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中重要句子的断句、翻译、理解及主要分析。

要详细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希望采纳,做任务中,谢谢)
第一篇
译文《翻译》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出亡过郑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并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 烛之武退秦师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的手下了。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第一段: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第三段: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第四段: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故秦、晋围之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注】:本文的鄙用作动词, 把....作为边邑。)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 没有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④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⑤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⑥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⑦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承接,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词类活用
⑴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⑵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⑶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⑷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指郑国) ⑸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⑹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 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西”方位名词作形容词,西边的;前一个“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后一个“封”,仍为名词,疆界。) ⑺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⑻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⑼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⑽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⑾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做动词,从属二主) ⑿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 ⒀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⒁肆其西封 (形容词作动词, 扩张,延伸) ⒂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⒃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通假字
1.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4.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5.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6.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增加)

第二篇:

秦国的将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边的边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惧,于是就请求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俸您,又怎么可以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也可译为“假如没有太子的话”),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也可译为“那么秦王是不可以亲近的”)。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如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地接见我,我这才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太子。”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我自己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拜见樊於期,说:“秦王对您樊於期,可以说是十分的刻毒。父母宗族,都被杀害和没收。现在听说秦王用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来悬赏将军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起,常常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并且报樊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您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非常高兴而好好地接见。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然后这样就可以报将军的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你可愿意?”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咬牙切齿非常痛心的事,现在才能够听说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这件事,驱车前往,伏在尸体上大哭,非常伤心。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就收拾盛装好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装起来。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用百两黄金从赵人徐夫人那儿买到,让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在匕首上。用来试用他人,鲜血沾湿衣缕,人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打点行装送别荆轲。 燕国有勇士叫秦武阳的,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于是命令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和他一道去。 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和他一起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就一直在等他。 过了一些时候,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太晚,怀疑他可能反悔,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不想去吗?就让我先打发秦武阳动身!”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没用的人!如今拿着一把匕首到生死难测的秦国,我留下来的原因,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请允许我辞别。"于是就出发了。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帽来给他送别。 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荆轲的朋友高渐离拍打着乐器,荆轲和着音乐发出悲凉的声音,大家都流着泪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大家都圆睁着眼睛,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不曾回头。 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派兵来抵抗大王您,,愿意拿全国的百姓来做您的臣子,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向秦国进贡,只求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非常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现在谨斩杀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地在朝廷将它送出,派遣使者来把这些告诉大王。一切听大王您吩咐。” 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的头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按先后顺序进来。到了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走上前替他向秦王道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把秦武阳的地图给我拿来。” 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荆轲乘机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去刺秦王。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 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非常吃惊,事情突然发生,根本没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点兵器;那些带了兵器的侍卫,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命令不得上殿。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急召来侍卫,因此荆轲不断地追逐着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仅仅只是用手来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正绕着柱子跑,惊惶之中,不知所措。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身中八处剑伤。 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痛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呀!” 秦王的左右大臣上前,斩了荆轲。秦王吓得很长时间头晕目眩。
重要字音
翦(jiǎn) 於(wū) 髓(suǐ) 揕(zhèn) 拊(fǔ) 盛(chéng) 谒(yè) 袒(tǎn) 扼(è) 淬(cuì) 忤(wǔ) 濡(rú) 徵(zhǐ) 瞋(chēn) 陛(bì) 慑(shè) 惶(huáng) 卒(cù) 提(dǐ ) 眩(xuàn) 遗(wèi) 创(chuāng)且(jū)
通假字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决”通“诀” 诀别 浮雕--荆轲刺秦王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现出 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 “还”(huán)通“环”环绕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返回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燕王诚振怖 “振”通“震”惧怕 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 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秦王必说:说 通“悦”,高兴、喜欢。———《99》Yang
词类活用
【北】 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旦暮】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 【邑】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 【私】 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走上前 【函】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远】 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祖】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衣冠】 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涕】 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上】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迟】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厚】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朝】 (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使】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闻】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怪】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绝】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上】 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断】 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箕】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生】 乃欲以生劫之: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古今异义
【信】 古义:信物,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今义:书信 【涕】 古义:眼泪;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今义:鼻涕) 【币】 古义:礼品;如:持千金之资币物 今义:货币) 【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今义:年长之人 【购】 古义:重金收买;如:今闻购将军之首 今义:购买) 【可以】 古义:可以用(它);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有意】 古义:同意,愿意;如:将军岂有意乎 今义:故意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于是】 古义:在这时;如: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顾】 古义:回头;如:终已不顾 今义:照顾,考虑,顾及 【鄙人】 古义:粗鄙的人;如:北蛮夷之鄙人 今义:卑鄙的人 【穷】 古义:穷尽;如:图穷而匕首见 今义:缺少钱财 【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如: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 【走】 古义:跑;秦王;如:还柱而走 今义:行走) 【提】 古义:读作dǐ,投掷,投打,投击;如: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今义:垂手拿着 【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如:诸郎中执兵。 今义:称中医医生 【股】 古义:大腿;如:断其左股。 今义:量词。 【左右】 古义:身边侍臣;左右既前 今义:方位名词) 【废】 古义:倒下;荆轲废 今义:残废 【复】 古义:又,再;如:秦王复击轲 今义:往复,重复,复习 【深】 古义:刻毒;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遇】 古义:对待;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相遇,遇见 (课改只要求掌握双音节词的古今异义)
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②省略句 取之 ( 以 ) 百金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 往 ) 以(之)试人 皆陈(于)殿下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使毕使于前 【状语后置句】 秦王购之 金千斤【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常痛于骨髓 【状语后置句】 【文言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第三篇

注释
1、注音 玉玦(玦,jué,半环形玉佩。“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示意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鲰(鲰,zōu,卑微,浅陋) 生说(读“shuì“劝告,劝诫)我曰 奉卮酒为寿(卮zhī,酒器,大酒杯) 戮(戮,lù联合,一同) 力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 目眦(眦,zì眼角)尽裂 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 (彘,zhì,猪) 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不胜杯杓(胜shēng,杯bēi,杓sháo,杓,同“勺”,酒器) 沛公欲王关中(王wàng,称王) 毋内诸侯(内na,通纳,接纳) 2、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忘恩)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 不者(“不”通“否”) 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都)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词性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用刑)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称王) 发上指(向上) B 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四人持剑盾步走(用步行的方式) C 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停步,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E 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 (小的方面)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F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后续者)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非常)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 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今义:河南省,河北省)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 古义:小人离间之言。 今义:仔细说来)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 古义:现在别人,指刘邦。 今义:现在的人) 沛公以去(古:离开;今:从自己一方到另一方) 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之所以...是因为... 今:表原因) 沛公奉卮酒为寿(古:敬酒;今:岁数大)
5、句式解析 (1)判断句 ①.用“……也”表示判断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用“……者,……也”表示判断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用“为”表示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无标记表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 ②.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沛公军霸上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3)被动句 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无标记 珍宝尽有之。 (4)省略句 为击(省介词宾语“之”) 破沛公军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 上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5
烛之武退秦师

翻译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出亡过郑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并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的手下了。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段解
·第一段: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第三段: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第四段: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文章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荆轲刺秦王

翻译
秦国的将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边的边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惧,于是就请求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俸您,又怎么可以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也可译为“假如没有太子的话”),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也可译为“那么秦王是不可以亲近的”)。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如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地接见我,我这才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太子。”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我自己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拜见樊於期,说:“秦王对您樊於期,可以说是十分的刻毒。父母宗族,都被杀害和没收。现在听说秦王用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来悬赏将军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起,常常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并且报樊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您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非常高兴而好好地接见。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然后这样就可以报将军的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你可愿意?”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咬牙切齿非常痛心的事,现在才能够听说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这件事,驱车前往,伏在尸体上大哭,非常伤心。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就收拾盛装好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装起来。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用百两黄金从赵人徐夫人那儿买到,让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在匕首上。用来试用他人,鲜血沾湿衣缕,人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打点行装送别荆轲。
燕国有勇士叫秦武阳的,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于是命令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和他一道去。
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和他一起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就一直在等他。
过了一些时候,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太晚,怀疑他可能反悔,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不想去吗?就让我先打发秦武阳动身!”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没用的人!如今拿着一把匕首到生死难测的秦国,我留下来的原因,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请允许我辞别。"于是就出发了。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帽来给他送别。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荆轲的朋友高渐离拍打着乐器,荆轲和着音乐发出悲凉的声音,大家都流着泪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大家都圆睁着眼睛,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不曾回头。
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派兵来抵抗大王您,,愿意拿全国的百姓来做您的臣子,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向秦国进贡,只求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非常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现在谨斩杀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地在朝廷将它送出,派遣使者来把这些告诉大王。一切听大王您吩咐。”
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的头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按先后顺序进来。到了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走上前替他向秦王道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把秦武阳的地图给我拿来。”
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荆轲乘机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去刺秦王。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
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非常吃惊,事情突然发生,根本没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点兵器;那些带了兵器的侍卫,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命令不得上殿。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急召来侍卫,因此荆轲不断地追逐着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仅仅只是用手来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正绕着柱子跑,惊惶之中,不知所措。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身中八处剑伤。
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痛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呀!”
秦王的左右大臣上前,斩了荆轲。秦王吓得很长时间头晕目眩。

段解
·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兵临城下”。 ·第二段:太子丹请计,荆轲提出以“樊将军首”为信物,太子丹不忍。为下文设置悬念。 ·第三段:故事的发展。荆轲私见樊於期,说出一箭双雕之计。樊於期知恩图报,为荆轲之计而自刎,其言行令人叹惋。 ·第四段:太子悲恸,荆轲之计实现第一步。 ·第五段:得到刺杀秦王的利器。 ·第六段:配备助手。 ·第七段:交代荆轲迟发的原因。 ·第八段:怒叱太子。 ·第九段:易水诀别。“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刺秦”准备中的高潮。 ·第十~十一段:荆轲为达刺杀目的,贿赂秦王宠臣,表达忠心,从而得以见秦王。 ·第十二段:荆轲的目的达到,秦王接见燕使。 ·第十三段:顾笑武阳。 ·第十四~十六段:以上是故事的高潮:图穷匕现,荆轲刺杀秦王,秦王惶急反抗。这一部分描写人物生动形象,荆轲的勇猛无畏,秦王的狼狈惊慌,群臣侍从的失态无奈,无不跃然纸上。 ·第十七段:荆轲倚柱笑骂。 ·第十八段:结局:荆轲被斩。

鸿门宴

译文
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项羽大怒,说:“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这时候,项羽的军队40万,驻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10万,驻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崤山的东边的时候,贪恋钱财货物,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 于是张良进去,全部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都告诉项王。"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 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不熟的猪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乘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沛公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掉了曹无伤。

理解
一 主旨和情节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这样说,是因为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告终。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本文按情节的发展过程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 文章先指出刘、项两军的驻地及双方兵力,表明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他手中。下文所述人物活动均与这个背景有关。斗争起因是曹无伤告密。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冒犯了他的尊严,当即决定进攻刘邦;他的主要谋士范增乘机揭露刘邦的野心,也力主进攻。二人认识上的差异,预示着他们对刘邦将采取不同的态度。 战争似乎已经迫在眉睫,却忽然出现了转机。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劝他逃走,而张良反以"为韩王送沛公"为借口,将消息通知了刘邦。刘邦于是拉拢项伯,以谎言为自己辩护。项伯同意调停,并嘱咐刘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由是而有鸿门宴上的斗争。 第二部分(第3、4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 节奏发展得快,气氛的变化也快。开始很平和,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且设宴招待刘邦。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始而"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继而命项庄舞剑,"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使气氛越来越紧张。 于是张良出招樊哙。樊哙是刘邦的参乘,有保护刘邦的责任,但无与会资格。项羽得知他的身份后,知其来意,于是借赐酒缓和一下气氛。樊哙为了将众人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来,不仅一切做得合乎礼法,而且忍辱吃了生彘肩。然后借项王"能复饮乎"之问慷慨陈词:于"王关中"一事,言虽有怀王之约,犹不敢自专,必待大王来;又就席间舞剑一事指责项王"欲诛有功之人"。故"项王未有以应",反而赐坐。至此气氛又进一步缓和,但危机仍未解除。这是宴会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述会后余事,包括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 本文情节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波澜横生,矛盾迭出,扣人心弦。故事首尾相应,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虽属节选,亦有相对的完整性。
二 人物形象 本文主要塑造项羽的形象,集中表现了他自矜功伐的性格。因为秦的主力被他击败,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所以入关后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立即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等待他来处理,便放弃了进攻打算。更由于自矜功伐,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不想在席间杀死他,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所以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也不表态。这种"不忍"之心甚至使他对樊哙采取了格外宽容的态度:樊哙没有资格与会,本可以叱出,但他理解樊哙的心情,反而赐酒。樊哙陈词,虽有指责的话,但又把他看得比怀王更高,有"求赏"之意,都合乎他自矜功伐的心理,他内心有愧而"未有以应",于是优礼有加,赐樊哙坐。自矜功伐而又"为人不忍",虽一时成功,最后终不免于失败。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曾这样评论道:"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本文虽只写出人物的一个侧面,却未尝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刘邦的形象也写得很生动。去鸿门"谢罪",虽有项伯居中调停,其实是身入虎穴,命运难卜,但非此不足以平项羽之怒,仍如约而往;回到军中,"立诛杀曹无伤",从这些事能看出他的坚决果断。他一向待人傲慢,这一回又是"先破秦入咸阳",是"有大功"之人,但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惟恐有所不至--在宴会上屈居下座,他安之若素,出而未辞也觉得于礼不合,这又表现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至于他的狡诈多端,从骂鲰生、拉拢项伯、骂告密人等细节中,都表现得很明显。
三 写作特点 1.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作者塑造项羽的形象主要抓住四个问题: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这些,上面已有分析。这里附带说说樊哙。樊哙在危急的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中军帐,表现了极大的勇敢。但入帐后的种种行动都是有礼有节的,先"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以引起项羽注意;项羽赐酒,他先拜谢,然后站着喝,随后连生彘肩也吃了;他借机讥讽项王,却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羽之意,这又说明他粗中有细。 2.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如:刘邦和项羽;张良和范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