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诊断书写顺序先写主要诊断再写其他诊断中的

如题所述

出院诊断书写顺序先写主要诊断再写其他诊断中的并发症和合并症。

1、并发症是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的另一种疾病, 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

2、合并症是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另外一种或几种疾病,后发生的疾病不是前一种疾病引起的。 合并症可以是入院时已存在,也可以是入院后新发生或新发现的。

其他诊断也要按以下顺序填写:

1、先填写主要疾病并发症,后填写合并症。

2、先填写病情较重的疾病,后填写病情较轻的疾病。

3、先填写已治疗的疾病,后填写未治疗的疾病。

写入其他诊断的情况如下:

1、入院前及住院期间与主要疾病相关的并发症。

2、现病史中涉及的疾病和临床表现。

3、住院期间新发生或新发现的疾病和异常所见。

4、对本次住院诊治及预后有影响的既往疾病。

5、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原诊疗计划未执行、且无其他治疗出院的,原则上选择拟诊疗的疾病为主要诊断,并将影响原诊疗计划执行的原因(疾病或其他情况等)写入其他诊断。

并发症的填写原则:

1、择期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必须按其他诊断填报。

2、由手术或操作(包括护理操作)引起的并发症,必须按其他诊断填报。如麻醉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手术引起的术后出血(感染)、气管内吸痰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口腔护理引起的窒息、导尿引起的尿道出血等。

3、住院期间发生的院内感染,按其他诊断填报。

4、产科的并发症按主要诊断选择原则填报。

5、临床表现表明疾病发展的严重程度,且符合其他诊断填报原则时,视为并发症作为其他诊断填报。如前列腺肥大时发生的尿潴留;颅脑损伤时发生的脑疝等。

6、疾病及其并发症能够通过一个编码分类表达,不允许再分别编码。如 2 型糖尿病性足坏疽编码于 E11.5(2 型糖尿病伴有周围循环并发症),不允许再分别编码 2 型糖尿病及足坏疽。

合并症填写原则:

1、患者既往发生的病症及治疗情况,对本次住院主要诊断以及并发症的诊断、治疗、预后有影响的,应作为其他诊断填报。

2、既往史或家族史对本次治疗有影响时,对应的病史(Z80-Z99)填写在其他诊断。

3、本次住院新发现的 (入院病情 3)合并症,符合其他诊断填报原则的,应作为其他诊断填报,否则不允许填报。

4、疾病及其合并症能够通过一个编码分类表达,不允许再分别编码。如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于妊娠之前,分类于O10(原有的高血压并发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2 型糖尿病发病于妊娠之前,编码于O24.1(原有的 2 型糖尿病合并妊娠)等。

出院诊断书包的重要性

1、出院诊断书包含病人的个人信息、入院诊断、出院诊断、入院期间治疗措施与转归结果等内容。它是病人转入下一级医疗机构或回家自我护理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下级医生或家属全面了解病情与治疗经过,为后续治疗或护理制定正确方案。因此,出院诊断书的准确和完备,直接影响患者鉴别诊治的科学性与连续性。

2、出院诊断书是医疗机构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渠道与法律依据。必须如实记录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不得遗漏或篡改相关信息。否则不仅影响患者权益,也可能面临医疗纠纷与诉讼。因此,出院诊断书对维护医患关系、确认医疗责任具有重要作用。准确的诊断与记录可以保护医院利益,也维护患者知情权。

3、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与慢性病患者增加,出院诊断书需要提供长期监控与跟踪的信息。对于需要长期定期复诊或在家自我护理的患者,详尽的出院诊断书是其医疗档案和治疗手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出院诊断书应基于患者整体病情与治疗需求来制定,为不同类型患者的延续性治疗与护理提供全面细致的信息。

出院诊断书是病人转诊转科和出院后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后续鉴别诊治的连贯性与果断性。它也是医院与患者沟通的渠道,维护双方权利的法律文件,特别对于需要长期治疗或护理的慢性病人更是重要的医疗档案,出院诊断书的详尽准确至关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