤出现疼痛。4、韧带发炎引起脚后跟疼。脚底的韧带连接着根骨的底端,如果发炎的话脚底走起来就会痛。

中医解析足跟痛病因:足跟痛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中医多针对造成脚后跟疼的原因选择 外fu,足跟骨坊.世一贴, 而且平时应该注意好保养自己的双脚。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12
脚后跟疼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和平时穿较硬的鞋,或者走路过多等不良的因素有关。特别是曾经受过外伤的患者,在受凉或者过度疲劳时,容易诱发炎症的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注意局部的养护,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也有可能是跟腱周围炎,跟腱前方的滑囊炎,还有跟腱腱体本身的一些损伤等引起的。诊断的时候,最好也是要根据病史,或者是影像检查。建议可外用啕宝的中要—足.跟骨.方世.贴,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每天用温水泡脚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也可以做一下局部的按摩。
第4个回答  2019-08-22
7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脚后跟疼的疾病,为什么会有这种病呢?其实脚后跟疼也叫做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造成的原因有多种,多见于中老年人,现在也有许多女性会患上这个疾病。1、足跟骨骨质增生引起的脚后跟疼。通过检查可以看到根骨的跟腱和跖腱膜附着部位有大小不一的增生,也可以说是长了骨刺。隆起的骨刺更容易让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了无菌性炎症,造成疼痛。
2、足底跖腱膜炎导致的脚后跟疼。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解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行走和过度负重都会造成它的劳损,导致疼痛。
3、足底脂肪垫萎缩造成的脚后跟疼。这种原因的脚后跟疼多是老年人,年老的时候足底的脂肪垫会萎缩,导致它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功能下降,结果是脚部容易收到损伤出现疼痛。
4、韧带发炎引起脚后跟疼。脚底的韧带连接着根骨的底端,如果发炎的话脚底走起来就会痛。
5、外部原因的脚后跟疼。其实鞋子是经常造成脚后跟疼的原因,鞋子的设计合不合理、受力能不能均匀可以影响很大。但是有的制造商在鞋子上偷工减料或者是贪便宜购买质量差的鞋子,都很容易引起脚后跟痛。
脚后跟痛能影响人正常行走,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足跟和人的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因而足跟及其附近组织容易出现损伤而致病,要多注意保养,也是为自己带来健康。及时萜,这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