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退休工资是和在职时的工资金额持平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2-14
职工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退休时全省职工的平均工资、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累计缴费年限、视同年限和退休时的年龄等等。
在职时的工资高低并不影响养老金的多少,不过每年职工所在单位,向社保部门提交的职工工资申报,会影响养老金的多少。职工工资申报,指的是单位向社保部门申报的职工工资数,职工按照申报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这个申报的工资数可以和真实工资不同,比如某人真实工资每月2000元,但他可以要求单位为他申报成5000元,然后按照5000元的工资基数缴纳养老保险。
职工在职时,缴纳的养老保险钱数越多,退休后养老金越高,因此,单位提交的职工工资申报会影响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但它并不是职工真实的,在职时的工资,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对应的就是60%、80%或100%等个人选择的缴费基数。
第2个回答  2022-02-14
截止到2020年,我国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大概是1.27亿人左右,但在这么多人当中,不同的人每个月领到的退休金都不一样。
比如有的人一个月的退休金可以达到8000块钱以上,但是很多人一个月的养老金也只不过是2000块钱到3000块钱之间,特别是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大多数人的退休金都不会很高。
而且这里面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就是有一些人在职的时候工资很高,但退休的时候养老金却比较低,比如有的人在职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可以达到上万块钱,但退休之后每个月养老金却只有2000多块钱。

看到这很多人都挺纳闷的,养老金跟在职工资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何有的人在职的时候工资并不高,但退休金却比较高,而有的人在职的时候工资比较高,但退休之后养老金却比较低?
实际上在职工资跟退休之后的养老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虽然从整体来说在职工资越高,对应的退休后养老金越高,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
决定退休之后养老金高低主要解决几个因素:
1、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对养老金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影响一方面是决定大家个人账户余额,再一个就是影响到大家的缴费指数。
通常情况下缴费基数越高对应的缴费指数越大,比如大家的缴费基数都是按照社平工资的2倍缴纳,那缴费指数就是2;如果大家缴费基数是按照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缴纳,那缴费指数就只有0.6。

缴费指数直接影响到大家基础养老金,缴费指数越大基础养老金越多。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两个人缴费年限都是25年,退休的时候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是8000块钱,其中A缴费指数是2,B的缴费指数是0.6。
那么A每个月的基础养老金是3000元,而B每个月基础养老金就只有1600元。
另外缴费基数越高,对应的大家个人账户余额越大,相反缴费基数越低,对应的个人账户余额越小。
比如A缴费指数是2,B缴费指数是0.6,假如两个人刚缴纳养老保险的时候,当地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3000块钱,以后每年以6%的速度在增长,那么25年之后, A个人账户累计余额为31.6万,而B个人账户累计余额只有9.48万。
第3个回答  2022-02-14
截止到2020年,我国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大概是1.27亿人左右,但在这么多人当中,不同的人每个月领到的退休金都不一样。
比如有的人一个月的退休金可以达到8000块钱以上,但是很多人一个月的养老金也只不过是2000块钱到3000块钱之间,特别是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大多数人的退休金都不会很高。
而且这里面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就是有一些人在职的时候工资很高,但退休的时候养老金却比较低,比如有的人在职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可以达到上万块钱,但退休之后每个月养老金却只有2000多块钱。

看到这很多人都挺纳闷的,养老金跟在职工资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何有的人在职的时候工资并不高,但退休金却比较高,而有的人在职的时候工资比较高,但退休之后养老金却比较低?
实际上在职工资跟退休之后的养老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虽然从整体来说在职工资越高,对应的退休后养老金越高,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
决定退休之后养老金高低主要解决几个因素:
1、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对养老金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影响一方面是决定大家个人账户余额,再一个就是影响到大家的缴费指数。
通常情况下缴费基数越高对应的缴费指数越大,比如大家的缴费基数都是按照社平工资的2倍缴纳,那缴费指数就是2;如果大家缴费基数是按照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缴纳,那缴费指数就只有0.6。

缴费指数直接影响到大家基础养老金,缴费指数越大基础养老金越多。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两个人缴费年限都是25年,退休的时候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是8000块钱,其中A缴费指数是2,B的缴费指数是0.6。
那么A每个月的基础养老金是3000元,而B每个月基础养老金就只有1600元。
另外缴费基数越高,对应的大家个人账户余额越大,相反缴费基数越低,对应的个人账户余额越小。
比如A缴费指数是2,B缴费指数是0.6,假如两个人刚缴纳养老保险的时候,当地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3000块钱,以后每年以6%的速度在增长,那么25年之后, A个人账户累计余额为31.6万,而B个人账户累计余额只有9.48万。
第4个回答  2022-02-14
退休工资肯定和在职工资一是不同的,有的高有的低。如果单位经济效益很好,那退休后的工资肯定是不如在职时的高,
因为退休后很多福利没有了,比如年终奖和公积金等等。但是对于经济效益不好的单位来说,
在职时工资都发不全,而且还没有其他奖金和福利,这样,在职工资就反而不如退休金高了。
第5个回答  2022-02-14
退休工资的公式是真的很复杂,总的来说:缴费年限越长、缴费水平越高,养老金肯定是越高,超过退休前的都是有可能哦!但缴费年限短,缴费基数低的,养老金必然也是低。

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如下:

1、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①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②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确定。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为:

退休年龄应以周岁为标准确定计发月数。

2、过渡性养老金。1995年底前参加工作且1995年底前有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月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995年底前缴费年限×1.3%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995年底前缴费年限×1.3%
相似回答